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这句话对吗?
不知道大家在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后是否感到演讲和当众表达其实没有那么难了呢?
相信只要和我们一起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善于表达,富有沟通欲望,渴望展现自己的人。
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如何提升演讲能力及在听众中的印象的相关内容。
1 衣着形象塑造
形象礼仪和行为礼仪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能你也真的认可“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这种说法。
也可能做到了知行合一,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从妆容到服装到配饰都做得很精致 。
甚至做到了根据不同的场合要求能够恰如其分地调整和搭配。
但很多朋友对于演讲和当众表达时的形象塑造却不一定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
严格意义上来说,演讲者的形象可是会影响到观众对于演讲者的印象的。印象不好的演讲者,无论他讲些什么都会受到观众的偏见。
这种偏见很难让观众对于你所说的内容信服,从而削弱你公众表达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塑造好具备个人魅力的演讲者形象。那就得从着装,眼神和声音面貌上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了。
TED的演讲衣着就能够给咱们很多的启示:
演讲时候该穿什么衣服?
这其实还真挺有讲究的。在TED的演讲中,他们的衣着提示会给到我们一些参考。
在著名的TED演讲大会上,针对所有演讲嘉宾的着装,组织者都会给出很多的建议。
比如不要穿条纹或图案复杂的服装,不要选择过于明亮的颜色或闪光的珠宝,以免影响拍摄时的光效。
所选衣服的颜色最好与舞台的灰色背景形成反差,以避免摄像时整个人融入背景之中,凸显不出演讲者的整体形象。
当然,也不要穿过于鲜艳、明亮的服饰。甚至有时候 TED 的周边活动,如 TEDx 的不同举办地点对于演讲者的着装也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同时在华盛顿特区以及旧金山举行的 TEDMED 大会上,“穿休闲装就行。”
而在曼哈顿,“着装风格以舒适为主—牛仔裤、羊毛衫,不正式也没关系。”
在加州蒙特利,“休闲就是王道。”
这就说明,演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环境和听众的喜好、主题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着装。
演讲中我们又如何根据演讲内容选择着装呢?
如果是比较严肃的话题,最好不要穿的太轻浮,否则会显得你对于这个话题或听众并不太重视。
同样,轻松的话题也不要穿的过于严肃,不然调动不起观众的积极性,气氛会很怪异。
比如你今天分享的是一些生活的小妙招或跟听众有很好的小互动,甚至是给小孩子分享一些轻松主题。
那如果你也穿的是很正式的西装、打着领带,会不会显得太拘谨呢?
对于不太能够张扬自己个性的中国人来说,整洁大方、朴素端庄、轻便协调、搭配合适就能够很好的应付各种演讲话题。
这里卿老师有几个小窍门可以分享给大家:
如果是比较严肃的话题,深色的衣服能给人庄重、深沉之感。
而轻松的话题尽可能用浅色的衣服则让人清爽舒服。
具体来说,白色让人感到纯洁,蓝色让人感到恬静,红色让人感到刺激、兴奋,黄色让人感到愉快等等。
演讲一定要显得亲近,如果不亲近,又怎么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呢?
很好的分享和演讲岂不是变成了枯燥的说教,又回到了课堂时代?
如果女士想要尽可能展示自己的魅力,不妨下半身穿一条深色的长裤或者过膝盖的长裙。
上衣可以相应的对比,穿一件圆领的浅色衣服。 这样既大方得体有亲和有加、魅力无尽。
男士做演讲的时候 ,如果主题和场合不是过于严谨和正式的,你大可以穿一条牛仔裤(可不是破洞的那种!!!!)。
上身一件素色的,不带条纹,斑点的衬衣,搭配一件休闲西装,甚至稍微开一点衬衣的领口,会显得更加有活力。
重要的演讲场合,你一定要在上场演讲的前几天就把自己的衣服敲定。
然后穿起来自己去看一看,再给自己的朋友看一看,这样就能够知道大家的审美观是否能够接受你的穿着打扮了。
你们也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视频,看看他们是怎么着装的,怎么给人留下舒服的感受。
Lizra在TED演讲的题目是“日常诱惑的力量”,她作为市场营销品牌公司的老总、作家和舞蹈家,选择的是白色裤子和蓝色衬衣的搭配。
这样的搭配有一种古典美,让人觉得很精细,又不会过度性感。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很舒服的感觉。
2 眼神的重要性
刚才给大家讲的是着装上的小建议,接下来第二点要给大家讲的是眼神在整体形象中的重要性。
有一句话:“确认过眼神,才是有气质的人”。
每一个演讲者除了在衣着上进行塑造外,在眼神上也要适应表达,足够灵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意,涣散,无光的眼神是无法说服观众,要塑造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良好形象,眼神当然也得注意。
同时,通过眼神还能给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这里讲一个真实发生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个人发展学会粉丝群的一位同学。
他在学习后,意识到眼神的重要性,于是天天坚持目光训练,结果练就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有一天,在公交汽车上,他的手机被小偷偷走了。
丢了手机的他很冷静,不慌不忙地从前排开始,一个一个的与车上的人进行目光对视。
没想到真的仅仅通过眼神,就很快的判断出谁是小偷。
他说,在他们两个整整五分钟的眼神对峙过程中,他没有吵、没有闹,只是用眼神这把利剑狠狠地戳向对方,最后小偷竟然乖乖地把手机掏出来了。
当时这位同学在群里给我们分享他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们大家都说“实在是太酷了”。
确实,眼神是有力量的,自信的眼神将会让您赢取更多的机会!
而在演讲时你也可以利用恰当的眼神塑造出你的良好形象,把目光主动投向观众,或坚定、或专业、或慈善、或温柔、或关心、或理解...
当你的眼神中传递出更多情感的时候,观众就不得不认真的倾听你的演讲了,去感受你的感觉和情绪了。
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眼神使用方法:
01 点视法
即重点观察某一局部听众,在演讲中对专心致志听讲的听众,你可以投以赞许和感谢的目光,使他们与你的情感更近。
对记笔记感到吃力的“困难户”,你可以投以帮助的目光,他们会更感到温暖,很可能会回馈给你感激的点头和微笑。
对那些面有疑云的听众,你可以投以启发引导性的目光,使其神态趋于安定。
对那些想发问,但心情紧张、欲言又止的听众,你如果投以鼓励的目光,可以使他们壮起胆子,大胆提问。
对那些交头接耳、频频躁动的“不安静区”,你立即给予制止性的目光,他们就会触目知错,知趣地停止了“小动作”。
点视的目的是多样的,目光根据需要有多种含义,可以根据实际,自由选择。
使用目光点视法要注意避免和听众目光长时间直接接触,那不仅会使点视的听众感到局促不安,而且也会使其他听众受到冷落。
02 虚视法
也就是我们的眼睛好像盯住某些听众,但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而就听众来说,会感觉到我们在注视他们。
虚视法,既可以使我们在台上显示出端庄大方的神态,便于控制会场,又可减少刚一上台由于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在回忆和描写某种情景时,虚视法还会给我们以思考、沉浸在场景中的感觉,引导听众进入所描述的意境中。
在表示缅怀、敬慕之情时,虚视法有利于烘托气氛,更易于感染听众,引起共鸣。作为演讲的初学者,在你上台感觉特别紧张时,也可以运用虚视法。
虚视法应用的场合应该注意限制,时间也不可过多,否则容易使听众产生我们傲慢的错觉。
03 环视法
即让目光像探照灯环射夜空一样,有节奏或周期性地环视会场。
环视是照顾全场,统观全局的观察法。目的是观察和发现整个会场听众的动态,以收到听众对于演讲的反应。
同时,听众如果感到演讲者在关注自己,会增加亲近感,提升参与意愿,更加全神贯注地听讲。
使用环视法时必须注意:不要忽略任何角落的听众。
可以采取三个大方向的环视,左前45度,正前方和右前方45度,以让听众觉得不被忽视,避免被轻视而情感受到伤害。
我们也不要头部摆动幅度太大,或眼珠不停地乱动,使听众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3 声音是你的另一张脸
演讲是通过声音发生信息的。
好的口语表达不仅要求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而且还要求能声声入耳,娓娓动听,使听众心潮激荡,如痴如醉,完全陶醉于演讲之中。
比如我们听濮存昕老师,演员王凯的声音,很舒服、很深沉、很有穿透力,好像自带低音炮。
要想让声音这张脸更好看,更吸引人,我们可以从声音形象的角度进行调整。
01 声音正确清楚
为了有效地传达出演讲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要求吐字正确清楚。
如果发音不对、不清,听众就不知道演讲者所云。
介于这样的要求,大家可以平时多在注意语音准确性的前提下多进行大声朗读。
如果你平时讲话比较快,就可以减慢一点,平均语速一般控制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02 声音富于变化
演讲者的声音要富于变化,如果演讲的声音平淡而没有变化,就会使听众昏昏欲睡,甚至令人烦燥不安。
声音的变化,不仅是听众的要求,也是演讲时表达情感的要求。
内容庄重的演讲,就应用严肃的声音;内容平和的演讲,就应用舒缓的声音。
这些,演讲者在演讲时都要注意加以运用。
03 声音有力、耐久
演讲的声音除了要符合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有力、耐久。
为此,演讲者一定需要克服喃喃自语的演讲习惯,在演讲的时候,要有力度,让人受到鼓舞和振奋。
声音如果没有力度,就无法起到感染听众的作用。
此外,演讲时,声音还需要持久,有的演讲者开始演讲的声音还可以,比较有力量,慢慢地,越讲越没劲了。
这种有始无终的声音,必将大大削弱整个演讲的效果,听众会对演讲者的自信心表示怀疑,进而怀疑演讲的内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你的声音面貌会很快改观的。
比如,你觉得声音的持久度不够,那可能要注意用嗓的科学习惯,增强气息训练,多参加体育运动,让体力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伦敦商学院的著名行为心理学家 尼克森教授曾提出著名的形象效应理论:“人们用三个概念描述成功的领导者——性格、能力、形象。”
其中,一个人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他前两项的认识。
是的,形象对于成功者尤其重要,对与演讲者也同样不可或缺。
衣服是死的,眼神和声音是活的,只要你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够有所加强,那么作为演讲者的你,在舞台上的形象一定能够鲜活灵动起来。
随着你经验的增加,能力的增强,假以时日,在衣着上吸引听众、在目光上抓住听众、在声音上打动听众,你就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演讲者。
是对的。有的人才不擅于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擅于口才的人属于有一技之长,属于人才。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有超群的数学才华,而且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他还背了唐诗四五百首,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
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扩展资料:
时常在一些场合听某些党员干部言之凿凿地做工作报告、述职、讲话,话语上是滔滔不绝,措词上是辞藻华丽,逻辑上是严密紧凑。
乍一听,这样的党员干部“口才”好,“说”的好,工作业绩也不会差。其实不然,这种人的“口碑”未必就好。也就是说,“口才”好的,“口碑”未必好,而“口碑”好的“口才”也未必好。
“口才”是一个人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述技巧,也是一个人文学素养、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对一个党员干部对其所分管的领域方针政策、工作思路了解掌握和熟悉程度的一种具体反映。“口碑” 泛指众人的议论,群众的口头传说、颂扬。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现实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做了事情没有说出来,用事实赢得了群众的“口碑”,有的是用“口才”去赢来“口碑”。行为相反、态度不同、做法相向,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口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员论坛:莫把“口才”当“口碑”
首先口才是一种才能。
其次有口才的人就是有才能的人。
第三人们将其当中有才能的人称为"人才"。
第四有才能的人总是能找到自己受众。“天生我才必有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论:“有口才一定是人才”是一条真理。
看看和绅 是不是很有口才 他是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