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 我来答
粘钕St
推荐于2018-04-15 · TA获得超过15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学习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永恒的现象。在我国古代,学与习总是分开讲的。《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后来,《礼记》又曰:“鹰仍学习”。这就是学习一词的由来。
本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概念很多,基于各自的经验和信仰,人们建构了关于学习的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和他们关于学习的假设及结果都是不同的。所有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的。然而,没有哪个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学习现象。作者罗列了十三种关于学习的理论,各自描述了人类学习的某些方面:学习是大脑的生化活动,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是信息加工,学习是记忆与回忆,学习是社会协商,学习是思维技能,学习是知识建构,学习是概念的转变,学习是境脉的变化,学习是活动,学习分布在共同体中间,学习是根据环境给养调适感知,学习是混沌。作者并没有明确指出学习是什么,因为我们人类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他们都无法透彻地理解自己。当然我们就无法对学习是什么达成共识了。
接着,作者从有意义学习的五个属性,阐述了。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这些属性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也就是说,学习和教学活动应该支撑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这样一个综合体。在这,作者初步提出了技术可以并且应该成为有意义学习的工具的观点。也就是说,如果把技术用做学习工具,那么技术将能够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技术的设想,这些设想为把技术用做学习的工具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如果学生是用技术学习,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那么学生学习的性质将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学校里使用技术的方式从“技术作为教师”转变为“技术作为学习中的伙伴”,学生就不再是从技术中学习,而是从思考中学习。当学生使用技术学习时,技术能促使并支撑他们的思考。接着,作者就提出了他们对技术的假设。
最后,作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剖析了在建构主义下,教师和学生所担任的角色的转变。
总之,作者认为,学习者应该使用技术去教他们自己和他人,而不是把技术作为功课的传递工具。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 三、 对本章节的简要评述
在作者列出的十三种学习理论中,其中“学习是社会协商”、“学习是知识建构”、“学习是境脉的变化”都是建构主义者的观点。首先,“学习是社会协商”认为学习的本质是社会性对话的过程,它强调了学习者在到达个人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时与他人的知识共享。这就与“学习分布在共同体中间”的观点有重叠的一面。同时,这也是作者提出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属性之一“合作的”理论基础。其次,“学习是知识建构”强调知识建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与有意义的学习的属性之“主动的、有意图的、建构的”是相关联的。最后,“学习是境脉的变化”则是强调,“我们建构的关于现象的知识以及形成的治理机能包含它所发生的境脉”,“学习者建构的知识不仅仅包括观点(内容),也包括获得知识的境脉信息”。由此可见,这一观点是“学习是知识建构”的一个补充。
作者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该包括五种属性:主动的,由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合作的。在这本书中,有意义学习的这些属性都被作为使用技术的目标,同时也作为衡量技术使用情况的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使用技术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达到这五个目标,有意义的学习也就发生了。
首先,有意义的学习是主动的。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是自愿的,不是被动的,强迫的。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的学习活动还应该是可操作的,关注的。总而言之,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任务(主动的),处理他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和参数(可操作的),并观察他们操作的结果(关注的)。
再再次,有意义的学习是真实的,是联系实际的,不能脱离实际情景的。大量研究表明,镶嵌在有意义的真实情景或基于案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任务更容易被理解,同时也能更加连贯地被迁移到新情景中去。
最后,有意义的学习是合作的。因为学习者的学习都是在一个知识建构共同体中进行的,相互之间都会从他人那里寻找意见或方法,实现知识的共享。
在这五个属性中,主动强调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和有意图指出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真实则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而合作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中人际的交往和处理。
那么,技术如何促进学习呢?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都是从技术中学习,把技术当作教师,作为把信息和功课传递给学生的一种工具。而学生的角色主要是学习技术呈现出来的信息。因此,要使技术促进学习,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即从“技术作为教师”转变为“技术作为学习中的伙伴”。作者在对技术的假设中以及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都是围绕有意义学习的五大属性展开的。如“技术作为背景支撑做中学”,这就对应了有意义学习中的“真实的”属性;又如“技术作为社会中介支撑在对话中学习”,这也与有意义学习中“合作的”属性相吻合。
既然对技术有了这样的假设,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文中提到,教师首先要放弃一部分权威,特别是智利的权威,这就成全了学生能够有意图、构建性的学习;其次就是放弃一部分管理学生学习的权力,这样,学生才能够自我控制,就会更加主动地,而不是强迫地去学习;最后就是教师本身必须对技术比较熟悉。既然教师放弃了这些权威,学习者就必须承担这些权利了,让学习者自己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当然,这种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对学生、家长、教师来说都是有风险的。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学习都适合用这种学习方法,如文字的学习。在学习汉字的时候,难道教师还要学生探究一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为什么要发这个音而不是那个音吗? 四、 小结
白羊66888
2020-04-03 · 资深互联网大佬,专业吹牛三十年。
白羊66888
采纳数:7676 获赞数:104300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秒懂百科
2021-01-02 · TA获得超过5.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3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