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有哪些?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基本信息
▪ 简介
▪ 特点
▪ 分类
2说明顺序
▪ 总体
▪ 逻辑顺序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3说明结构
▪ 结构
▪ 思路
4说明方法
▪ 举例子
▪ 打比方
▪ 下定义
▪ 画图表
▪ 诠释法
▪ 作比较
▪ 摹状貌
▪ 引用
▪ 分类别
▪ 列数字
▪ 打比方与比喻的区别
5阅读方法
6分析
▪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 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 分析说明方法
▪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 注意摘取原文
7解题方法十六字诀
▪ 字不离词
▪ 词不离句
▪ 句不离段
▪ 段不离文
8开头方式
▪ 概述式
▪ 描写式
▪ 设问式
▪ 定义式
9结尾九法
▪ 总结法
▪ 感叹法
▪ 展望法
▪ 评议法
▪ 号召法
▪ 反问法
▪ 比喻法
▪ 描述法
▪ 旁补法
10考试相关
▪ 考题剖析
▪ 典例解析
11语言品析
▪ 品析1
▪ 品析2
12写法分析
▪ 1、结合说明方法谈
▪ 2、结合表达方式谈
13语段作用
▪ (一)明确说明对象
▪ (二)抓住事物特征
▪ (三)归纳说明方法
▪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
14三要素
▪ 1.内容的科学性:
▪ 2.说明的条理性:
▪ 3.语言的准确性:
▪ 简介
▪ 特点
▪ 分类
2说明顺序
▪ 总体
▪ 逻辑顺序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3说明结构
▪ 结构
▪ 思路
4说明方法
▪ 举例子
▪ 打比方
▪ 下定义
▪ 画图表
▪ 诠释法
▪ 作比较
▪ 摹状貌
▪ 引用
▪ 分类别
▪ 列数字
▪ 打比方与比喻的区别
5阅读方法
6分析
▪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 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 分析说明方法
▪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 注意摘取原文
7解题方法十六字诀
▪ 字不离词
▪ 词不离句
▪ 句不离段
▪ 段不离文
8开头方式
▪ 概述式
▪ 描写式
▪ 设问式
▪ 定义式
9结尾九法
▪ 总结法
▪ 感叹法
▪ 展望法
▪ 评议法
▪ 号召法
▪ 反问法
▪ 比喻法
▪ 描述法
▪ 旁补法
10考试相关
▪ 考题剖析
▪ 典例解析
11语言品析
▪ 品析1
▪ 品析2
12写法分析
▪ 1、结合说明方法谈
▪ 2、结合表达方式谈
13语段作用
▪ (一)明确说明对象
▪ (二)抓住事物特征
▪ (三)归纳说明方法
▪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
14三要素
▪ 1.内容的科学性:
▪ 2.说明的条理性:
▪ 3.语言的准确性: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下定义有什么用法呢?
追答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有的着重说明作用;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