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的。作者在对比中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人对生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
缺乏这种态度,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人们将会发现面前敞开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样的道理,人们也许不止一次听到过,在作者那里等同全部生命的三天,对于健全的每个人更是平平常常。
遭遇到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
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它赞美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大自然,称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自然、对历史的刻画与她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是不可分的。
作家在阐释自然、历史时也阐释了自己的心灵。在海伦对自然、历史、人的礼赞中,也体现了她对这一切的深刻理解。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
谢谢
望采纳!谢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