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题详解?

譬如说:父母认为:因为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所以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有什么专业的名词解释或者概括吗?我只是举一个例子,不是针对某一群体==。不理解的见谅。... 譬如说:父母认为:因为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所以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有什么专业的名词解释或者概括吗?
我只是举一个例子,不是针对某一群体= =。不理解的见谅。

我自觉是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展开
 我来答
清韵如斯丶
2014-08-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清韵如斯丶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410 获赞数:48538
管理学专业,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咨询师,多年行政人力及心理咨询、IHNMA国际心理催眠治疗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是反黄金规则。

  详细说说吧: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愤怒和怨恨情绪,譬如,有的妻子说,我把心都扒给他(丈夫)了,可是他却对我这样,这太让我绝望了!有的朋友说,我对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可是我的朋友为什么不能这样对我?我太伤心了!有的妈妈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可是,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我实在是想不通!

  是的,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想一想也是挺让人难过的。有这样抱怨的人,往往是付出得很多,得到的却很少,难怪他们心有不平,怨声载道的。

  生活中,也有另一些人,他们的确是助人为乐的人,这种利他主义者能把帮助别人当作乐趣,这的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人生的高级境界。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六早上,我去爬山,到了山顶以后,在返回的下山路上,我看见一位老者,双手提着两个装满废旧塑料垃圾和纸片的大塑料袋子,正往山下走。我有些好奇,心想,或许他是公园的管理人员?或许他是什么环保组织的志愿者?就上前和老人聊了几句。原来老人今年70多岁,以前在企业做技术工作,现在已经退休,还在一些企业打工。他经常来爬山晨练,每当看到山上花花绿绿的塑料垃圾,就顺手拣起带下山,已经有好多年了。谈到这样做的原因,老人说山上少一点垃圾,大家就多一份开心,他说,其实我也不是完全为了别人,我自己看到山上很干净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的。我好奇的问老人,你是不是50年代的大学生啊?老人笑着作了肯定。并说,我们那时候受的教育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一点也不怀疑,老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一种快乐在心里。这一点清清楚楚地写在老人的脸上。老人的言行让我感动,更令我肃然起敬。

  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是太多,施恩图报的并不在少数,互利互惠似乎是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常规。所以,付出太多的人,如果总是得不到回报,那么,心理不平衡、心生抱怨应该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把抱怨情绪发展到一种愤怒或敌意,并由此体验过度的伤心等负性情绪的话,也就伤着自己了,这样的态度也就值得商榷了。

  怎样平息这样的愤怒和敌意,从这样的痛苦体验中解脱出来呢?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黄金规则”:要“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换句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不会用“黄金规则”,许多人抱住这样的观念不放:“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这恰恰是所谓“反黄金规则”。按照“黄金规则”,如果别人没有像我对他那样对我,我只是有点失望而已,而不会激起愤怒和敌意;而按照“反黄金规则”,则很容易引起愤怒和敌意。因为按照“反黄金规则”,就会想:我对你怎样好,你就必须对我怎样好。其不合理的观念,恰恰就发生在这个“必须”上。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如果别人不能和你一样对你,你一定会感到很受伤,由此而引发愤怒和敌意。“黄金规则”与“反黄金规则”,两相比较,孰好孰差,我想每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评判的。

  知道并遵守“黄金规则”,失恋的男女,也许就会从“我爱你,你就必须爱我”的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观念里摆脱出来,走出痛苦不堪的泥潭。本文开头提到的妻子、朋友、妈妈们也许就不会那么伤心和愤怒了。在与人相处方面,这的确是个值得推广和运用的“黄金规则”。

  当然,心理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痛苦的情绪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摆脱。但是我认为,我们常常体会“黄金规则”的含义,领悟其中的哲理,也许会让我们客观地看待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把对别人的期望作一个适当的调整,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愉快,获得更多的满足。

  此外,开头提到的妻子、朋友、妈妈们,如果你付出的太多,却得不到你所希望的回报,心生怨气,是不是还要检查一下自己呢?你向他们表达过你自己的愿望吗?如果你在他们心里是“老黄牛”,吃的是草,产出的是奶,你是任劳任怨的,你从来没有什么自己的要求,你也从来都不需要什么,那他们忽略你,是不是也有你自己的原因呢?所以,该向他们表达你自己的要求,让他们也知道你也是有被爱被关心的诉求的,和风细雨的表达可以,声嘶力竭也未尝不可啊。只要你们之间有爱有亲情有友情,我想你的声音会让他们入耳入脑的。不信你试一下啊。

  我非常喜欢和认同认知心理学,去年我学到这个“黄金规则”的时候,我先是一楞,接下来我是感慨良多的。现在,我愿意以这篇小短文,和朋友们分享,共同领悟这个“黄金规则”。
零崎乨识
2014-08-08 · TA获得超过1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呵呵!说明你还是个孩子!当你被一大堆生活烦琐的事包围的时候,你就没时间想了。
要不乱想就找点事情做做!~ 实在没事买些复杂的拼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anmin1111
2014-08-14 · TA获得超过2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你这个问题就不对,父母不是因为付出那么多,就要孩子必须听话懂事。你换个角度思考下,父母始终是从小孩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明白了小时候任何一种教育或者遭遇对长大的影响!只是某些家长,不善于表达,也不善于思考如何用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只是这种心态是出于迫切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老路,不要孩子和现在的自己一样或者要比自己好。所以再自己以往的成长方式上强加了一种以为是很完美的教育模式。。殊不知,这个模式不一定适合不一样环境的孩子。因为环境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自己当年的环境不一样,老旧的教育模式是不能适应现在的孩子成长的,还是需要多改进。双发都需要改进。父母需要改进方式,孩子需要谅解父母的苦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猴子的一天
2014-08-08 · TA获得超过1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4万
展开全部
这个现象可以叫做反黄金原则,属于一种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