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期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展开全部
一战:(1914——1918)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二战:(个人以1931年为开始,但很多都是以37年为开始。)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希望能帮到你。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二战:(个人以1931年为开始,但很多都是以37年为开始。)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希望能帮到你。
展开全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九四四年
[丹麦]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 Johannes Vilnelm Jensen,1873—1950
在世界上有好些著名的作家都曾经学过医学,最有名气的譬如俄国的契 诃夫、中国的鲁迅,等等。他们一旦进入文学的领域之后,就善于以医生犀 利深刻的眼光去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或是从人类学、遗传学的角 度去描绘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一般来说,这些作家较其他作家 更具有穿透人物思想内心的特殊能力,因而他们的作品也显得格外深这些。 契诃夫生活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鲁迅生活于十九世纪末、二 十世纪初的中国。也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位于欧洲日德兰半岛古老的丹麦 王国里,产生了一位也是出身于医生的著名作家。由于他在文学上的不懈努 力,为丹麦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成为继安徒生之后又一个获得丹 麦人民热爱的作家。他就是一九四四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杨森。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一八七三年一月二十日诞生在丹麦中部佛斯奥城 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一八九五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但他未能 正式去履行他的医生职责便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他决心从事文学活动,进行 创作。杨森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丹麦人》,写成于一八九六年。当时 正是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这些世纪末流派在欧洲盛行的时候,杨森也不例外 地受到它们的影响,在这部以丹麦王国的古老传说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处女 作中充分反映出来。两年后,杨森拜当时国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乔治·诺里 斯·布朗德斯(1842—1927)为师,进入了布朗德斯所主持的文科学校担任 一名人类学教师。布朗德斯崇尚现实主义,主张文学应该以高度综合性的概 括来反映社会,因而在沿袭十九世纪上半期欧洲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同 时,也难免复杂了一些抽象主义的成分。
在布朗德斯理论的启发下,杨森抛弃了原来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倾
向,开始创作现实主义的作品,这就是以当时丹麦农民的生活为题村的《希 默兰的故事》三部曲。小说的第一部完成于一八九八年,第二、三两部分别 完成于一九○四年与一九一○年。这是一部使杨森首次获得优秀小说家声望 的作品。它通过以农民希默兰一家的几十年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的描写,比 较真实地反映了两个世纪之交的丹圭农村的社会景象,小说风格粗犷而壮 阔。
在创作《希默兰故事》的同时,杨森又致力于历史小说《国王的垮台》 的写作。这是一部悲剧性的传奇小说。作品是以十六世纪丹麦国王克里斯钦 二世的经历为主要依据而写成的。克里斯钦二世由于主张革新而遭受到封建 贵族势力的围攻和迫害,最后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然,克里斯钦王 朝并没有因此而灭亡,它成为丹麦人民统一和团结的象征,在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克里斯钦十世(1912—1947 在位)就是在遭受到德寇侵略的危急情况 下,与丹麦广大人民一起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紧接着,杨森的思路又从十六世纪返回到十九世纪,一九○四年,他去 美国访问,回来后根据访问所受到的启发,又写了西部当代题材的小说《玛 德姆德·奥莱》(1904)和《车轮》(1905)。一九○六年,他又出版了以
冰岛的中世纪传奇为题材的一卷本叙事诗集。 杨森一生创作十分丰富,他不仅写小说,写诗,写神话,还写人类学的
论文。一般公认的代表作是他花了十四年时间精心创作出来的长篇系列小说
《漫长的旅行》。小说从一九○八年开始动笔,直到一九二二年方全部完成。 这是一部规模巨大的人类发展史。作者以人类学家的目光,通过小说的形式, 从人类原始社会开始写起,直到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为止。按照 杨森的观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的襁褓时期,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当资 本主义社会开始步人人们生活的时候,那就是成为最后的成熟。《漫长的旅 行》共分六卷,它们是:①《冰川》,②《失去的世纪》,③《肯勃兰斯人 的进军》,④《诺娜女神》,⑤《船》,⑥《基督的哥伦布》。杨森把他小 时候听到的家乡中流传的关于勇敢的肯勃兰斯人的古老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写 入作品里,作为人类一个发展时期的标志。显然,杨森是站在资产阶级进化 论的立场上来颂扬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的,他把这位殖民主义先驱的航海家奉 为基督的化身,通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过程的充分渲染和描写,企图阐明 这样一种观点:在即将来到的新时代里,资本主义的进展是不可阻挡的。《漫 长的旅行》突出地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上的高度技巧以及他作 为业余人类学家所拥有的知识。这是一部艺术化了的历史教科书。
构成杨森创作财富的除了上述这几部作品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
分,那就是以神话作为主要题材的、数量多达一百几十篇的短篇小说,作者 将它们编成九卷本《神话集》,在一九○七至一九四四这三十七年间陆续出 版。这是一批唤起人们对人类童年时代回忆的作品,它好似幻想在虚无之中, 又如旅行于神奇的世界里。杨森以他这些丰富的、成熟的创作来反映他头脑 中某些复杂的意识,它是自然界前进力量的表现,又是尼采的超人哲学与东 方宗教教义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这些作品既具有欧洲神话的基本模式,又包 含了浓郁的东方色彩,这与同时期著名的英国新浪漫主义小说家,一九○七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J.R.吉卜林的风格很有相似之处,所以杨森也获得 了“丹麦的吉卜林”的称号,同《神话集》性质相同的作品,还有三卷集《外 国的故事》(1907—1917),这是作者中年时期前往亚洲远东地区旅行后的 产物。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杨森还同时以一个颇有成就的人类学家身份出现在
社会上,他一生写过许多关于人类学的论文,他早年曾错误地接受过人类优 劣论的观点,甚至把他的祖国在物质上和技术上的进步归因于那些英裔丹麦 人种的存在。后来他明白到人类是按照客观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活动的,他把 兴趣转向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坚信人类必须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去进行社会 试验。杨森的人类学观点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试验和不断增加的生活积累基础 上获得的,他的人类学论文集代表作是出版于一九二八年的《精神发展的历 程》。
杨森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经过三年 的间断之后,当一九四四年开始恢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时候,由于人们 还没有从大战的深重劫难中清醒过来,由于法西斯反动力量还没有被彻底消 灭,因而瑞典文学院需要物色一位在欧洲有影响的,同时拥有充分人道主义 创作色彩的作家作为战后的首次受奖者,于是这一荣誉落到了杨森身上,以 表彰“他那雄浑而丰富的诗意想象力,他运用这种想象力使渊博的智慧探求 和大胆、新奇的独创风格结合起来”的卓越成就。
一九四四年
[丹麦]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 Johannes Vilnelm Jensen,1873—1950
在世界上有好些著名的作家都曾经学过医学,最有名气的譬如俄国的契 诃夫、中国的鲁迅,等等。他们一旦进入文学的领域之后,就善于以医生犀 利深刻的眼光去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或是从人类学、遗传学的角 度去描绘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一般来说,这些作家较其他作家 更具有穿透人物思想内心的特殊能力,因而他们的作品也显得格外深这些。 契诃夫生活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鲁迅生活于十九世纪末、二 十世纪初的中国。也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位于欧洲日德兰半岛古老的丹麦 王国里,产生了一位也是出身于医生的著名作家。由于他在文学上的不懈努 力,为丹麦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成为继安徒生之后又一个获得丹 麦人民热爱的作家。他就是一九四四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杨森。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一八七三年一月二十日诞生在丹麦中部佛斯奥城 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一八九五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但他未能 正式去履行他的医生职责便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他决心从事文学活动,进行 创作。杨森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丹麦人》,写成于一八九六年。当时 正是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这些世纪末流派在欧洲盛行的时候,杨森也不例外 地受到它们的影响,在这部以丹麦王国的古老传说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处女 作中充分反映出来。两年后,杨森拜当时国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乔治·诺里 斯·布朗德斯(1842—1927)为师,进入了布朗德斯所主持的文科学校担任 一名人类学教师。布朗德斯崇尚现实主义,主张文学应该以高度综合性的概 括来反映社会,因而在沿袭十九世纪上半期欧洲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同 时,也难免复杂了一些抽象主义的成分。
在布朗德斯理论的启发下,杨森抛弃了原来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倾
向,开始创作现实主义的作品,这就是以当时丹麦农民的生活为题村的《希 默兰的故事》三部曲。小说的第一部完成于一八九八年,第二、三两部分别 完成于一九○四年与一九一○年。这是一部使杨森首次获得优秀小说家声望 的作品。它通过以农民希默兰一家的几十年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的描写,比 较真实地反映了两个世纪之交的丹圭农村的社会景象,小说风格粗犷而壮 阔。
在创作《希默兰故事》的同时,杨森又致力于历史小说《国王的垮台》 的写作。这是一部悲剧性的传奇小说。作品是以十六世纪丹麦国王克里斯钦 二世的经历为主要依据而写成的。克里斯钦二世由于主张革新而遭受到封建 贵族势力的围攻和迫害,最后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然,克里斯钦王 朝并没有因此而灭亡,它成为丹麦人民统一和团结的象征,在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克里斯钦十世(1912—1947 在位)就是在遭受到德寇侵略的危急情况 下,与丹麦广大人民一起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紧接着,杨森的思路又从十六世纪返回到十九世纪,一九○四年,他去 美国访问,回来后根据访问所受到的启发,又写了西部当代题材的小说《玛 德姆德·奥莱》(1904)和《车轮》(1905)。一九○六年,他又出版了以
冰岛的中世纪传奇为题材的一卷本叙事诗集。 杨森一生创作十分丰富,他不仅写小说,写诗,写神话,还写人类学的
论文。一般公认的代表作是他花了十四年时间精心创作出来的长篇系列小说
《漫长的旅行》。小说从一九○八年开始动笔,直到一九二二年方全部完成。 这是一部规模巨大的人类发展史。作者以人类学家的目光,通过小说的形式, 从人类原始社会开始写起,直到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为止。按照 杨森的观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的襁褓时期,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当资 本主义社会开始步人人们生活的时候,那就是成为最后的成熟。《漫长的旅 行》共分六卷,它们是:①《冰川》,②《失去的世纪》,③《肯勃兰斯人 的进军》,④《诺娜女神》,⑤《船》,⑥《基督的哥伦布》。杨森把他小 时候听到的家乡中流传的关于勇敢的肯勃兰斯人的古老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写 入作品里,作为人类一个发展时期的标志。显然,杨森是站在资产阶级进化 论的立场上来颂扬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的,他把这位殖民主义先驱的航海家奉 为基督的化身,通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过程的充分渲染和描写,企图阐明 这样一种观点:在即将来到的新时代里,资本主义的进展是不可阻挡的。《漫 长的旅行》突出地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上的高度技巧以及他作 为业余人类学家所拥有的知识。这是一部艺术化了的历史教科书。
构成杨森创作财富的除了上述这几部作品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
分,那就是以神话作为主要题材的、数量多达一百几十篇的短篇小说,作者 将它们编成九卷本《神话集》,在一九○七至一九四四这三十七年间陆续出 版。这是一批唤起人们对人类童年时代回忆的作品,它好似幻想在虚无之中, 又如旅行于神奇的世界里。杨森以他这些丰富的、成熟的创作来反映他头脑 中某些复杂的意识,它是自然界前进力量的表现,又是尼采的超人哲学与东 方宗教教义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这些作品既具有欧洲神话的基本模式,又包 含了浓郁的东方色彩,这与同时期著名的英国新浪漫主义小说家,一九○七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J.R.吉卜林的风格很有相似之处,所以杨森也获得 了“丹麦的吉卜林”的称号,同《神话集》性质相同的作品,还有三卷集《外 国的故事》(1907—1917),这是作者中年时期前往亚洲远东地区旅行后的 产物。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杨森还同时以一个颇有成就的人类学家身份出现在
社会上,他一生写过许多关于人类学的论文,他早年曾错误地接受过人类优 劣论的观点,甚至把他的祖国在物质上和技术上的进步归因于那些英裔丹麦 人种的存在。后来他明白到人类是按照客观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活动的,他把 兴趣转向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坚信人类必须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去进行社会 试验。杨森的人类学观点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试验和不断增加的生活积累基础 上获得的,他的人类学论文集代表作是出版于一九二八年的《精神发展的历 程》。
杨森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经过三年 的间断之后,当一九四四年开始恢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时候,由于人们 还没有从大战的深重劫难中清醒过来,由于法西斯反动力量还没有被彻底消 灭,因而瑞典文学院需要物色一位在欧洲有影响的,同时拥有充分人道主义 创作色彩的作家作为战后的首次受奖者,于是这一荣誉落到了杨森身上,以 表彰“他那雄浑而丰富的诗意想象力,他运用这种想象力使渊博的智慧探求 和大胆、新奇的独创风格结合起来”的卓越成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10-16
展开全部
一战:(1914——1918)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二战:(个人以1931年为开始,但很多都是以37年为开始。)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二战:(个人以1931年为开始,但很多都是以37年为开始。)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11-27
展开全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1914未颁奖;1915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1916魏尔纳·海顿斯坦姆《朝圣年代》;1917卡尔·耶勒鲁普《磨坊血案》亨利克·彭托皮丹《天国》1918未颁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1939赛珍珠《大地》三部曲,1940/41/42/43未颁奖,1944约翰内斯·威廉·扬森《漫长的旅行》,1945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柔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1939赛珍珠《大地》三部曲,1940/41/42/43未颁奖,1944约翰内斯·威廉·扬森《漫长的旅行》,1945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柔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