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包拯有没有兄弟姐妹
包拯有同胞哥哥包播,包振。
包播,字希远,北宋时庐州合肥人。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任通判建昌军事。包振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包逊《盱江包氏家谱原序》中记载。
树德三子,长播,次振,幼拯。圣宋祥符庚戍,播来通判建昌军事,乐南城山水,遂家于七仙阁下,后徙修仁里,迁绥包坊。自是建昌(今江西南城县)始有包氏。
播,字希远。播子经,命仲子滨归合肥为包氏嗣。及崔氏没,而经尚无恙,滨乃挈家来省父母,亦家盱焉。
译文:
包树德的三个儿子,长子名播,次子名振,幼子名拯。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任通判建昌军事,因为喜爱南城县的山水,于是在七仙阁下安家定居。后来有迁徙到修仁里,再签到绥包坊。
从此,建昌府(今江西南城县)开始有包氏的人了。包播,字希远。包播儿子叫包经,包经让他的儿子包滨回到合肥继承包氏的子嗣 。后来崔家没落了,而包经还活着,包滨带着家人来看望父母,也是个大家族了。
扩展资料: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祖父包士通是平民。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包拯生于庐州合肥。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丁卯科进士,授大理评事(从八品下),知建昌县;以父母年老,没有赴任。
又监和州税收,其父母不想让他离开,于是一直在家乡侍奉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
据出土于1973年包公墓的包公墓铭记载,包拯先后有三妻,分别为张氏、董氏和媵孙氏(媵指随嫁之侍婢,或可指妾侍)。妻子董氏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年)病逝于合肥,与包拯合葬。
包拯与董氏生有一子包𫄷,但他婚后两年染病身亡,其子(即包拯孙子)包文辅于五岁时夭折,长媳崔氏则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过世,享年62岁。
后来媵孙氏怀孕,包拯将其遣送回家,媳妇崔氏得悉后妥为照顾。1058年媵孙氏为包拯生下一子,家族得以繁衍,拯替他取名包𫄧,崔氏帮他改名为包绶。
包绶成过两次亲,第一次是娶包公门生、做过庐州知州的张田的女儿,张氏早包绶而死;第二任妻子是宰相文彦博的小女儿,出身相门的文氏,并不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娇小姐。
文氏恬静寡欲,生活俭朴,待人和善,从不以势自居,见他人有难,还乐于慷慨接济。她经常吃素,与丈夫包绶一同受过道教的洗礼,视富贵如粪土。
在北宋百余年的太平时代下,包绶夫妻二人严守父命,看重节操。文氏早包绶四年去世,于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病故,享年仅三十多岁;包公另有两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经
2、历史上是没有的,下面是包拯家世表:
祖父母:
包士通,赠太子少傅
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
父母:
包令仪,安肃之,曾举进士,官虞部员外郎等,赠刑部侍郎、太保
张氏,追封口阳郡太夫人
包拯:字希仁,举进士,官至枢密副使。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享年六十四岁。卒谥孝肃,赠礼部尚书。
董氏:(鄂州武昌令董浩之女)封永康郡夫 。生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元年,享年六十八岁。生包繶。
孙氏:(陪嫁),生卒年未详。生包绶
子女:
包繶:官太常寺太祝,二十几岁岁卒。
崔氏:特封永嘉郡君,享年六十二岁。
长女:适硖石县主簿王向。
次女:适国子监丞文效。
包绶:字君航,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享年四十八岁。
张氏:(张田女),封南阳县君。早卒。
文氏:(文彦博季女),封篷莱县君,卒年三十几岁。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