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轻轨
7个回答
2016-04-15 ·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轻轨light rail的定义规范最早来自于美国UMTA,轻轨的“轻”源自于UMTA对这种交通方式的描述,节选一句话,Light in this context is used in the sense of "intended for light loads and fast movement" rather than referring to physical weight,实际上“轻”指的是轻载重,而不是轻轴重和轨重,事实上跟轴重、轨重根本没任何关系,很多人误解的是轻轨指轨道的重量轻,实际上轻轨的轨重很多时候是超过国铁的,根本不轻。
城市轨道
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不是地上、地下;是选用的车体,选A、B车体为地铁;C车体为轻轨;轻轨与国铁的区别,不是轨道重量,有时轻轨的轨重比正常国铁重。
车辆上轻轨和有轨电车基本没有区别;在英语中提到tram(有轨电车)多数是指传统线路(很多改用现代有轨电车运行以提高效率),与其他交通方式在城市街道混行。而light rail(轻轨)则通常拥有专有路权(信号、站台等等等)的现代有轨电车,必要时当然也可以混行,一般light rail(轻轨)拥有完全封闭的线路和专用的信号,很难和metro(地铁)区别开 。
往昔可以通过钢轨重量区分,今日两种轨道系统均采用相同重量钢轨;只能通过车体类型、系统容量(载重和运量)区分;传统的有轨电车不属于轻轨的范围,它的运量根本不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轻轨的标准(10万人次每天,高峰1万人次每小时),只能归到公交车类;传统的有轨电车虽然也可以增加编组,但是受到很大的限制,运量远达不到轻轨最低的10000人每小时, 5000也达不到。这个运量即使是现代有轨电车也不容易达到。一般车辆的发车间隔在5分钟左右,最密集的也就2~3分钟,有轨电车受混行的影响严重,所以提高峰输送能力限度仅仅只是理论值,实际有轨电车的高峰输送能力是很难过万的,混行也是有轨电车区别于轻轨及地铁的一个因素。
有轨电车(tram)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泛指与路面交通混行的轨道系统列车,“混行”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这个定义大多出现在日本,香港,如:长春54路有轨电车、香港轻铁、大连201、202路有轨电车。
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中型铁路系统,路面电车每小时可载客约7000人;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该标准仅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
城市轨道
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不是地上、地下;是选用的车体,选A、B车体为地铁;C车体为轻轨;轻轨与国铁的区别,不是轨道重量,有时轻轨的轨重比正常国铁重。
车辆上轻轨和有轨电车基本没有区别;在英语中提到tram(有轨电车)多数是指传统线路(很多改用现代有轨电车运行以提高效率),与其他交通方式在城市街道混行。而light rail(轻轨)则通常拥有专有路权(信号、站台等等等)的现代有轨电车,必要时当然也可以混行,一般light rail(轻轨)拥有完全封闭的线路和专用的信号,很难和metro(地铁)区别开 。
往昔可以通过钢轨重量区分,今日两种轨道系统均采用相同重量钢轨;只能通过车体类型、系统容量(载重和运量)区分;传统的有轨电车不属于轻轨的范围,它的运量根本不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轻轨的标准(10万人次每天,高峰1万人次每小时),只能归到公交车类;传统的有轨电车虽然也可以增加编组,但是受到很大的限制,运量远达不到轻轨最低的10000人每小时, 5000也达不到。这个运量即使是现代有轨电车也不容易达到。一般车辆的发车间隔在5分钟左右,最密集的也就2~3分钟,有轨电车受混行的影响严重,所以提高峰输送能力限度仅仅只是理论值,实际有轨电车的高峰输送能力是很难过万的,混行也是有轨电车区别于轻轨及地铁的一个因素。
有轨电车(tram)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泛指与路面交通混行的轨道系统列车,“混行”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这个定义大多出现在日本,香港,如:长春54路有轨电车、香港轻铁、大连201、202路有轨电车。
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中型铁路系统,路面电车每小时可载客约7000人;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该标准仅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
展开全部
“地铁”、“轻轨”莫混淆
城市轨道交通中线路和车辆具备和公路汽车以及非机动车混行能力的系统称为轻轨,不具备的称为地铁,这是UIC的明确定义的简单表述。地铁说白了和普通长途铁路技术上是一致的,只是服务重点不同,轻轨由于需要具备混行特点(适应小曲线=车体窄,适应路面交通和无闭塞行车=高加减速车体轻便,适应路面乘降=低地板或者低入口),所以导致一般输送能力较低,但绝对不是输送力低可以作为轻轨定义——因此国内很多流传的定义都是错的。
总之轻轨就是有轨电车或者现代有轨电车,导轨胶轮等属于新型轨道交通特性和钢轨钢轮车相差较远,常常也不列为轻轨范畴。
[编辑本段]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
’(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
(距观察,上海市所有轨道交通全部使用的是接触网供电。)
城市轨道交通中线路和车辆具备和公路汽车以及非机动车混行能力的系统称为轻轨,不具备的称为地铁,这是UIC的明确定义的简单表述。地铁说白了和普通长途铁路技术上是一致的,只是服务重点不同,轻轨由于需要具备混行特点(适应小曲线=车体窄,适应路面交通和无闭塞行车=高加减速车体轻便,适应路面乘降=低地板或者低入口),所以导致一般输送能力较低,但绝对不是输送力低可以作为轻轨定义——因此国内很多流传的定义都是错的。
总之轻轨就是有轨电车或者现代有轨电车,导轨胶轮等属于新型轨道交通特性和钢轨钢轮车相差较远,常常也不列为轻轨范畴。
[编辑本段]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套用我们教材上写的:“地铁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
’(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
’(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此外,对于地铁和轻轨,从车辆上的认识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地铁车辆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而轻轨是采用接触网。其实,现在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成为区别的标志,现在新建的很多地铁车辆也都采用了接触网,毕竟这种方式从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第三轨不可比拟的优势。
(距观察,上海市所有轨道交通全部使用的是接触网供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铁和轻轨两种形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区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其实,无论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而对于钢轨重量,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工作量,增大牵引供电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首先是运送能力的不同,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其次,还表现在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要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3.6米。此外,地铁和轻轨车辆对线路转弯半径的要求有所不同,地铁正线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300米,困难地段可不小于250米,而轻轨一般要求正线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00米,困难地段可不小于50米。另外,地铁与轻轨在列车编组数量、车辆定员、最高运行速度等方面也存在区别。
参考资料:http://www.symtc.com/newsmanage/news_view.asp?newsid=188
其实,无论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而对于钢轨重量,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工作量,增大牵引供电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首先是运送能力的不同,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其次,还表现在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要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3.6米。此外,地铁和轻轨车辆对线路转弯半径的要求有所不同,地铁正线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300米,困难地段可不小于250米,而轻轨一般要求正线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00米,困难地段可不小于50米。另外,地铁与轻轨在列车编组数量、车辆定员、最高运行速度等方面也存在区别。
参考资料:http://www.symtc.com/newsmanage/news_view.asp?newsid=188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铁"、“轻轨”莫混淆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
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
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铁"、“轻轨”莫混淆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
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两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
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参考资料: http://www.ccmetro.net/bbs/dispbbs.asp?BoardID=2&RootID=47&ID=682&skin=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