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走向成熟
想必这本书不少同学已经看过了吧?但是,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是最近才开始读这本书的,虽然听过不少同学称赞这是一本好书,可惜自己总是在找借口不去看。因为觉得会讲一些大家都懂得道理,所以就觉得没有必要读。但是,当我拿起这本书认真地研究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因此,我想把自己在这本书中学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不知道为什么,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脑海就浮现这样的一个词组“走向成熟”。这不仅仅是指自己在心稚方面要成熟起来,而且还指我们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方面的技巧都要成熟起来。对于一个在社会职场上打滚多年的人而言,他所经历的事情比我们更多,因此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向我们传授一些经验,因此很多观点对我们在校学生看来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如今的社会现状却的确如此。也许,活了二十多年,我们只是一直活在大人们、老师、校领导们的“襁褓”中,对于社会黑暗的一面我们也许没有看到。或许,我们真的想当然地把社会理想化了。而覃彪喜写得这本书,却为我们清除了不少疑惑。也许,我们真该成熟起来了,想想前面的路崎岖不平,我也想用其中的一句话激励自己“路在脚下,走好,好走!”
记得里面曾经有两句“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先谈谈我对第一句话的感想吧。对于那些不假思索就接受正确观点的现象显然不少,而且可悲的是,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正确答案就只有一个”、“这是标准答案”,谁还会去质疑那个所谓的“权威”呢?慢慢地,我们就失去了挑战权威的能力,渐渐被同化成一台只会一味接受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知识的机器。而我曾经目睹过学生与老师为了一个答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证明是学生对的情景,那时的我,除了对那个男生的行为感到无比惊讶,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因为我也曾经发现过老师给的标准答案上的错误,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去挑战那个“权威”。最后,是老师自己发现给更正过来的。而我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在默默接受的行为吗?所以,当我看见这一句话的时候,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走着这条“路”,我不禁觉得羞愧。诚然,我们的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人——能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那些人云亦云的人、那些见风使舵的人、那些只会随波逐流的人,会创造出什么呢?但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又有什么资格去笑话别人呢?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朋友?也是,面对如此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索,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了,不是吗?
不知道你读到“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时是否有感想,我是感触良多的。对我一个大二的学生而言,谈这也许有点操之过急了。可是,你是否体会到了自己升上大二后的不一样。大一的时候,我们屁颠屁颠地跟着师兄师姐,有什么不会的,我们可以问师姐可以问师兄,我们可以吵可以闹,一切只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小。但现在呢?你就是大一新生的口中的师兄、师姐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要开始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清晰地知道—此刻的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应该做的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在大一的时候,你可以拿“新生”作资本,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你还有资格说我是新生来推卸你的屡次犯错吗?再像大一那样,无所事事?再不然拿“我只是大二而已”做挡箭牌?这样的行为未免有点可笑吧?曾经有一个师姐跟我说过:“很多事情现在对你说,你是体会不到的,说了也没有用,等你真的升上大二了,回到学校看到大一的新生,你或许就可以体会到我跟你说的责任与压力的问题了。”而现在的我,似乎可以体会到她说的话的含义了。不知道你是否察觉,比起大一的时候,对学校的很多事情,你开始失去激情,没有了当初的那股冲劲,为什么呢?你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路应该怎么样走,是考公务员呢?还是考研?再不然就是一毕业就去找工作,但是,究竟可以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呢?难道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一连串的问题,会不时的困扰着你。
如今,刚进大一时的那股热情被浇灭了,那当时的困惑呢?是因自己的置之不理、得过且过而依然困扰着自己还是自己已在沉思中找到答案了呢?像书中说的,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如果,你不对此做出一些改变,那你不只是被替代,结果是你从未在这片土地里留下过属于你的一丝痕迹。书中有提到“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的观点,而对于专业的冷门问题,也曾经困扰了自己很久。记得当初知道自己是这个专业的时候,就上网查了与这个专业相关的信息,知道自己日后主要是要学习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之后,我顿时就蒙了。要知道,当时文理分科我就是因为怕地理和历史而选择了理科的,谁知道,绕了一个大圈,我还是要继续学习地理。因为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学起来就挺吃力的。不是有很多需要背诵的概念吗?对我来说这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兴趣,什么都是纯粹的背诵,根本就记不到脑子里面。但后来,我发现,只要你肯下功夫,在开始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喜欢这一样东西,慢慢地,你真的可以发现里面有趣的地方。而我也是这样,慢慢的开始喜欢上这个专业。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个专业冷门,将来出去真的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信心。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有这样的想法。
有时候爸妈问起来,就随便说说,让他们好安心一下,但其实自己的心里也是没有底。难道真的要验证那句“毕业就等于失业”吗?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就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招进去有点“货不对板”的感觉,这话不止一位朋友跟我说过。那你大学生的头衔优势在哪里呢?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在理论方面很强,但是实践起来根本就不行。这是为什么呢?我说这个并不是要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而在求职的过程中,一个单位考察的不只是你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综合你各方面的能力才考虑要不要录用你。更重要的是,就像书中说的“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是你的专业。”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什么也学不好,就算再好的专业毕业,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录用你,不是吗?说到冷门专业,一定会与跨专业联系在一起。你不喜欢,你可以转专业,这没错。但我想,你转专业是因为你有更多的把握确信你可以在那个专业你混得更好吗?不管怎样,面对转专业的事情,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慎重地考虑。虽然这也专业我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是也没有什么专业我是特别的喜欢的吖,如果面对一样你不是很喜欢的事情,但是你依然可以很好地“驾驭”它,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这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吗?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对不对,但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是说:
“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吗?所以,在选择适合自己走得路的时候,不管你最终你是选择走的人比较多的路,还是选择与大众不一样的路,你都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完这条路,走好!
其实《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真的很值得我们一读。而我也只是挑了一些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方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吧。大学四年里,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像开篇说的那样,让自己成熟起来,不仅仅是在心稚方面成熟起来,还要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方面的技巧成熟起来。其实,只要用心去体会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并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才会刻骨铭心,在细心地观察中,也许,你会学到更多噢!希望,你我的大学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在大学的四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由骄傲地飞翔!
想必这本书不少同学已经看过了吧?但是,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是最近才开始读这本书的,虽然听过不少同学称赞这是一本好书,可惜自己总是在找借口不去看。因为觉得会讲一些大家都懂得道理,所以就觉得没有必要读。但是,当我拿起这本书认真地研究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因此,我想把自己在这本书中学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不知道为什么,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脑海就浮现这样的一个词组“走向成熟”。这不仅仅是指自己在心稚方面要成熟起来,而且还指我们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方面的技巧都要成熟起来。对于一个在社会职场上打滚多年的人而言,他所经历的事情比我们更多,因此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向我们传授一些经验,因此很多观点对我们在校学生看来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如今的社会现状却的确如此。也许,活了二十多年,我们只是一直活在大人们、老师、校领导们的“襁褓”中,对于社会黑暗的一面我们也许没有看到。或许,我们真的想当然地把社会理想化了。而覃彪喜写得这本书,却为我们清除了不少疑惑。也许,我们真该成熟起来了,想想前面的路崎岖不平,我也想用其中的一句话激励自己“路在脚下,走好,好走!”
记得里面曾经有两句“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先谈谈我对第一句话的感想吧。对于那些不假思索就接受正确观点的现象显然不少,而且可悲的是,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正确答案就只有一个”、“这是标准答案”,谁还会去质疑那个所谓的“权威”呢?慢慢地,我们就失去了挑战权威的能力,渐渐被同化成一台只会一味接受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知识的机器。而我曾经目睹过学生与老师为了一个答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证明是学生对的情景,那时的我,除了对那个男生的行为感到无比惊讶,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因为我也曾经发现过老师给的标准答案上的错误,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去挑战那个“权威”。最后,是老师自己发现给更正过来的。而我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在默默接受的行为吗?所以,当我看见这一句话的时候,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走着这条“路”,我不禁觉得羞愧。诚然,我们的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人——能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那些人云亦云的人、那些见风使舵的人、那些只会随波逐流的人,会创造出什么呢?但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又有什么资格去笑话别人呢?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朋友?也是,面对如此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索,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了,不是吗?
不知道你读到“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时是否有感想,我是感触良多的。对我一个大二的学生而言,谈这也许有点操之过急了。可是,你是否体会到了自己升上大二后的不一样。大一的时候,我们屁颠屁颠地跟着师兄师姐,有什么不会的,我们可以问师姐可以问师兄,我们可以吵可以闹,一切只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小。但现在呢?你就是大一新生的口中的师兄、师姐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要开始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清晰地知道—此刻的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应该做的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在大一的时候,你可以拿“新生”作资本,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你还有资格说我是新生来推卸你的屡次犯错吗?再像大一那样,无所事事?再不然拿“我只是大二而已”做挡箭牌?这样的行为未免有点可笑吧?曾经有一个师姐跟我说过:“很多事情现在对你说,你是体会不到的,说了也没有用,等你真的升上大二了,回到学校看到大一的新生,你或许就可以体会到我跟你说的责任与压力的问题了。”而现在的我,似乎可以体会到她说的话的含义了。不知道你是否察觉,比起大一的时候,对学校的很多事情,你开始失去激情,没有了当初的那股冲劲,为什么呢?你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路应该怎么样走,是考公务员呢?还是考研?再不然就是一毕业就去找工作,但是,究竟可以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呢?难道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一连串的问题,会不时的困扰着你。
如今,刚进大一时的那股热情被浇灭了,那当时的困惑呢?是因自己的置之不理、得过且过而依然困扰着自己还是自己已在沉思中找到答案了呢?像书中说的,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一群人替代,如果,你不对此做出一些改变,那你不只是被替代,结果是你从未在这片土地里留下过属于你的一丝痕迹。书中有提到“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的观点,而对于专业的冷门问题,也曾经困扰了自己很久。记得当初知道自己是这个专业的时候,就上网查了与这个专业相关的信息,知道自己日后主要是要学习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之后,我顿时就蒙了。要知道,当时文理分科我就是因为怕地理和历史而选择了理科的,谁知道,绕了一个大圈,我还是要继续学习地理。因为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学起来就挺吃力的。不是有很多需要背诵的概念吗?对我来说这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兴趣,什么都是纯粹的背诵,根本就记不到脑子里面。但后来,我发现,只要你肯下功夫,在开始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喜欢这一样东西,慢慢地,你真的可以发现里面有趣的地方。而我也是这样,慢慢的开始喜欢上这个专业。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个专业冷门,将来出去真的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信心。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有这样的想法。
有时候爸妈问起来,就随便说说,让他们好安心一下,但其实自己的心里也是没有底。难道真的要验证那句“毕业就等于失业”吗?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就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招进去有点“货不对板”的感觉,这话不止一位朋友跟我说过。那你大学生的头衔优势在哪里呢?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在理论方面很强,但是实践起来根本就不行。这是为什么呢?我说这个并不是要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而在求职的过程中,一个单位考察的不只是你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综合你各方面的能力才考虑要不要录用你。更重要的是,就像书中说的“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是你的专业。”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什么也学不好,就算再好的专业毕业,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录用你,不是吗?说到冷门专业,一定会与跨专业联系在一起。你不喜欢,你可以转专业,这没错。但我想,你转专业是因为你有更多的把握确信你可以在那个专业你混得更好吗?不管怎样,面对转专业的事情,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慎重地考虑。虽然这也专业我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是也没有什么专业我是特别的喜欢的吖,如果面对一样你不是很喜欢的事情,但是你依然可以很好地“驾驭”它,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这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吗?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对不对,但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是说:
“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吗?所以,在选择适合自己走得路的时候,不管你最终你是选择走的人比较多的路,还是选择与大众不一样的路,你都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完这条路,走好!
其实《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真的很值得我们一读。而我也只是挑了一些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方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吧。大学四年里,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像开篇说的那样,让自己成熟起来,不仅仅是在心稚方面成熟起来,还要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方面的技巧成熟起来。其实,只要用心去体会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并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才会刻骨铭心,在细心地观察中,也许,你会学到更多噢!希望,你我的大学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在大学的四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由骄傲地飞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