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译文

荆轲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宽诸侯,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惜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始皇之道,异于齐桓;曹沫功成,荆轲杀身,其所遭者然也。及欲促槛车驾秦王以如... 荆轲感燕丹之义,函匕首入秦劫始皇,将以存燕宽诸侯,事虽不成,然亦壮士也。惜其智谋不足以知变识机。

始皇之道,异于齐桓;曹沫功成,荆轲杀身,其所遭者然也。及欲促槛车驾秦王以如燕,童子妇人且明其不能,而轲行之。其弗就也非不幸。燕丹之心,苟可以报秦,虽举燕国犹不顾。况美人哉!轲不晓而当之。陋矣!(摘自唐代李翱《题燕太子丹传后》)注:曹沫即曹刿。相传齐国君与鲁公相会,曹持剑相从,挟持齐国君与鲁国订立盟约,收回了鲁国的失地。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09ea1c8
2009-02-26 · TA获得超过1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5万
展开全部
荆轲有感于燕国太子丹的恩义,用地图夹带匕首进入秦国去劫持秦始皇,想要以此保存燕国,宽和诸侯,事情虽然失败了,但荆轲也算得上是一位壮士.只可惜他的智谋不够了解变化识破形势.
秦始皇做事方式与齐桓公不同,曹沫成功(劫持齐桓公),荆轲却死了,这是因为他们遭遇的对象不同啊(即想劫持的人不同).至于想驾车劫持秦始皇去燕国(这种想法),连小孩女子都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而荆轲却试图去做,他没成功也不算是不幸(实在是理所当然啊).燕国太子丹的心理想法是,只要能够向秦国报仇,即使(损失)整个燕国也在所不惜,何况是几个美人而已!荆轲不清楚(这种情况)却去承担刺杀的任务,真是浅陋阿!
临风待远行2
高粉答主

2020-05-0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8万
采纳率:3%
帮助的人:5603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