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是什么意思
纳粹指德国工人党,此党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中文一般表述为“纳粹”,音译自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Nazi。
纳粹党前身为魏玛共和国时期于1919年创立的德国工人党,于1920年4月1日更名。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首,开始宣扬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在大萧条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
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及由盟国占领后,盟国管制理事会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及宣布其为非法,其领导者被逮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上被宣判犯有危害人类罪。
扩展资料
纳粹代表人物介绍
1、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于当时的奥匈帝国-因河畔布劳瑙,1914年8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
希特勒的目标是拿破仑式的:在德国控制之下,建立一个日尔曼大陆体系。同时,他的手段也与那位大皇帝的相差不远:把德国从国际性资本主义的枷锁之下解放出来,联合所有的日尔曼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第三帝国。
在东欧建立一个所谓“生存空间”。他认为这对于德国的经济安全是有必要性的,正好像拿破仑认为莱茵联邦对于法国的战略安全是有必要性的一样。
2、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德国政治家,演说家。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从1928年起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议员的戈培尔曾经这样宣称:“我们进入国会,以便我们能从其武库中取出民主武器来武装自己。我们应该成为国会议员,以便魏玛观念形态自己帮助我们摧毁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道夫·希特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2024-11-24 广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帝国为(1933.1--1945.5)德国纳粹政权的正式名称。1923年由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用,1933年1月纳粹执政后正式命名。其含义有二
(1)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既第一帝国.962-1806 )和"德意志帝国" (既第二帝国.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2)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社会,以此美化纳粹政权。
标志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
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
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
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
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
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
“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认
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
进行的。这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竟被德国
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来做了他的党旗标志。当然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希特
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希特勒对他
们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
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
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
“纳粹党”即“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宣扬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和沙文主义 的法西斯政党,第三帝国的执政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以下是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帝国为(1933.1--1945.5)德国纳粹政权的正式名称。1923年由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用,1933年1月纳粹执政后正式命名。其含义有二
(1)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既第一帝国.962-1806 )和"德意志帝国" (既第二帝国.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2)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社会,以此美化纳粹政权。
标志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
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
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
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
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
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
“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认
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
进行的。这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竟被德国
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来做了他的党旗标志。当然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希特
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希特勒对他
们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
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
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
“纳粹党”即“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宣扬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和沙文主义 的法西斯政党,第三帝国的执政党。
阿道夫·希特勒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的领袖。纳粹党执政时期的德国通称为“纳粹德国”、“第三帝国”,而正式国号乃“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作为德国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政治思潮与运动 ”Nationaler Sozialismus”的一环,由于在政治理论词汇定义上的模糊,纳粹主义有时称为“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民族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为Nazi,“纳粹”即为其译音)。纳粹主义的追随者称为纳粹主义者。目前仍有纳粹主义者即新纳粹在各国活动,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对其他纳粹行径进行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并以极端之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为主要宣传内容。
1919年1月5日纳粹的前身,德国工人党正式成立,创立者是安东·德莱克斯勒。 (德文: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希特勒于1919年9月加入纳粹党,并成为了宣传部的头目。随后他提议将党名更改为社会革命党(但最终未被采纳) 。该党后于1920年1月正式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希特勒于1921年7月29日出任该党党魁。
纳粹主义并非一个严格定义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些政治观点的集合:极端爱国主义、种族主义、优生学、极权主义、反同性恋、反犹太与限制宗教自由。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