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等效变换,讲解一下过程 ,急
电流源和其他元件串联,仍等效为该电流源。电压源和其他元件并联,仍等效为该电压源。就是说其他元件可以直接去掉。
所谓“等效”,是指在保持电路的效果不变的情况下,为简化电路分析,将复杂的电路或概念用简单电路或已知概念来代替或转化,这种物理思想或分析方法称为“等效”变换。
需要注意的是,“等效”概念只是应用于电路的理论分析中,是电工教学中的一个概念,与真实电路中的“替换”概念不同,即“等效”仅是应用于理论假设中,不是真实电路中的“替换”。“等效”的目的是为了在电路分析时,简化分析过程,易于理解的一种电路分析手段。
电路理论中涉及到“等效”概念的知识点包括: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等效变换,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非正弦周期量(电流和电压)与正弦量的等效等等。
扩展资料:
常用方法:
等效电阻法
等效电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两个电阻串联,有R=R1+R2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如两个电阻并联,有1/R=1/R1+1/R2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例如:如图1的电路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到电源的负极为止, 顺着电流的方向将原电路改画成如2所示的等效电路。这样就可以比较明显地看清楚该电路的连接情况,进而将并联的电阻先等效成一个电阻计算,便于解决相关的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效电路
上图题,
1、由于u是理想电压源,可得1Ω电阻电流为IR=3/1=3A,方向自下而上。
2、根据KCL,上节点电流为Is+IR=2+3=5A
3、根据KVL,UAB=2x2-3=1V(答案有误)
下图题,
1、将左边电流源转为2V串联2K电阻的电压源。
2、以上电压源再串联2K电阻,成为2V串联4K电阻的电压源。
3、将上述电源转为2/4K=0.5mA并联4K的电流源。
4、将10V串联4K电阻电压源转为2,5mA并联4K的电流源。
5、再将3、4两个电流源合并为一个0.5+2.5=3mA,并联2K电阻的电流源。
6、将5的电流源转为6V串联2K的电压源后和R串联。
根据U=3,可分析出R=2K(答案有误)
扩展资料:
等效转换法是转换法的一种。转换法定义:在保证最终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较为简便的事件或条件将原事件或条件代替转化来考虑问题。如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简化电路。实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一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等。
就是说其他元件就可以直接去掉对面
对吗
1、由于u是理想电压源,可得1Ω电阻电流为IR=3/1=3A,方向自下而上。
2、根据KCL,上节点电流为Is+IR=2+3=5A
3、根据KVL,UAB=2x2-3=1V(答案有误)
下图题,
1、将左边电流源转为2V串联2K电阻的电压源。
2、以上电压源再串联2K电阻,成为2V串联4K电阻的电压源。
3、将上述电源转为2/4K=0.5mA并联4K的电流源。
4、将10V串联4K电阻电压源转为2,5mA并联4K的电流源。
5、再将3、4两个电流源合并为一个0.5+2.5=3mA,并联2K电阻的电流源。
6、将5的电流源转为6V串联2K的电压源后和R串联。
根据U=3,可分析出R=2K(答案有误)
扩展资料:
等效转换法是转换法的一种。转换法定义:在保证最终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较为简便的事件或条件将原事件或条件代替转化来考虑问题。如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简化电路。实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一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