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带扣是什么样的?
玉带钩、玉带扣、玉带銙皆可纳入古代服饰用品范围,从玉带钩的沿袭和发展来看,主要流行在战国至汉代和宋代以后的两个时期,这与汉代以后带钩被带扣替代,以玉带扣、玉带銙表达身份、等级、权力的风气有关,玉带钩完成了由实用向精神转变的过程。
最早的玉带钩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至今不下十几件,这些玉质带钩是用事先修整好的长方形玉块切割钻磨而成,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是用于勾系的带钩,用法是钩首向里,向外的是一略呈弓弧的长方形而看不见钩首,钩首较长,束带牢实不易脱钩,实用性较强,从其设计的精美程度看,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已经具有了礼器的性质。
带扣在古时的称谓很多,如“师比”、“带鐍”、“钩蹀”等等,中原带钩直呼为带钩,“师比”则应是北方对带扣的称呼,有将带扣称作“銙”的,这和将带扣与带钩等同一样,都是谬误。《胡服考》中“其带之饰则于革带上列置金玉,名曰‘校具’,亦谓之‘鞊’,亦谓之‘环’”。“唐中叶以后,不谓之环而谓之銙”,并称“校具”即“铰具”,以上所举其实是指革带上的装饰,并非指带扣本身,“铰”为装饰之意,铰具就是施饰之器,这与玉带銙的形制更为接近。
从结构上看,带扣主要有环孔和舌针两部分,功用是装于带头便于解结。带扣主要有死舌和活舌两种,死舌固定在扣环一侧;活舌则可以转动自如,死舌固定在扣孔边上,不能活动,比较接近带扣的原始型。北方地区带扣一开始便用于人身束带,中原地区的带扣是从马具开始的。大约从西汉始,带扣开始用于身体束带,到两晋时,带扣的使用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不同规格和不同质料的带扣分别为不同阶层的人所用。唐代《新唐书·舆服志》记载把带扣分为三品
以上用金玉,以下分用金、银、石、铜、铁几类,这是关于玉带扣少见的文字记述。与玉带钩功能相同的玉带扣似乎很少有实物出土,这与之后的玉带銙和之前实用束腰的玉带钩有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玉质腰带中传世文物最多者当为明代,明代藩王众多,因此这种高品级的文物传世或出土较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完整成套的玉质腰带,不算多。但作为残件而出现的带钩相对来说多一点。带扣相对来说少一点。单体带钩多为龙形,有的也有龙身鹅首或羊首的。带扣纹样以螭为最,龙在带钩上出现的比较多,有些品种比较罕见,如菊花纹、太平有象等带扣。制式上,多为钩扣结合,单钩,但也有部分为双钩的,比较罕见。成对出现的带钩带扣不是很多,其中好多都是藏品而非展品,多为科研之用,得以展出的机会很少。
上次梳理的主要是唐代和明代的完整玉质腰带,没有突出细部。这次集中选择了部分图例,想要突出的是其细部特点,尤其是其玉质和图样以及整体柔和温润的可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