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闺蜜2》这类的电影层出不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下面,我来浅析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观众
此类电影如此之多,最主要的是什么?难道创作者们偏爱这个题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我想在分析电影本身之前,先来讲讲电影最大的金主,也就是观众们。观众是电影的命脉,也是电影的受益人。他们手中的票决定了电影的命运和行业的走向。所以,了解观众的品味,是一部电影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制片人、导演等等)最需要做的。可摸清观众品味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算影视界最权威的人来讨论,也得不出一个确切答案。所以,答案还得回到观众中去。我认识一位在传媒大学学习的女生,问她课余时一般看什么电影。她说她很懒,喜欢蹲家里看些“没营养”的电影和剧。除非同学出门,否则不会去电影院。我问她,最近看什么剧,她回答“谈判官”。问她最近看的电影,她说“捉妖记2”。说罢,她吐槽这些电影和剧多么多么没营养,看着有些无聊云云。我问,既然你觉得无聊,为什么还要看呢?她说,平时学习压力已经够大了,课余就是想看看轻松愉快的作品。就算知道很多电影有深度也很精彩,却会因为不够轻松而拒之门外。通过这段对话,我知道,即使是教育程度很高、能对影视剧进行基本评判的人,在空闲时还是会下意识地选择轻松愉快的影视作品。我曾经做过一个了解观众观影品味的调查,各个年龄段都有。虽然他们年龄不同,品味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但选择电影时基本有一个共性——喜欢轻松的电影。问及原因,他们的回答和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如出一辙:“生活已经够操蛋的了,我不想在电影里再体会一遍。”所以,“轻松愉快”基本上成为了影视作品的风向标。要拍电影?喜剧!都市爱情!不是这些类型就再见!那《闺蜜2》、《前任3》这些电影的出现,就不再奇怪了。他们抓住了观众看电影娱乐的心理并加以利用,成就了一部部口碑不好但票房奇高的电影。有需求就有供给,所以此类电影层出不穷,让人审美疲劳。然而,一只巴掌拍不响。这些质量不高的电影大火,和创作环境也脱不了关系。
2.创作环境
要是问起中国有什么不好的现象,一个词脱颖而出——跟风。是的,中国太喜欢跟风了。什么能赚钱就跟着什么跑,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影视行业尤其如此。由于电影能吸引足够的资金,许多毫不相关的公司都涉足影视行业。他们没有对电影艺术最根本的理解,以为电影只是个赚钱的工具,只要投资,就一定要有相应的回报。于是,很多人开始密切观察风向,分析着电影院的票房数据。只要有一种类型票房脱颖而出,他们立刻就冲上去,召集人马拍摄电影,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上映,因为可以赚钱——而不幸的是,很多影视公司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某种类型的片子在一瞬间井喷式增长,直接导致片子票房普遍不高——但没关系,收益和超低支出相比 ,已经很赚了,于是其他公司又跟着效仿,造成了有害的恶性循环……如此循坏,直接导致创作者们“身不由己”。上头一心想着挣钱,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来是以表达思想讲述故事为主要目的,但由于制片人等等的干涉与创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创作者的目的变成了“为钱而作”,就连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大导演也无法幸免。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们纷纷签下协议,保证票房有多少多少,完全将电影当作了商品,明码标价,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能保住收入的底线已经是万幸了,谁有多余精力去在意作品本身质量?这样的大环境,又如何能让创造者静下心来呢?在极短的创作时间中,任谁都会去寻找前例,怎么简单怎么编,只要交差就好——那《闺蜜2》这类电影的出现,能怪谁?
3.未来
其实,归根结底,《闺蜜2》这类电影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观众有需求、公司无立场。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一句“观众审美低”或“创作者素材差”就能解决的。就目前情况看来,想要让《闺蜜2》等电影质量提高,首先得要端正所有人对电影的理解。很多外行人因为看到电影票房以“亿”为单位就义无反顾地跨行,殊不知全年的票房也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养不活几个人。把电影看做商品,是一个“根本上”的错误,因为它是第七艺术,用物质无法衡量。在光影的流转中得到精神和情绪的释放才是电影本身的样子。有人会反驳,说电影没有收入就没有竞争力,这怎么说?对于这种质疑,我想用小泽安二郎的话来回答。“保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要电影的收入……观众看的开心就好……毕竟电影幕后有很多人,他们都有家庭,需要钱…………要对他们负责。”在艺术领域,小津安二郎的地位不用我多赘述。他为什么能流传这么广,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向他致敬?就是因为他有对艺术的“执念”。那是一种坚持,对于电影可能性的探索的执念。镜头语言,习惯固定镜头,足够冷静,引人深思;人物对话,大多成熟稳重,做到字句推敲;剧情走向,以家庭为主,一定要通俗易懂。抱着这些执念,小津拍出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影响了包括山田洋次在内的众多导演。反观当下,能找出几个有如此执念的导演?少。不仅仅是因为现在影视行业的风气浮躁,还有投资方和观众的因素。你想想,要是公司天天催着小津拍摄、观众天天诟病他的电影,能有《东京物语》等经过精心雕饰的杰作吗?所以,要想片子质量提高,投资人、创作者和观众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投资人要慧眼识珠,能有对艺术最基本的认识,才能给创作者足够的空间。创作者们不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会静下心研究出艺术与娱乐并存的好作品,从而得到大众认同。而作为普通观众,我们需要对烂片不闻不问,多多支持优秀影片,别让粗制滥造的电影成为主流。唯有这样坚持,整个电影界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最后,我想用一件轶事来结束这篇文章: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初出茅庐时,曾提出了拍摄恐怖片的想法,遭到了许多人反对。他们觉得恐怖片没有市场,观众也不喜欢。但斯皮尔伯格坚持自己的观点,派人制作道具。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后,终于将这部恐怖片搬上荧幕,结果一战成名,票房大卖,成为了一代经典。而这部恐怖片,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白鲨》。看来,坚持自己的立场,总归不是件坏事。
1.观众
此类电影如此之多,最主要的是什么?难道创作者们偏爱这个题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我想在分析电影本身之前,先来讲讲电影最大的金主,也就是观众们。观众是电影的命脉,也是电影的受益人。他们手中的票决定了电影的命运和行业的走向。所以,了解观众的品味,是一部电影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制片人、导演等等)最需要做的。可摸清观众品味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算影视界最权威的人来讨论,也得不出一个确切答案。所以,答案还得回到观众中去。我认识一位在传媒大学学习的女生,问她课余时一般看什么电影。她说她很懒,喜欢蹲家里看些“没营养”的电影和剧。除非同学出门,否则不会去电影院。我问她,最近看什么剧,她回答“谈判官”。问她最近看的电影,她说“捉妖记2”。说罢,她吐槽这些电影和剧多么多么没营养,看着有些无聊云云。我问,既然你觉得无聊,为什么还要看呢?她说,平时学习压力已经够大了,课余就是想看看轻松愉快的作品。就算知道很多电影有深度也很精彩,却会因为不够轻松而拒之门外。通过这段对话,我知道,即使是教育程度很高、能对影视剧进行基本评判的人,在空闲时还是会下意识地选择轻松愉快的影视作品。我曾经做过一个了解观众观影品味的调查,各个年龄段都有。虽然他们年龄不同,品味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但选择电影时基本有一个共性——喜欢轻松的电影。问及原因,他们的回答和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如出一辙:“生活已经够操蛋的了,我不想在电影里再体会一遍。”所以,“轻松愉快”基本上成为了影视作品的风向标。要拍电影?喜剧!都市爱情!不是这些类型就再见!那《闺蜜2》、《前任3》这些电影的出现,就不再奇怪了。他们抓住了观众看电影娱乐的心理并加以利用,成就了一部部口碑不好但票房奇高的电影。有需求就有供给,所以此类电影层出不穷,让人审美疲劳。然而,一只巴掌拍不响。这些质量不高的电影大火,和创作环境也脱不了关系。
2.创作环境
要是问起中国有什么不好的现象,一个词脱颖而出——跟风。是的,中国太喜欢跟风了。什么能赚钱就跟着什么跑,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影视行业尤其如此。由于电影能吸引足够的资金,许多毫不相关的公司都涉足影视行业。他们没有对电影艺术最根本的理解,以为电影只是个赚钱的工具,只要投资,就一定要有相应的回报。于是,很多人开始密切观察风向,分析着电影院的票房数据。只要有一种类型票房脱颖而出,他们立刻就冲上去,召集人马拍摄电影,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上映,因为可以赚钱——而不幸的是,很多影视公司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某种类型的片子在一瞬间井喷式增长,直接导致片子票房普遍不高——但没关系,收益和超低支出相比 ,已经很赚了,于是其他公司又跟着效仿,造成了有害的恶性循环……如此循坏,直接导致创作者们“身不由己”。上头一心想着挣钱,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来是以表达思想讲述故事为主要目的,但由于制片人等等的干涉与创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创作者的目的变成了“为钱而作”,就连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大导演也无法幸免。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们纷纷签下协议,保证票房有多少多少,完全将电影当作了商品,明码标价,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能保住收入的底线已经是万幸了,谁有多余精力去在意作品本身质量?这样的大环境,又如何能让创造者静下心来呢?在极短的创作时间中,任谁都会去寻找前例,怎么简单怎么编,只要交差就好——那《闺蜜2》这类电影的出现,能怪谁?
3.未来
其实,归根结底,《闺蜜2》这类电影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观众有需求、公司无立场。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一句“观众审美低”或“创作者素材差”就能解决的。就目前情况看来,想要让《闺蜜2》等电影质量提高,首先得要端正所有人对电影的理解。很多外行人因为看到电影票房以“亿”为单位就义无反顾地跨行,殊不知全年的票房也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养不活几个人。把电影看做商品,是一个“根本上”的错误,因为它是第七艺术,用物质无法衡量。在光影的流转中得到精神和情绪的释放才是电影本身的样子。有人会反驳,说电影没有收入就没有竞争力,这怎么说?对于这种质疑,我想用小泽安二郎的话来回答。“保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要电影的收入……观众看的开心就好……毕竟电影幕后有很多人,他们都有家庭,需要钱…………要对他们负责。”在艺术领域,小津安二郎的地位不用我多赘述。他为什么能流传这么广,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向他致敬?就是因为他有对艺术的“执念”。那是一种坚持,对于电影可能性的探索的执念。镜头语言,习惯固定镜头,足够冷静,引人深思;人物对话,大多成熟稳重,做到字句推敲;剧情走向,以家庭为主,一定要通俗易懂。抱着这些执念,小津拍出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影响了包括山田洋次在内的众多导演。反观当下,能找出几个有如此执念的导演?少。不仅仅是因为现在影视行业的风气浮躁,还有投资方和观众的因素。你想想,要是公司天天催着小津拍摄、观众天天诟病他的电影,能有《东京物语》等经过精心雕饰的杰作吗?所以,要想片子质量提高,投资人、创作者和观众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投资人要慧眼识珠,能有对艺术最基本的认识,才能给创作者足够的空间。创作者们不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会静下心研究出艺术与娱乐并存的好作品,从而得到大众认同。而作为普通观众,我们需要对烂片不闻不问,多多支持优秀影片,别让粗制滥造的电影成为主流。唯有这样坚持,整个电影界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最后,我想用一件轶事来结束这篇文章: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初出茅庐时,曾提出了拍摄恐怖片的想法,遭到了许多人反对。他们觉得恐怖片没有市场,观众也不喜欢。但斯皮尔伯格坚持自己的观点,派人制作道具。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后,终于将这部恐怖片搬上荧幕,结果一战成名,票房大卖,成为了一代经典。而这部恐怖片,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白鲨》。看来,坚持自己的立场,总归不是件坏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