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会败给司马懿?
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不仅仅是在三国甚至在历史上都是公认的。至今对一个聪明人的形容还是习惯用“赛诸葛”的形容词。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最终还是输在了司马懿的手上,可是从以往的经历来看,诸葛亮曾经上演空城计还有死诸葛等等把戏,一次次的战胜了司马懿,可见诸葛亮在某些程度比司马懿更胜一筹,但是关键还是输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司马懿的心理素质远远胜过诸葛亮,能够忍辱负重,举重若轻,用兵更是稳健老练,是三国时期仅次曹操的厚黑学大师,而且自己也是身强力壮,他很清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诸葛亮可办不到,在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规律性。他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食无定量,睡不定时,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带兵打仗司马懿毫无负担。在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小人,所以做事从来不会考虑他人感受,可以心无旁骛的上阵。而诸葛亮任何时候都把刘备的知遇之恩挂在嘴上,放在心里,所以每次打仗都是带着这种君臣之心上阵,负担之大,自然也就有时候影响到他的表现。
数伐中原而不成,诸葛亮的内心已经脆弱到了极致,再也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了。眼看着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无法用计胜之,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盟军东吴的联合行动上了。谁知又有一个噩耗传来:“魏主曹睿闻东吴三路进兵,乃自引大军至合淝,令满宠、田豫、刘劭分兵三路迎敌。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吴兵多病。陆逊上表于吴王,约会前后夹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获,因此机关泄漏,吴兵无功而退。”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
当这次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瓦解后,诸葛亮便彻底崩溃了。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
诸葛亮是操心的命。诸葛亮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不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他所有的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而且饮食简单,因为这样的缘故,心有余力不足,而反之司马懿无论是可能没有诸葛亮聪明,但是有强悍的管理能力和饮食习惯。无事一身轻,身体自然好,可以有更多心思对待敌人。
虽然诸葛亮足够聪明,但是他因为足够的正气,所以总是很少的顾得上自我安危,但是司马懿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人,因为司马懿总是很自我,一直顾及自己的感受,关键时刻也是为了保全自己。
对君主知名惟命是从,虽然说诸葛亮聪明,但是他明白君是君,臣是臣,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在很多时候可以获得胜利的情况下,面对刘婵下的命令依然无条件遵从,错失了很多获得胜利的良机。这种行为司马懿完全不认可,甚至反起到而行之。
从两个人的行为举止来看,诸葛亮是一个君子,而司马懿完全就是一个小人。因为诸葛亮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司马懿则不同,他有很深的城府,不会轻易被人看穿。
虽然说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与才智让他可以在在某些时候战胜敌人,但是所谓明箭易躲,暗箭难防呀。对于司马懿这种小人,还是终究没有躲过,最终兵败司马懿。这恐怕也是诸葛亮这辈子都没想过的事情吧。
1.蜀国的皇帝刘禅昏庸无能,因此,蜀国所有的大事小事全都堆积在诸葛亮的身上。
2.蜀国武艺高强的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严颜全都去世,只剩下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高翔、马忠等武艺中等级别的将领。
3.诸葛亮误会魏延,不善待魏延,不采纳魏延的意见而一意孤行,让魏延含冤得不到重用。魏延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他的智谋有时候还能超过诸葛亮。
4.诸葛亮的耐性没有司马懿好,诸葛亮情感脆弱,司马懿情感坚韧不拔稳如泰山。
诸葛亮和曹操、周瑜作战他一向是安如泰山不急不躁。曹操、周瑜、刘备、袁绍都有性格缺陷,输不起还要死撑硬拼,大怒之下或情绪急躁的时候通常会失败。诸葛亮到后来和司马懿打仗的时候就犯了死撑硬拼的大忌,他情绪变得急躁了,情感变得脆弱了,再加上他一直误会魏延。魏延之所以谋反也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
如果诸葛亮和魏延好好相处,适当听取魏延的意见,给魏延一个锦囊妙计,如果魏延的计策错误就可以拆开锦囊妙计看怎么解救困境的主意。
魏延可不比马谡,马谡的头脑虽然有时候厉害,但大多数情况他是麻痹大意,街亭的失误就是马谡夸下海口造成的惨痛教训。
刘备没有对魏延有不良意见,但是刘备在病逝之前告诫过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因为他一向是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如果不用马谡只用王平,诸葛亮就不会兵败。
和魏延搞好关系相互商量计策,诸葛亮不会如此被动。
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失败?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一缺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