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毁掉五十万大军, 为何粟裕还称赞他最擅长带兵打仗?
粟裕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带兵打仗很有谋略,几十年来,很少打过败仗。在一次询问中,有人问起粟裕,谁是国民党里面最骁勇的将军。粟裕提了两个人:王耀武和杜聿明。但是杜聿明的军事生涯里有一大笔败仗,这一场战争,杜聿明输掉了蒋介石的50万大军,这与国民党倒台有极大的直接关系。那么为什么杜聿明还能受到粟裕这么高的评价呢?
在1932年的时候,杜聿明还是徐庭瑶手下的一个小小团长。在一次对红军的围剿中,徐庭瑶落了下风。在即将被俘的关键时刻,杜聿明发挥了他的机智勇敢,果断反攻,不仅成功救出了徐庭瑶,更是重伤了红军。这场战后,杜聿明就得到了晋升。
第二年,日本人对热河发起了进攻。这时的二十五师被安排前去抗敌。身为师长和副师长的关麟征和杜聿明立刻前往前线,并且和当地的王军长取得了联系。王以哲当即要求二十五师前往第一线。但是,关师长并不同意,他坚持要守在第二道防线。这样争执了很久,还是没有个定论。杜聿明站出来,从地形上分析了形势,认为驻守一线是可行的。但是,关师长还是不同意。这样一来,二十五师只能守在二线。王军长只能悄悄撤离了第一道防线的兵马,只留了一个团的兵力当第一线。敌军攻打过来的时候,一个团根本抵挡不住,很快二线就变成了一线。可是原来一线的优势地形却没有了。二十五师连连败退,将士伤亡很严重,关师长也受了重伤。不得已之下,杜聿明暂时坐上了师长的位置,凭借智慧,转危为安。至此,关师长打仗躁乱,还不如一个沉稳低调的杜聿明的这种言论出来了,两人自然不和,便分开了。
等到了1938年,在徐庭瑶的保荐下,年仅34岁的杜聿明成为了军长。他带的第五军军纪严明技术过硬,在阅兵的时候一举拿了冠军。1939年,日本人再次从广西登陆,攻打南宁,占领了要塞昆仑关。这个关卡是整个西南方向的门户,杜聿明赶忙应敌,经过半个多月反反复复的鏖战,杜聿明成功收回了昆仑关,让日本人认识到了中国军人的厉害。
那为什么在淮海的战争中杜聿明大败了呢?
粟裕大将军认为,杜聿明很擅长打胜仗,但是并不擅长在败局中取胜。但倘若当时不是杜聿明带兵,可能损失更严重。作为战争中的副将,杜聿明的作战思想并没有占到主导,反而是蒋介石的思想更贯彻。杜聿明对于局势的分析很到位,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在意。而陷入包围之后的举措,杜聿明的不认可也同样没有受到在意。因此,这场战役,败就败在了蒋介石的决策,不在于杜聿明,甚至如果采用他的计策,反而可能会有一些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