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有效的预习数学

 我来答
青湖贾老师爱学习
2020-09-27 · 我是教初中数学的贾老师来百家号了
青湖贾老师爱学习
采纳数:6 获赞数:2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怎样进行有效的数学的预习

zgrbkr
高能答主

2018-01-18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7849万
展开全部
(一)设计实效的预习导学
由于我校实行讲学稿的教学模式才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所以它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预习导学的设计,这些内容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预习效果,刚开始,预习导学部分就是把概念让学生填空,没有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直接利用结论做练习题,这样设计的后果是学生把预习导学看成一份练习题做出来,大部分学生预习的效果都不好,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所以我认为设计实效的预习导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预习时,不仅要记住学习的内容,更要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知识,比如我在设计全等三角形的SAS判定时,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一节的重点是学会用SA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SAS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我的预习导学是这样设计的:
1.请你画出△ABC,使得AB=2cm,BC=4cm,∠B=60°,并把它剪下来,和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画出△ABC,使得AB=2cm,BC=4cm,∠A=60°,并把它剪下来,和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由以上两个问题,你能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吗?
4.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A=∠D,问△ABC和△DEF一定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我设计第2和第4个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两边夹角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不会让学生去机械的记住全等的判定方法,而是通过画一画真正理解SAS的来源,如果预习导学只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学生可能不会真正理解SAS,肯定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出预习要求
明确要求,使预习有章可循。针对预习内容,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而且预习要求必须合理,正确,有可操作性。如果预习要求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的,则必须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集中性和发现性。在学生正式预习之前,必须给全班同学明确本节课的预习要求。预习要求包括本节课的时间分配、预习的重点、预习的难点,对预习中的任务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为标准等等。分配任务,在学生把应该学习的知识预习完之后,把每一个知识点分配给各个小组。
(三)重视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主要是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对于预习作业,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反正课堂上还会教,一些预习作业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位学生其实都有惰性,如果老师一次两次三次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反正老师不看的,反正随便做做就行;反正课堂上老师还会讲的,我乱做一些没关系。这样的话,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师必须在课前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和预习作业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若课务是在上午第一节,也要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查,课后再对所有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批改。
(四)体现预习成果
学生预习的效果如何,预习的成果怎样,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平台,通过小组内展示,小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等,让学生的思考所得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才能主动投入到预习作业之中,提高预习质量。还有,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理解、掌握、体会、感悟、提升。
总之,要想让学生达到有效预习,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非预习不可的需求,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预习后成功与快乐,我想,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