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有什么要求?
表演专业: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郝戎副主任
“考场上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考试这个大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会紧张,别人也会紧张,所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自信,你潜意识里应该为自己找优势,树立信心。信心在考试中很重要,它可以打破你紧张、不安的情绪,可以帮你放松自己。或者你可以这样想,放松是考,紧张也得考,那何不放松自然地去考呢?但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考查的是考生是否具备演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而并非招成熟演员。声乐不好没关系,我们不是在招歌手,没学过形体也不必担忧,我们不是培养舞蹈演员。我们是想通过考试看一看该考生是否是一棵做演员的好苗子,是不是有培养、发展前途,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哪方面不好或从未学过表演而因此影响考试成绩。表演考查说得简单些就个字——真。通过做表演练习,老师们就是想考查你能不能“真”起来。做演员必须懂得“真交流、真感受、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真感动,那么表演才有意义。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表演不投人,过度关心他人的反应。这样很容易引起考场上一大毛病:瞟台。二、不要把“表演”理解为“表现”、“演戏”。老师希望看到舞台上尽可能真实的“生活”,表演就是要即兴地交流,反映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情趣的东西,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老师是否理解你生活化的表达。真实地生活,生活是最真的。三、话剧并不是不停说话的戏剧。在表演中,演员的语言行动和心理行动、肢体行动是分不开的。舞台上和生活中一样,很多时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道理也像国画中的“留白”。总之,有行动才会有冲突,有冲突才会有感情,有感情才会感染观众。四、准确理解考题,认真审题,抓住“规定情境”,再在生活中找真实素材演。不要刻意‘塑造’人物形象,用‘行动’去替代苍白无力的语言。五、调整心态,不要急功近利。。努力做到真诚地面对考试,相信自己,你是最好的。”
戏文专业
第一部分:散文
由于戏剧文学专业更多的是以文字作为创作的手段,所以对于考生的文字考察就成为专业考试中的重点。而一篇在考场中完成的散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考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总体情况。因此,笔试中,散文写作最为重要。由于笔试的散文考试写作是命题散文,考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所以,考生在考试现场的反应、思维、感觉、表述的各个方面能力都能通过试卷进行较为真实的了解。一张叙事性散文的试卷,将考生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表达能力都展示出来。虽然,创作专业的考试内容也进行过不少增减或调整,但总体上,散文写作一直是保留的重点考试科目。
一、题目分析
散文的题目所蕴含的内容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生活面和生活状态出发,可以归结为四大题型:时间型题目、地点型题目、诗化型题目和人物关系型题目。
也可以归结成三大范围:校园生活型题目、家庭生活型题目和社会生活型题目。校园生活包括老师、同学、学校发生的故事,一般地点在教室、操场、宿舍等地方;家庭生活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其他亲戚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般发生在城市、乡村等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社会生活则包括与邻居、朋友、陌生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点里。需提醒考生的是,所给出的题目往往是根据考生自己的生活、可以把握的内容作为依据的,因此需要考生自己的视野放在这些地方,创作出首先令自己感动的作品。
另外,从考题的文体上说,要写的是“散文”,这里指的“散文”不是议论性散文或者仅仅是记叙某种情绪的抒情散文,而是“叙事性散文”。在高中的课程里,往往把散文用前两种的概念进行训练,造成考生看到散文就想起了说理的议论文和写景、写物的美文或小品文,这都不符合要求。
二、反面教材及其对策
在以往的散文考试中,考生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先归纳如下。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冷静的于此进行对比。
思想上的幼稚
1、矫情
现在的考生基本上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多的呵护造成了这些考生心理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弱。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狭隘。反映在作品里,便显示出“矫情(装逼文艺)”的情况。
首先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一切正确,自己做的事情不被家庭、社会、家长所理解,只能自怜的诉说自己的不幸;
其次,对社会和家庭充满了反抗意识,除了诉说不幸,希望通过文章求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寻求类似暴力的宣泄,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也毫不顾及别人对自己投入的感情;
最后,沉迷于某种情绪,或“风格”。选取的题材一般体验和感觉都没有到位,却“为赋新词强说愁”地大惊小怪。
2、高高在上的总结生活,总想为读者讲道理
在写作中,考生本来应该将自己投入到作品当中,细致描述或回忆自己的生活,形成一种“平视”的关系。但有的考生,或者因为以上的情况,或者希望通过对生活的总结来增加文章的“沉重感”,像“上帝”一样“俯视”自己笔下的人,进行道德批判和激励志向,使得文章死气沉沉、缺少生气。运用总结性语言,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字看起来是好的,实际上使得文章简单化了。
认识和选材上的雷同
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考生对于周围生活的不重视、麻木,写作时编造,情节造作;另一方面表现在考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
1、思想死板和语言风格平庸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全民性的创造力匮乏。比如,画一个圆,在考生眼里就是一个圆,他还会求圆的面积和弧长,可是却不知道这个圆也可以是一个鸡蛋,一个首尾相连的蛇,以为歌唱家的嘴等等;又比如周朴园是不是“封建官僚买办阶级代表人物”?,几乎所有人的回答啊,都是“是”,这样下去,中国将不存在文艺作品,只剩“社论”了。
2、过分“逻辑化”
我们的考生,喜欢在写作之前首先确立“中心思想”,之后用这个中心思想挂帅,牢牢地统领整篇文章,建立一些“政治化”、“伪逻辑化”思维,比如某某人的命运不幸是社会造成的、某某人因为某种道德缺陷而深深自责等等过分强调文章“社会意义”的重要。
那么,为了写出有意义的事,这些考生在选才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写爸爸妈妈就是“高大全”,往往是自己三岁发烧,爸爸妈妈背着自己凌晨三点上医院等等,天上还一定下着大雪。那写老师就是,老师是勤勤恳恳的园丁,自己犯错后老师原谅了自己并且教育其他同学还要关爱自己等等;写朋友就是这个朋友一定是以前特别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个误会要“摔香炉”散伙,结果朋友忍辱负重,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我”发现,重归于好。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样平庸和一般化的文章,不可能打动考官的。
文章情绪化,他人不知所云,自己还标榜为风格写作。
这也是考生的问题之一。写出来的文章,好像也是记叙了一件事情,但仅仅是很朦胧的感受而已,内容言之无物,自我封闭的感情始终模糊不清。有的考生,为了摆脱写作中的种种束缚,便走向所谓的“意识流”。这是呵呵且不可取的。这样的文章无感而感、内容空泛。考生并没有认真的梳理自己的思路,将观察到的一些散碎的景象经行具体的创作和思想上的升华,因而,是在迷恋所谓的细节情绪化记录,这还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充其量是一种感情札记而已。
第二部分:文常
散文写作同等重要的是“文艺常识”的考试。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一张闭卷回答的试卷,基本将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主要作家和文史哲的基本常识都容纳进去了。有时,还包括了文言文翻译、作品分析乃至于创作现象研究等十分专业化的问题,这对于喜爱文学艺术的考生来说,只要有正常的积累,都不是问题。所以,每个考生应当具有相当的文学艺术作品阅读量,特别是那些经典作品,更应该十分熟悉,包括中外文学艺术史上重要的作家及其创作经历和代表作品的历史大背景等等。而考生在考试前应该对所有有关的文艺常识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梳理,会对你的专业考试成绩提升,起到积极明显的作用。
演出制作专业
往年的专业招生考试一般分为三试。分别是小组命题辩论、议论文写作,以及最后的个人口试(含才艺展示)。
初试命题辩论,考试时会十个人分为一组,正方反方分别五个人。抽签决定自己是正方反方、几号辩手、以及将要辩论的题目(反方三辩抽题)。进辩论场前会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入单独的候考室进行小组讨论。
辩论的流程是酱紫的:首先正方反方一辩分别做本方论点总述,之后每个人起身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只有30秒,时间一到,老师会敲铃,这个时候若你没有陈述完毕也只能坐下)。接着进入自由辩论的环节,这个环节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注重团队精神!在自由辩论环节中你站起来的次数师姐认为最佳是3次!若太过于出风头,不给自己的队友留下发言机会,老师不会 喜欢的!
复试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最重要的是结构严谨,可用的就是最简单的总分总结构。一定不要只是满腹空谈没有具体的论点和论据,将论点与文章的主题结合起来是最重要的。
14级的题目是《论演出市场当中的侵权盗版现象》,15级的题目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为何要报演出制作专业》,都 跟专业相关,仅供小伙伴们参考。
最后的三试中,一个人会面对八九位老师,即使再紧张,也要努力让自己沉静下来。老师看重的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就是沉着冷静,落落大方。才艺展示舞蹈、乐器、朗诵等都可以,只要你将自信和对艺术的感悟力展现出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