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的并发症有哪些?
(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胆管结石最常见的并发症,又称胆道感染。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大多与它有关。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引起胆道感染的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或是厌氧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多见,更常是混合性感染。
当结石嵌顿于胆管下端即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经过消炎解痉治疗,局部炎症水肿消退,结石浮动,嵌顿解除,上述症状和体征消退,因而表现为波动性黄疸。
B 超可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或胆管结石;可有白细胞增多等实验室发现。
一般认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先进行消炎解痉利胆补液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考虑手术。
(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因有结石、蛔虫、肿瘤等。
胆管梗阻→胆道感染→胆管壁水肿充血→黏膜糜烂化脓→肝→脓肿→大量毒素入血液→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如Charcot 三联征(腹痛、高热、黄疸)或Reynolds 五联征(Charcot 三联征+中枢神经症状+休克)。
如出现典型的Reynolds 五联征,白细胞超过2万,检查影像学显示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处理原则:紧急手术;解除梗阻放置引流管;抗休克,纠酸;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胆源性肝脓肿。由于肝胆管结石并发感染未能及时手术引流或肝内小肝管结石嵌顿所致化脓性小胆管炎,炎症波及周围组织而形成。以多发性小脓肿多见。可有右上腹痛也可能没有腹痛,表现为寒战高热,为弛张热型,黄疸可有可无,病程一般较长。本病经过短期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应手术引流胆道,若为弥漫性小脓肿,引流胆道即可。若为单个大脓肿或多发性脓肿而且有较大的脓肿时,除作胆道引流外,同时要行脓肿引流。
(4)胆道出血。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较严重的并发症。胆管壁糜烂、溃破—肝动脉、门静脉、胆管瘘—致胆道大出血。
(5)胆源性肝硬化。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晚期并发症,属于晚期胆道病。严重时伴有门静脉高压、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除有肝胆管结石的症状外,还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果患者无门静脉高压症,则应尽早行胆道探查术,将肝内结石尽量取净,一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望恢复。若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则处理较复杂困难,患者情况允许可一期行胆道探查取石和脾切除手术,然后再行彻底的肝胆管结石手术来处理复杂的肝内病变。否则应行分期手术,首先作胆道探查取石,再次行门静脉高压手术,最后处理复杂的肝胆管手术。这类患者病情重,处理困难,病死率高,有时不管怎样做手术都预后极差。因而对于肝胆管结石,最好在没有出现症状或才出现症状时即行手术,以减少肝功能损害。
(6)胆管癌。大多数学者认为,胆管癌的发生与原发性胆管结石有关。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并感染者发生肝内胆管癌较多,又称胆管细胞型肝癌。往往被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症状所掩盖,术前容易漏诊。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出现上腹痛发作频繁并加剧,且局限于某一个部位,腹部查体右上腹或剑突下明显压痛,尚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应怀疑此病。进一步作B 超和CT 检查可同时发现肝内结石及肝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占位性病变,基本可明确诊断。这类患者一般甲胎蛋白(AFP)为阴性。
由于为肝胆管结石反复炎症纤维化增生所致,胆管细胞型肝癌多为硬癌,内有较多的纤维结缔组织。主要为局部浸润性生长,肝内跳跃性转移及远处转移较少。若肿块巨大已累及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行肿块大部切除,即减体积手术,也有较好疗效。
(7)胆源性胰腺炎。原发性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大大少于继发性胆管结石,可能与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大多存在Oddi 括约肌呈松弛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