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那么乱,孔子是闲着没事干吗?他为何要周游列国?

 我来答
少跟俺来这套
2019-10-18 · TA获得超过811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33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167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多战乱,但也没有说的那么乱,直到战国士子们各国游学都是常态,就跟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出门上大学一样,现在全球各地也战乱不断,像卢旺达那样的杀戮也偶有发生,你看我们都躲在家里不出门了吗。都不旅游不上大学不去外地出差工作了吗?古人民风还是很淳朴的,除非两地的人时世仇,否则别想得古代比现在差多少似的。

孔子周游列国说好听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说白了就是去求官求功名。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

第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宣传自己的道德理念。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周初制订的礼乐制度破坏殆尽.他提出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治德治的政治主张,却不被鲁国的统治者接受,,所以孔子选择出去周游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

第二是给他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

为了从政,他带领弟子们由北方跑到南方,由这国跑到那国,为了达到从政的目的,他不惜面见社会上反响不好的卫国南子,甚至连背叛晋国的佛肸对他召唤,他也“欲往”。尽管他相信自己“不缁”、“不璘”;有信心改变坏人,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打算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争取坏人,改造坏人。

第三也是形式所逼,因为在鲁国他呆不住,需要到外国去避难。

当年季桓子的家臣阳虎在鲁国叛乱,孔子态度明朗地反对阳虎,鲁国的执政大夫季桓子认为孔子和自己政治观点一致,便请鲁君任命他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成绩突出,又不断擢升为司空、大司寇。孔子一旦大权在握,便开展了维护鲁君利益、削弱大夫势力的“隳三都”活动。

当上大司寇后,在夹谷之会上为“相”时,取得成功,更信心勃勃,才敢于触动三家大夫,展开了隳三都的活动。一旦被排挤,认识到鲁国非实现自己政治理想之地,于是另辟蹊径,另找出路,到别国试试。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

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学习者gE

2019-11-21 · TA获得超过424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55%
帮助的人:762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确实是很乱,但孔子在鲁国官至大司寇。后来因招人排挤不得不辞官。时光后为了推广他的学说。而去周游列国。孔子的学说继承了道家的思想,更多的用于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就是说他这套学问是要用在政治上,所以他到各国去做广告推销。希望有国家能够用它这一套理论治理国家。但是他的这套理论在当时来讲已经让别人接受。所以最后他还是回到了鲁国,他跟他的弟子讲他像丧家之犬一样的到处跑,但他还是选择了周游列国。也正是由于他的周游列国,使得中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