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怎样实现安全管理?
2020-05-14 · 百度认证:工保科技(浙江)官方账号
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创新应用。尤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
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要而言之,“智慧工地”旨在为工程施工项目装上“智慧大脑”,通过采集、集成和应用建筑施工数据,实现对于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监管。
1、信息采集:打破“信息孤岛”
施工现场散落着类别多、数量大的信息,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和材料供应商等诸多主体,需服务于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控制需要。
为改变传统工地中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交叉上报、信息冗余严重、信息更新滞后的信息管理现状,“智慧工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致力于满足项目管理者对现场作业过程所需数据的及时获取、共享和沟通。
针对现场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信息孤岛”现象(表现为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智慧工地”着力打破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障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交互关系,既在“信息孤岛”间架设桥梁、实现大数据融合,也为破除“信息壁垒”、填平孤岛重建奠定基础。
响应《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针对施工类企业提出的“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号召,各地也要求逐步推进BIM技术,以降低信息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2、系统集成:汇集多元力量
在优化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智慧工地”还需将软件、硬件、技术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信息达到充分共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针对市场上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多而杂的近况,“智慧工地”通过完善并集成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物资材料管理等系统,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为各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如《重庆市2020年“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6项元素,江苏省《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智慧工地应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
与此同时,“智慧工地”还有意提高BIM、LBS、VR、AR等技术应用软件和系统的集成程度,一方面提高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市场存在的软硬件集成难、系统选型难等问题。
3、数据应用:升级项目管理
信息的采集和系统的集成都是为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对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效能的价值。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智慧工地”得以在数据应用环节发挥巨大潜能:“了解”工地的过去,“清楚”工地的现状,“预知”工地的未来。
对于各方建设主体而言,“智慧工地”有利于施工精细化管控的实现:通过集中获取、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项目信息,应用人员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监督、车辆未冲洗抓拍、现场设备监控等功能,能够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助力项目管理“耳聪目明”,长远来看对于项目管理各方而言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创新选择。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可通过“智慧工地”优化对于施工项目的微观管理,如《成都市智慧工地线上巡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区(市)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含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所监管项目智慧工地线上巡查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和处理巡查问题;另一方面可应用“智慧工地”更好实现“现场与市场”联动管理,落实“现场优秀、市场优选”原则,在建筑企业中普及“以现场促市场、以市场保现场”观念,优化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
“智慧工地”是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能够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当然,其推广还需以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为出发点,政策支持、措施保障、督导监管加以辅助。
通过BIM+VR的结合可实现施工现场的仿真模拟,并通过沉浸虚拟环境中对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进行模拟。
2、安全巡检
巡检人员发现隐患后,用手机拍照,利用平台发布隐患整改通知单,直接指定责任人/单位,责任人/单位收到通知后,处理隐患,可直接通过平台反馈。若隐患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仍没有处理,系统将再次提醒负责巡检的安全人员,再次介入此次隐患处理的事件中,直至隐患处理完成。
3、车牌识别系统
车辆出入检验、记录等工作,挡车道闸自动启闭。可以脱机运行,将车辆通行记录上传至云服务器。显著提高项目部车辆的管理效率,能有效地控制、监测、管理施工现场的车辆。
4、塔吊动态监控域管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实现合理、安全的使用塔吊。
在中住数据智慧工地应用方案中,通过在塔吊上安装吊重传感器、回转传感器、幅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倾角监测等设备,获取塔吊的作业全过程数据,并传输至黑匣子和云平台,管理人员通过点击模型上的塔吊,就能实现历史数据查询,设置报警机制,塔吊运转数据超标能触发报警。
小水智能为您解答:
01
有效提高施工现场作业工作效率: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让施工现场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大大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02
有效增强工程项目的精益化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各关键要素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有效支持了现场作业人员、项目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各层协同和管理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控制水平,减少浪费,保证工程项目成功;
03
有效提升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通过“智慧工地”的应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规范质量检查、检测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实现质量溯源和劳务实名制管理,促进诚信大数据的建立,有效支撑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人员和诚信的监管和服务。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智慧工地介绍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