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沉积有关的岩性圈闭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6.5.1.1 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圈闭
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分布于额很次凹东南斜坡构造坡折带一线的 Sq3~5(苏红图组)中(图5-27A~G、图6-19),尤其是Sq4的高位体系域(苏红图组一段上部)扇三角洲前缘特征明显,相对落实可靠,是寻找水下分流河道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该类岩性圈闭与沉积作用同期形成,即在沉积过程中产生并定型。因此,易于形成油气藏的这类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Sq2、3、4的高位体系域中,与有水盆地密集段密切匹配组成侧生侧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
6.5.1.2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河道岩性圈闭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主要分布于毛敦侵入带东南的各构造带中岩性(图5-27、图6-19),辫状河道分布广泛,在纵向上分布于下白垩统各个层序中。在这类圈闭与活跃烃源区之间存在苏红图期早期形成的毛敦侵入带。盆地模拟表明,额很次凹中油气大量生成、运移、聚集的时期均在早白垩世末之后,所以罕塔庙次凹与五华单斜上的这类岩性圈闭为无效圈闭。而在海力素背斜构造带东部的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河道圈闭不受毛敦侵入带的阻隔,只是距活跃烃源岩稍远,仍是寻找岩性圈闭的有利地区。
6.5.1.3 滨浅湖滩砂岩性圈闭
这类圈闭多形成于Sq3~5(苏红图组)中的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下部,分布于毛敦侵入体北侧及虎勒次凹北部和东部(图5-27、图 6-19)。其中毛敦侵入带的滨浅湖滩砂岩性圈闭紧邻额很活跃生烃凹陷,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区是寻找此类岩性圈闭的有利地区;虎勒次凹北部和东部的这类岩性圈闭西邻虎勒生烃凹陷,烃源条件较差,不利于油气成藏。
由于地震剖面稀疏,滨浅湖滩砂岩性圈闭落实程度低。
6.5.1.4 水下扇扇中辫状河道岩性圈闭
这类岩性圈闭主要分布在图拉格同生正断层陡坡带的中段和北段,从 Sq1~6(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继承性发育(图5-27、图 6-19)。有利条件是紧邻凹陷西部活跃烃源岩,与其形成侧生侧储式成油组合,位于捕捉油气的最佳部位,但上倾方向上扇头部位的遮挡条件欠佳,缺乏保存条件,难于成藏。因此,有利的水下扇扇中辫状河道岩性圈闭的寻找要注意与局部盖层的配置问题。
6.5.1.5 曲流河河道岩性圈闭
曲流河体系主要发育于Sq6~8(苏红图组二段上部和银根组)(图5-27J)的水进体系域的下部和高位体系域的上部,集中分布于凹陷的中西部。这类圈闭的砂岩体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储集条件最好。由于这些圈闭被下伏区域性封盖层遮挡,很难形成有效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