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他的科研成就到底有多大?
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用于研究杂交水稻的技术,他发明了三系法灿型杂交水稻,并且成功研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还创立了超级杂交水稻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他的大学是在西南农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重庆西南大学就读的,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服从当时的统一分配,去到了湖南怀化省的一个地区任教,然后是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院任教员的时候,在农校的试验田中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特殊形状的水稻。当时还是一个教师的他面对当时严重的饥荒,立志用农业科学去击败饥饿。从此开始了水稻雄性不育的事业。
1987年,袁隆平的三位学生在安江农业灿稻试验田材料当中,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光敏不育水稻,这株水稻的不育率以及不育度都达到了惊人的到100%,这一的成果让杂交水稻从三系法成功过渡到了两系法,也正是在这一年,袁隆平重新提出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
1987年成立的以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专题的科研团队开始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在经历了九年的艰苦奋战之后,两系法的杂交水稻,不管是从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比一般的水稻要好,同时两系法杂交水稻也使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领先的水平。
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提高光合效率的高产杂交水稻的模式从此开启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当时在世界上这都是一道超级难题,然而袁隆平的团队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的攻克难关,最终是在云南永胜创造了每亩高达1137.5公斤的高产纪录,之后第一期超级杂交水稻得到了3000万亩的推广。
在第一期超级杂交水稻成功之后,袁隆平团队也是开始了第二期和第三期以及第四期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最终在2013年9月份的时候,第四期超级杂交水稻的示范田实现百亩平均产量988.1公斤的记录,这个数字是创了世界记录的,为我国在世界杂交水稻的水平上又贡献了非常大的一笔。
袁隆平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造福人民,是中国杂交水稻开创者,更可以说是当代的神农,他那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是值得我们当代中国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袁隆平的科研成就达到能使杂交水稻突破双季亩产1500公斤。
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
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相比前两代普遍具备的优势,这也是这次测产在极端天气的不利条件下,还能够突破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关键原因。”
袁隆平的人物贡献:
袁隆平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已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
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
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中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20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