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描述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岩浆岩标本的描述
岩浆岩标本描述内容分主要的和次要的两方面。主要描述内容包括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性质、含量和岩石名称等,次要描述内容包括次生变化、风化、节理、含矿性等。
1.颜色
岩石的颜色一般能够反映其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特点。观察颜色时,要以总的颜色为准(要把标本放远一些,以手臂伸直为宜)。如岩石由黑色矿物和白色矿物组成时,则成灰色;若其中黑色矿物占优势,则可定为灰黑色,若以白色矿物为主,则可定为灰白色。又如岩石由绿色矿物和白色矿物组成,则呈灰绿色。如果颜色过杂,可以醒目的颜色来定,如红绿杂色、紫绿杂色等。描述时要说明是新鲜面的还是风化面的颜色,一般要求描述新鲜面的颜色。
在描述岩石的颜色时,一般应分出原生色和次生色,并分别加以描述。因为原生色(即新鲜岩石的颜色),能反映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环境;而次生色(经过次生变化后的颜色),可以反映岩石经历的过程。在岩石颜色的描述中,有时采用双色法来描述,如用黄绿色、灰白色、黄褐色等。描述时把主要的基本颜色放在后面,次要的颜色名称放在前面,如黄绿色,是以绿色为主,带一点黄色。
2.结构
在手标本上观察结构时,首先要注意结晶程度,对于玻璃质或隐晶质结构,一般不做进一步的描述。对于显晶质结构,着重描述其自形程度和粒度。确定结构类型时,一般用粒度+自形程度的格式,如中粒半自形结构、细粒他形结构等。也可以用特征结构,如粗粒辉长结构、细粒花岗结构等。具斑状结构的,对于斑晶部分和基质部分分别给予描述,如“斑晶为粗粒(具体写粒径则更清楚),基质为隐晶质”;又交代斑状结构,则描述为“斑晶为巨粒(粒径为8~10mm),基质为中粗粒花岗结构”等。
3.构造
在手标本上观察构造时,首先要观察矿物成分的分布和颜色是否均匀,均匀的称为块状构造。不均匀的,要注意其特点,如暗色矿物成团块不规则分布于浅色矿物中,可称为斑杂构造;暗色矿物或浅色矿物呈条带状平行排列的可称为条带状构造。
4.矿物成分
在矿物成分的描述上,不仅应描述矿物名称、性质,还应估计其含量,分出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其次是要描述矿物的次生变化等。
矿物成分能够反映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不同的岩石类型其矿物组合是不同的。因此,正确鉴别矿物成分对岩石鉴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组成岩石的每种矿物一定要清楚地描述其颜色、晶形、自形程度和粒度、蚀变特点及其最明显的鉴定特征(如解理、断口、光泽、透明度和双晶等,择其最为特征的两、三个现象进行鉴定),还要估算出它们的含量。
目估矿物的百分含量可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直线法,在标本上选几条有代表性的方向,用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矿物颗粒粒径的累计长度及其所占百分比,然后对不同线上的同种矿物含量取平均值,即为该矿物的百分含量;②面积法,在标本上选几处有代表性的部分(上下、左右、前后),用十字形细线把它分成相等的四部分,然后分别估测各部分中不同矿物的含量(范围越小,越容易估准),把同种矿物在4个部分中的含量取平均值,再把不同侧面测得的含量平均,就是它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③目估矿物含量法,可大致估出矿物含量,虽比较粗略,但较为方便,在手标本鉴定中是必不可少的,反复估测,积累经验就“熟能生巧”,其精度也会不断提高(可以做到误差<5%)。
测定矿物含量时,重点在于主要矿物量和对岩石分类命名有意义的那些矿物含量,还要注意不同矿物之间的相对含量,这对于岩石分类命名是很重要的,一般的副矿物可以不测其含量,除非它的含量较高。
应强调的是,对矿物的观察除其本身的特点以外,还要结合岩石的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才能较准确地确定矿物成分。
5.岩石的定名
岩浆岩基本名称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1)直接由矿物名称或矿物成分而来:橄榄岩、辉石岩、正长岩、闪长岩等;
2)以特征结构来命名:辉长岩、花岗岩、粗面岩等;.
3)以构造特征来命名:流纹岩;
4)由山名或地名而来:安山岩、玄武岩等。
岩石命名时,首先要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组合特征(即有无长石、有无石英、有无橄榄石和似长石类矿物等)来定出大类。斑状结构的岩石,一般根据斑晶成分及其组合特征来定大类。具体命名时,一般采用颜色+粒度+(次要矿物名称)+岩石基本名称的格式,如浅灰色粗粒石英闪长岩、肉红色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灰黑色细粒辉长岩等。具斑状结构的岩石,中、基性的叫“玢岩”,酸性、碱性的叫“斑岩”,命名时采用基本名称+斑岩(玢岩)的格式,如闪长玢岩、正长斑岩;具交代斑状结构的则用斑状+基本名称的格式,如斑状花岗岩等。岩石的命名还要注意每个大类内部的分类命名原则。
(二)镜下鉴定与描述
镜下鉴定内容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蚀变现象和岩石名称,重点在于矿物成分及其种属和结构现象。
首先在低倍镜下,上下、左右移动薄片,观察整个视域,大致定出矿物成分及结构特点,然后用中、高倍镜详细测定每种矿物的粒径和光性特征、结构特征和微细构造等,再测定其矿物含量,最后定出具体岩石名称。
1.矿物成分
先描述主要矿物,后描述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对每种矿物都要按未知矿物的系统鉴定步骤来观察,包括矿物的颜色、晶形、自形程度、粒径、突起、消光、干涉色、双晶、轴性、光性符号、2V角以及蚀变现象等,尽量定出矿物的具体种属,待熟练后,可根据具体矿物的鉴定特征来适当简化观察步骤。在描述时,一定要简明扼要地重点描述其区别于其他矿物的鉴定特征。如石英,主要是根据其他形粒状、无色透明、正低突起、干涉色一级黄白来鉴定,致于那些不具鉴定意义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就不必说明。矿物含量的测定一般可以用目估法;要精确测定需用求积仪来进行。
2.结构、构造的观察
重点在于整个岩石的总的结晶程度、自形程度、矿物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特征结构)以及微细构造现象。
观察结构时,要注意其总的粒度和多数矿物的自形程度。如岩石以中粒为主,多为半自形晶,则可定为半自形中粒结构。对于斑状结构,也应把斑晶与基质的成分、结构等特点分别加以说明。对于矿物的排列特点、熔蚀现象、共结现象、交代现象和其他的特征结构以及细微构造都要具体的加以描述。如岩石中个别橄榄石具紫苏辉石反应边,那么,描述时应写成“局部见有橄榄石具紫苏辉石反应边”,而不能笼统地写成“具反应边结构”。
3.岩石的命名
同手标本的命名方法一样,但要求更准确、更具体。以下为岩石鉴定描述举例。
(1)侵入岩的描述
手标本鉴定 标本号×××
新鲜面浅灰色,半自形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60%)和角闪石(25%),还有少量石英(10%)和黑云母(5%)。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或粒状半自形,可见聚片双晶,粒径约1.5mm。角闪石为绿色,长柱状半自形,两组斜交解理,粒径约 lmm。石英无色透明,呈他形粒状,粒径约1.2mm。黑云母为绿色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
定名:细粒石英闪长岩
镜下鉴定 薄片号×××
半自形细粒结构,主要由中长石(60%)、普通角闪石(25%)、石英(10%)和黑云(5%)组成。还有少量磷灰石和磁铁矿等副矿物。
角闪石为半自形—他形长柱状,粒径约0.4~1mm,绿色,多色性明显,Ng′—褐绿色,Np′—淡黄绿色,两组解理发育(010)∧(110)=56°,斜消光c∧Ng=24°,为普通角闪石。局部见有绿帘石化。
斜长石为板状或粒状,半自形,粒径约0.5~1.5mm,无色透明,无次生变化,可见聚片双晶和复合双晶,⊥a轴切面Np′∧(010)=20°。An36为中长石。
石英呈他形粒状充填在角闪石与斜长石颗粒间,粒径为0.3~1.2mm;黑云母为半自形-他形小片状,0.3~0.8mm,一组极完全解理,多色性明显,Ng′—暗褐色,Np′—亮黄色,平行消光。少量黑云母发生绿泥石化。
磷灰石呈六方柱状,正中突起,平行消光,一级灰干涉色。磁铁矿为细粒,黑色。它们多被包在暗色矿物中。
斜长石自形程度比角闪石稍高,呈半自形细粒结构。
定名:浅灰色细粒石英闪长岩
(2)熔岩的描述
手标本鉴定 标本号×××
紫红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
斑晶为红褐色粒状伊丁石化橄榄石(约10%),粒径为0.5mm,基质中偶见小针状灰白色长石微晶,局部见有气孔构造。
定名: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镜下鉴定 薄片号×××
斑状结构,基质为间粒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55%)、橄榄石(15%)和辉石(30%),还有磷灰石等副矿物。斑晶由橄榄石(约10%)和辉石(<1%)组成。
橄榄石斑晶呈自形粒状,粒径0.3~0.4mm,无色透明、正高突起、糙面显著,三级蓝绿干涉色,(-)2V=80°~90°,可定为贵橄榄石,普遍发生了伊丁石化。
辉石斑晶为半自形—自形粒状或短柱状,断面为近八边形,粒径约0.2mm,无色透明,两组近正交解理,干涉色二级黄绿,斜消光,c∧Ng=45°,(+)2V=60°,定为普通辉石,局部有绿泥石化和皂石化。
基质由拉长石、普通辉石和少量橄榄石组成。斜长石为细小条板状自形晶,粒径0.1~0.4mm,聚片双晶发育,⊥a轴切面Np∧(010)=33°,An56定为拉长石。
基质中的普通辉石为粒状半自形—他形晶,粒径为0.05~0.1mm。橄榄石为半自形粒状,粒径为0.05~0.2mm。
磷灰石呈长针状或粒状,一级灰涉色,平行消光。有黑色粒状磁铁矿散布于基质中。
基质中的条板状自形斜长石杂乱分布搭成骨架,其间充填有他形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等而形成间粒结构。
定名:紫红色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3)火山角砾岩的描述
手标本鉴定 标本号×××
白—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极细小的火山灰,其中分布有含量约7%左右的石英及长石晶屑。岩石具有粗糙感,有粘舌现象。
定名: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
薄片鉴定:
主要成分为玻璃碎屑,呈楔状,局部去玻化成石英、长石的微晶集合体。在玻屑中星散分布有酸性斜长石及少量透长石和石英的碎屑。长石和石英碎屑边缘有溶蚀现象。
定名: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
小结
与第四章内容相对应,介绍了本书采用岩浆岩分类体系的各岩石侵入岩与喷出岩的鉴别标志,描述方法及定名依据。
复习思考题
1.各岩类在矿物成分、颜色上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怎样?
2.某侵入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霞石组成,色率为15。这种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3.用以下几组数据(体积分数)确定侵入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40%(单斜辉石25%、紫苏辉石10%、黑云母5%),斜长石60%。
(2)暗色矿物30%(角闪石25%、黑云母5%),斜长石55%,钾长石7%,石英8%。
(3)暗色矿物15%(角闪石5%、黑云母10%),斜长石55%,钾长石10%,石英20%。
(4)暗色矿物98%(橄榄石65%、透辉石20%、顽火辉石13%),尖晶石2%。
4.超镁铁质岩的研究意义何在?
5.什么是蛇绿岩套,它的研究意义何在?
6.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如何分类?常见类型有哪些?
7.综述橄榄岩和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
8.哪些因素影响了玄武岩的成分变化?
9.不同构造背景的玄武岩成因和成分有哪些不同?
10.如何区分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
11.花岗岩和花岗质岩石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12.对比流纹岩类与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
13.不同火山碎屑流相的火山碎屑岩有什么特点?
14.如何区分安山岩和玄武岩?
15.同是酸性岩,为什么花岗岩在自然界出露远多于流纹岩?
16.安山岩的矿物成分为什么与化学成分相当的闪长岩不同?
17.金伯利岩与其他火成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18.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煌斑岩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9.为什么金伯利岩中粗晶橄榄石含量愈高含金刚石性愈好?
20.煌斑岩的肉眼辨别标志是什么?
21.各岩类在矿物成分、颜色上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怎样?
22.喷出岩的肉眼鉴定须注意些什么?
23.岩石手标本描述的内容及顺序,试以任何一块岩石为例描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