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化异常的变化
1个回答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矿床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这些与矿床(体)本身相伴的矿化异常,在矿床形成以后,也随着矿床(体)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首先,矿化异常如蚀变带、元素丰度异常晕等的分布范围一般都大于矿体,且多是环绕矿体而存在。因此,其所受破坏的几率要大于矿体本身,其受风化剥蚀的时间一般也是先于矿体(图5-7中的图A、图B)。对于沉积矿床、火山-次火山矿床,它们的矿层底板岩石中常保留有成矿的征兆(某些预富集层、热水蚀变岩层等)或是岩浆热液矿化的通道(图5-7中的图C)。在矿体产状未被颠倒的情况下,这些矿体底板(盘)下矿化标志总是后于矿体被剥蚀的。如矿体已被剥蚀,并开始剥蚀到这些矿化标志层时,则表明其伴生的矿体已被消失殆尽。
矿体外围的地质异常,在后来的岩浆、热液或地下水作用下,可发生新的物理化学变化,如磁铁矿转变为褐铁矿,硫化物矿化转变为硫酸盐类或铁的氧化物,从而使得这些蚀变矿化带的磁性或导电性减弱或消失,即削弱了某些物理异常。这些具体的分析辨认,对于解释局部的物探异常是有帮助的。
图5-7 矿体及地质异常受剥蚀示意图
A,B垂直和倾斜矿体;C热水沉积矿层及底板蚀变带
左—原始产状;右—受剥蚀后(空白为异常,斜线为矿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