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模型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本节将从找矿标志、找矿模型以及找矿方法组合等3个方面对阳山金矿找矿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10.6.1 找矿标志

主要从地质背景、地质标志、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5方面总结归纳了阳山金矿区的找矿标志,详见表10.8。

10.6.2 找矿模型

10.6.2.1 地质背景模型

在本章10.2节已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与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影响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将工作重点转移至本区的因素主要有:

1)本区地处古老的碧口地块边缘。关于太古宇、元古宇绿岩系与金矿的关系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事实上我国众多大、中型金矿也均产于古陆核边缘地区,因此,围绕古老陆核边缘寻找岩金矿床也是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一条重要找矿模式。

2)工作区深大断裂发育。深大断裂发育地区是壳幔物质充分交换的活跃区,也是热液矿床的富集区,我国绝大多数金矿床均产于深大断裂附近,因此深大断裂带作为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3)工作区存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前文已述及,本区1:20万金化探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且伴有As,Sb,Bi,Hg异常,此外,金异常沿安昌河-观音坝大断裂呈带状分布(图10.25),显示沿断裂带曾发生金的成矿富集作用。

表10.8 阳山金矿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是进行找矿选区的基础,因而也可将其作为区域上金矿找矿的背景模型。

10.6.2.2 勘查技术方法模型

(1)地球化学模型

总体而言,阳山金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浓集中心与金矿脉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金异常浓集中心可作为寻找金矿的标志。尤其是规模大(>1km2)、强度高(>16×10-9),沿构造破碎带展布的异常浓集中心一般与矿体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种情形是金矿脉直接产于异常浓集中心之内,如观音坝一带的2和13脉(图10.26);另一种情形是金矿脉产于异常浓集中心之一侧,如安坝矿段305脉产于金-10号浓集中心之南,这是因地形而造成的浓集中心飘移,在实际应用中应引起注意。

图10.25 阳山金矿床与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关系图

1—深大断裂;2—板块俯冲带;黄线为1:20万地球化学异常

(2)地球物理模型

阳山金矿矿脉一般产于低阻、高极化地质体中。如观音坝一带的2和13脉均产于极化率大于3%的异常区(图10.26);Eh-4测量显示金矿脉一般产于视电阻率小于200 Ω·m的部位。

图10.26 阳山矿段矿脉与物化探异常关系图

1—激电异常;2—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3—矿脉及编号

另外,根据激电联合剖面测量可以判断矿体的倾向,通过激电测深、高密度电法等可以反演矿化体在深部的变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3)遥感模型

在TM731假彩色合成图像上,矿化带为淡灰绿色浅色调异常,在线、环型构造交汇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在TM5、TM3波段形成反射峰。因此可以根据蚀变与线环型构造来推断矿化带的可能位置。

10.6.2.3 控矿构造模型

(1)葛条湾、安坝矿段褶皱-断裂复合控矿构造的基本特征

对阳山矿矿带葛条湾、安坝矿段进行1:1万地质填图发现在矿区存在一复式背斜,背斜核部(葛条湾北侧)在1:5万SPOT遥感图像上也清晰地显示出来,该复背斜与断裂复合控矿构造主要有以下特征:

1)复背斜出现于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北侧,背斜枢纽走向与主断裂走向近于一致,总体为NEE向,近于水平,略向E倾伏,褶皱地层为中泥盆统三河口群千枚岩、砂岩、灰岩(图10.27)。

图10.27 阳山金矿控矿模式

2)在横向上,复背斜南翼地层总体较陡,并且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错动发育不完全;而北翼地层较缓,地层相对出露齐全。在纵向上,该复背斜在安坝东部出露较好,在葛条湾一带由于构造错动南翼缺失,而到草坪梁一带由于D2S5灰岩向南的推覆及覆盖,也造成地层缺失。

3)由于地层受剥蚀程度不同,造成复背斜在地表产出形式上存在差异,其中在葛条湾西部靠近马莲河一带的海拔为1 300m,而在安坝一带海拔为1 900m,所以整个背斜被一个斜向的侵蚀面切割,从而造成在葛条湾一带不同岩性地层出露较多,并且出现了NEE向、NWW 向两组构造共存,而在安坝以东由于地层差异性切割不明显,所以地层类型减少,并且断裂构造也以NEE向构造为主,而NWW向构造不发育。

4)复背斜内部层间滑脱、剪切带为矿体的主要赋存空间,受南侧主断裂的影响,复背斜中产生一系列顺层断层或层间剪切破碎带,构成阳山金矿体的主要容矿空间。

(2)控矿模式的地质意义

阳山金矿褶皱-断裂构造复合控矿模式对于阳山金矿今后的勘探生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意义:

1)复背斜两翼成矿:由于层间破碎带在安坝复背斜两翼均有出现,所以矿体也应在两翼出现,此期我们主要对南翼的305脉群进行了勘查工作,而2002年地质调查证实,北翼的矿化破碎带延伸也较长(>2km),7件拣块分析样品位也较高(0.7×10-6~16.38×10-6),值得进一步工作,但由于主断裂带在南翼,所以南翼矿带仍是阳山矿区的主矿带。

2)矿体靠近复背斜核部趋于变厚:受到挤压后靠近背斜核部容易产生虚脱,所以矿体变厚,而到翼部矿体变薄、尖灭,该特点与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有相似之处(Boyle,1979),这也是在阳山矿区前排钻孔见矿效果好,而后排钻孔见矿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本矿区泥盆系千枚岩易于破碎,所以靠近背斜核部地层产状较为混乱,次级褶皱、断裂也极其发育,这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勘查的难度。

3)在垂向上多层矿体并存:由于褶皱造成中泥盆统三河口群千枚岩、砂岩产生一系列近于平行顺层断层或层间剪切破碎带,所以也就形成了多层近于平行的矿体,这也是钻孔ZK170见到多层矿体的主要原因。

阳山矿区断裂-褶皱复合控矿模式是在葛条湾矿段及安坝矿段1:1万地质填图基础之上总结提出的,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在观音坝附近由于隐伏岩体的存在,使得构造更进一步复杂化,笔者认为,在观音坝一带隐伏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构造以及隐伏岩体内部的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的主要因素。

10.6.3 地质找矿勘查物化探方法组合流程

1)发现金矿化带:以1:20万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线索并结合遥感异常、航磁异常等分析确定矿化带。

2)发现矿化富集部位: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并配合1:1万激电测量、地电化学测量等确定矿化富集部位。

3)确定赋矿部位并了解其产状:以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合控矿构造解析、物探剖面测量等确定赋矿部位。

需要指出的是,对上述物化探异常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之上。因为物探异常存在多解性,尤其是在阳山矿区,由于含碳质千枚岩较为发育,而构造破碎带又含水,所以不能单单利用物探异常指导施工;同时阳山矿区部分地段第四系风成黄土覆盖严重,影响了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使用效果,而水系沉积物异常由于常发生漂移,所以地质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阳山这种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的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对于矿床勘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