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死前,为何一定要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樊哙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是最早跟着刘邦反秦的部下,但是刘邦到了临死之时早已性情大变,疑神疑鬼,并且樊哙还是吕雉的妹夫,刘邦听信左右诬陷樊哙与吕后勾结的谗言,所以才坚持要陈平杀死樊哙,刘邦这不是赐死,而是要处死樊哙。纵使是明君,老来也大多糊涂,刘邦就是这样。
从刘邦在当小亭长放走囚犯,害怕被追究躲在山里时,他的妹夫,还是屠夫的樊哙就跟随在他左右,此后南征北战,立下功劳无数。最经典的就是鸿门宴中,樊哙闯入设宴的营帐中,孤身对峙项羽,勇猛之气惹得西楚霸王赞叹,冲破了帐中剑拔弩张的紧绷气氛,使得刘邦得以“尿遁”,逃出生天。
每朝每代,开国功臣鲜有结局好的。当哥们儿当上皇帝之后,这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也就断绝了。帝王壮年之时,春秋正盛,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住下属,所以还能善待曾经的弟兄,能信赖这些为自己浴血奋战过的臣子们。但是当他老去,眼看时日不多,他就越来越感到无法控制住这些权臣,他看着自己身体一天天衰败下去,功臣们却还年富力强,他开始猜忌,开始担忧,开始憎恨。
刘邦正是如此,他这白发越来越多,他开始猜忌,想着这些功臣是不是都盼着他死,好杀死他的儿子,坐上皇帝的宝座。他开始担忧,年轻的刘盈能否驾驭这群恶狼和恶狼剩下的小狼们。他开始憎恨,为什么他都要死了,这些人还活得好好的,天命之子不应该是他自己吗?于是曾经胸怀开阔,头脑灵活的刘邦脾气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多疑,越来越古怪,他开始向着一个又一个功臣挥起屠刀。
等到他临终之际,他连最信任的樊哙都容不下了,一时头脑发昏,就让陈平与周勃去给他带来樊哙的头颅。陈周二人却深知刘邦忽喜忽怒的脾性,所以只准备去缉拿樊哙,让刘邦自己下手,以防他半路反悔又归罪于他们。
刘邦要杀樊哙,导火索就是“人有恶哙党于吕氏”,有人在刘邦耳边进谗言,说樊哙有异心,与吕氏一族勾结,等他两腿一蹬,就要把他的宠妃戚夫人与他的心肝宝贝刘如意给杀了。刘邦本来就对吕雉有心结,他病重之后,朝中之事多落入吕雉之手,即使是他也辖制不了。樊哙的老婆又是吕雉的妹妹,肯定是和吕雉一伙的,刘邦越想越觉得樊哙会反,会帮助他的亲戚,于是就钻了牛角尖,非要陈平去杀了他。
刘邦忘了,吕雉是他的妻子,樊哙是他的连襟,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他的脑海里只有杀了樊哙,牵制吕雉,保护爱子,于是临终之际的刘邦,坚持要杀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辅佐之义的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