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系统主要控矿因素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这类矿床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下3个方面因素:构造、含矿热液和成矿物质来源。
1.构造空间
褶皱构造 矿区内最主要的褶皱构造形迹是此唤背斜,岗达概组和岭麦沟组地层均被卷入,背斜轴走向约280°。岩层在褶皱过程中形成顺层剪切形变,后期侵入的脉岩常发生构造透镜体化。
断裂构造 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及节理等。
矿区内较大的断层有3条,它们形成和活动时间较长,并且在成矿后仍有活动,但是它们与矿体无直接联系。破碎带在矿区内也主要有3条,它们均位于此唤背斜附近,近于平行,走向北西,长700~1000 m,宽5~30 m不等。根据在一些地段错断背斜轴表明,其形成时间晚于褶皱。在力学性质上,破碎带具顺向压扭到反向扭张的特征。破碎带与矿体的关系甚为密切。矿区内节理裂隙也比较发育。最发育的是南北和东西两组。裂隙面多平直,断续延伸,时而尖灭再现或分叉,在交叉部位常形成菱形结环,分别具压扭和扭张双重力学性质。这些节理裂隙中也常充填有菱铁矿、方解石和黄铁矿等成分的脉体。
2.热液来源
目前对这一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论,核心问题在于区域内及矿区内无较大的岩体出露,出露的脉岩规模甚小。根据对矿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详见典型矿例部分),笔者认为,含矿热液来源较为复杂,但主要来自深部岩体和地下水,二者组成了混合热液。根据矿石及蚀变围岩的同位素年龄分布在118.4~139.3 Ma(郑明华,1989;杨岳清,1994)推测,热液可能为燕山中—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3.成矿物质来源
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S)(表5-31)证实,其值不仅分散,而且均为正值,平均为5.94‰,表明以硫化物为载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
矿区分布最广的碳酸盐中Au、Ag的丰度值普遍偏低,其中Au为0.06×10-9~0.32×10-9,Ag为0.04×10-6~0.1×10-6。但是,在其中所夹的火山碎屑岩中Au的含量明显偏高,一般在10×10-9~20×10-9,这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构成矿体的Au可能与火山碎屑岩有关,即热液流体在地壳浅部循环时可能从这类岩石中萃取Au。
2023-07-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