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团结力量大”,就算一个人再强大也敌不过万人联手的对抗。
公元190年,曹操正式发布讨董檄文,各路诸侯接到檄文后纷纷响应,但为何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却失败了?
第一、军队实力差距
十八路诸侯会盟,从名号上来看确实浩浩荡荡,但实则都是些新招的士兵。而反之董卓的手下的士兵,各个作战凶猛,经验丰富,可以说当时的御林军都抗衡不了。再加上董卓手下,还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又有出谋划策的谋士。所以就算联军的人数再多,没有一定的策略,也无济于事。
第二、军队心不齐
虽说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但其实每个盟主都各自心怀鬼胎,想在这次战役中坐收渔翁之利。人人都想用最低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由此军队战斗力参次不齐,配合不好。难以形成合力,然而董卓却可以轻易任意击败一方。
第三、董卓占据地利优势
董卓的军队除了实力要强之外,在打仗的位置更是处于上风,十八路诸侯联军远征董卓,对当地的地理十分陌生。
第四、盟主袁绍个人能力不行
袁绍之所以能被众人推举成盟主,与他的身份背景脱离不离干系,可以这么说,他的地位确实是家族背景换来的。而他本人更是胜任不了这个位置,领导能力平庸,相关事件证明,袁绍无力指挥关东各诸侯。因为曹操擅自行动导致兵败,袁绍也不能把曹操怎么样。
总得来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倘若,齐心协力目标一致,或许就真的能成功。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短暂联合在一起讨伐董卓,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这些联军便土崩瓦解了。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因为十八路诸侯远征,离自己的根据地太远。事实上,相比于击败董卓,十八路诸侯更在意的是能否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况且,就算是讨伐董卓最终失败了,只要自己的根据地还在,也不过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所以,也正因为有着这种心态,十八路诸侯都根本不会用尽全力,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因为十八路诸侯之中没有一个像样的军师。虽说曹操也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是他也没怎么经历像样的战斗,因此战略战术都还不到位,反过来看董卓这一方,他的谋士李儒也相当的出类拔萃,对于董卓方的用兵布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者,由于当时袁绍在哪方面都压了曹操一头,曹操的很多建议都得不到重视,没有被采纳。
三是因为袁绍这个盟主的威望不足、领导力不足。事实上,袁绍之所以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的领军人物,主要是因为他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并非是他的能力超群。都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既然袁绍这个领头人都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还怎么指望这支部队能打胜仗?后来袁绍在与曹操的决战中败北,也说明了袁绍能力不足这一点。
四是因为十八路诸侯并不齐心,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十八路诸侯虽说都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想从这场战争中获利,但是最终却是都没有得到好处。这也间接地证明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
综上所述,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看似非常强大,但是注定会走向失败的。
董卓出生于一个豪绅家族,从小就和风沙和战马打交道。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才成为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到了公元190年,因董卓的恶行引起了天下不满。一时间天下各路豪杰组成关东讨董联军,联军声势浩大,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在历史上无论三国志还是演义中都有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这一段故事,不过三国志和演义中的情节并不一样。
在三国演义中确实是十八路诸侯,而他们失败的原因比较单纯。首先,诸侯联军虽然势大,但其本身派系也多,想法很难能做到统一。再者,各路诸侯都是借讨伐董卓的机会各自谋利,各有所图,所以人虽多,心却不齐,打起仗来相互掣肘,相互制约,生怕他人夺得大功,这样一支队伍,再加上盟主袁绍也没办法制住各路诸侯,要取胜是很难的。
还有,董卓手下的三大兵团可以说都是当时天下最强战斗力的作战部队。而讨董联军又是一些没有作战经验的小兵,所以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还是有的。
再说三国志,三国志当中记载的其实只有十路诸侯(后汉书说法有十三家,演义即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五家形成十八路),这里他们失败的因素比较多,首先人心不齐是肯定的,其次各路诸侯的军队也是临时征召为多,相对训练有素的凉州军没有什么战斗力,还有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也不到位,这样内忧外患,也是无法获取胜利的。
综上,如同老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一样,这是在驱犬羊与虎豹斗,狗和羊的数量再多也是没法战胜老虎和豹子的,当然后期曹操和孙坚都各自成为了更为厉害的虎豹,那是后面的事情了,所以上述就是无法取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