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套路!想要买车不被坑全靠它了
1个回答
2020-06-15 · 买车、用车、养车,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关注
展开全部
很多4S店都喜欢在全包价里做文章,总是喜欢提及‘优惠一万’‘钜惠两万’等消息,等到亲自到4S店了解后才发现这些优惠是在包含上牌、保险和精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车主之家了解到:在减掉精品、上牌和保险费用后,很多时候裸车优惠和之前几乎没区别——多余的优惠全部是在精品等的利润里让步得出的,说白了就是你被强制买了一堆打折的精品。
另外还有很多4S店会在原本低配车型上加上真皮导航,成为一台专属特供车,价位马上提升一两万,还取了‘周年版’等名字,列明了‘官方指导价’。但实际上在官网和工信部都是无法查到这一款车的信息,试问一款连指导价都是虚构的车,优惠的意义何在?
绕圈子
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很容易掉进这样一个消费陷阱。从谈价到签合同,有的销售人员会有意避开提及精品费用,甚至连包牌包保险的费用都不提及,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觉得价格低,吸引消费者购车。最后谈下来的价格,虽然漂亮,但并不表示消费者就能如愿提到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销售人员会以各种理由让消费者加价购精品。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不加,换来的是无期限的等车。
在汽车投诉频道中,有这么一起案例:有位消费者在贵阳当地的4S店购买了一辆翼搏,当他订金交付完毕后,销售人员告知他,所订车辆到店后,需要加装配件当展车使用。车主要等到后续车辆到店才可以提车,当然也可以把展车加装配件的钱补齐,所需的费用大概在一万元左右。
保险
在买车时问到保险内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销售都会说送的保险是‘全险’。那么,全险究竟是不是真的‘全’呢?
大部分4S店的全险基本上包含交强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辆损失险、盗抢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有些经销商的全险里还包含了划痕险和自燃险。就连保额也有不小的空间,例如有的经销商‘全险’的三者险是20万,有的是50万。因为缺乏法规规范,所以不同经销商所说的‘全险’的险种和保额就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制造恐慌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之前,都会到多家4S店打听最低价格。然后从第一家给出的价格开始,逐一往下砍价,再从中挑选出最低价的那家店进行购车。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购车流程,但是,有些“聪明”的销售人员也有相对的策略。
他们的对策就是直接给消费者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超低价格(经常是在已经谈崩的情况下,客户要走的时候喊出一个超低价),当消费者喜滋滋的带着这个不合理的价格去一家家地砍价发现,根本没有一家谈得拢。最后,再回到那家给出了超低价的4S店时,等待他们的早已经不是那个诱人的价格,4S店会有很多办法将价格再“做回来”。
除此之外,恶意压价,同时还存在同行之间的竞争中。当一家4S店为消费者开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时,另外一家迫于没有库存等原因,又不想让竞争对手做出好成绩。这时候,他们会给消费者一个低于底价的价格。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竞争对手车卖不出车,而消费者作为两家价格竞争的牺牲品则最痛苦。
故意算低价格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厂商在整个推销过程中,向购车者保证他们给出的价格是最低的,如果不是最底价,购车者则可随时要求退款或补上差价。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了,厂商之前所承诺的事情,真的可以兑现么?
在《车展底价承诺不兑现 奥迪起亚车主齐投诉》的投诉案例中,仝小姐在深港澳车展订购了一台奥迪Q7,但事后发现自己订购的价格要比别处高出20000元。于是,仝小姐要求退款。经过交涉,4S店并没有履行之前退款的承诺,而是提出将订车金额转为客户日后在该店维修保养的售后资金的方案。而青岛的孙先生则没那么好运气,他以高出2000元的价格购得了一辆车,事后他要求4S店退还差价,遭到冷漠的拒绝。
假打电话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销售员不断的想要申请主管,或者电话咨询领导,想申请所谓的最低价,其实这些都是假象,无非是想让购车者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降价,从而更想购买。
把所谓的优惠换成精品
销售顾问一般根本看不上汽车的提成,能想办法买到裸车,才是最大的实惠,SSSS店所谓给你送的那些装潢,打着买车优惠一万再送5000精品装修,告诉你们。重点是一万以上的现金优惠,所谓5000的装潢,总价不会超过500块,打着原厂货等等的幌子,都是屁话,什么某某原装车膜,给你说前挡风后挡风,车窗贴膜等等都没有用,用一年车膜就开始脱色,没有传说中的隔热率60%,透光率36%等等,都是垃圾,直接忽视,还有送你什么地胶,蜡刷,三脚架,警示牌,灭火器,方向盘套,做包套,全是垃圾货,三角起重架,警示牌,备胎是必须有的,厂家都给配的,其他的直接让折现,年度优惠最大的买车最好时节就是大型车展,在规定的销售价格基础上,继续砍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另外还有很多4S店会在原本低配车型上加上真皮导航,成为一台专属特供车,价位马上提升一两万,还取了‘周年版’等名字,列明了‘官方指导价’。但实际上在官网和工信部都是无法查到这一款车的信息,试问一款连指导价都是虚构的车,优惠的意义何在?
绕圈子
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很容易掉进这样一个消费陷阱。从谈价到签合同,有的销售人员会有意避开提及精品费用,甚至连包牌包保险的费用都不提及,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觉得价格低,吸引消费者购车。最后谈下来的价格,虽然漂亮,但并不表示消费者就能如愿提到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销售人员会以各种理由让消费者加价购精品。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不加,换来的是无期限的等车。
在汽车投诉频道中,有这么一起案例:有位消费者在贵阳当地的4S店购买了一辆翼搏,当他订金交付完毕后,销售人员告知他,所订车辆到店后,需要加装配件当展车使用。车主要等到后续车辆到店才可以提车,当然也可以把展车加装配件的钱补齐,所需的费用大概在一万元左右。
保险
在买车时问到保险内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销售都会说送的保险是‘全险’。那么,全险究竟是不是真的‘全’呢?
大部分4S店的全险基本上包含交强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辆损失险、盗抢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有些经销商的全险里还包含了划痕险和自燃险。就连保额也有不小的空间,例如有的经销商‘全险’的三者险是20万,有的是50万。因为缺乏法规规范,所以不同经销商所说的‘全险’的险种和保额就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制造恐慌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之前,都会到多家4S店打听最低价格。然后从第一家给出的价格开始,逐一往下砍价,再从中挑选出最低价的那家店进行购车。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购车流程,但是,有些“聪明”的销售人员也有相对的策略。
他们的对策就是直接给消费者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超低价格(经常是在已经谈崩的情况下,客户要走的时候喊出一个超低价),当消费者喜滋滋的带着这个不合理的价格去一家家地砍价发现,根本没有一家谈得拢。最后,再回到那家给出了超低价的4S店时,等待他们的早已经不是那个诱人的价格,4S店会有很多办法将价格再“做回来”。
除此之外,恶意压价,同时还存在同行之间的竞争中。当一家4S店为消费者开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时,另外一家迫于没有库存等原因,又不想让竞争对手做出好成绩。这时候,他们会给消费者一个低于底价的价格。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竞争对手车卖不出车,而消费者作为两家价格竞争的牺牲品则最痛苦。
故意算低价格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厂商在整个推销过程中,向购车者保证他们给出的价格是最低的,如果不是最底价,购车者则可随时要求退款或补上差价。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了,厂商之前所承诺的事情,真的可以兑现么?
在《车展底价承诺不兑现 奥迪起亚车主齐投诉》的投诉案例中,仝小姐在深港澳车展订购了一台奥迪Q7,但事后发现自己订购的价格要比别处高出20000元。于是,仝小姐要求退款。经过交涉,4S店并没有履行之前退款的承诺,而是提出将订车金额转为客户日后在该店维修保养的售后资金的方案。而青岛的孙先生则没那么好运气,他以高出2000元的价格购得了一辆车,事后他要求4S店退还差价,遭到冷漠的拒绝。
假打电话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销售员不断的想要申请主管,或者电话咨询领导,想申请所谓的最低价,其实这些都是假象,无非是想让购车者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降价,从而更想购买。
把所谓的优惠换成精品
销售顾问一般根本看不上汽车的提成,能想办法买到裸车,才是最大的实惠,SSSS店所谓给你送的那些装潢,打着买车优惠一万再送5000精品装修,告诉你们。重点是一万以上的现金优惠,所谓5000的装潢,总价不会超过500块,打着原厂货等等的幌子,都是屁话,什么某某原装车膜,给你说前挡风后挡风,车窗贴膜等等都没有用,用一年车膜就开始脱色,没有传说中的隔热率60%,透光率36%等等,都是垃圾,直接忽视,还有送你什么地胶,蜡刷,三脚架,警示牌,灭火器,方向盘套,做包套,全是垃圾货,三角起重架,警示牌,备胎是必须有的,厂家都给配的,其他的直接让折现,年度优惠最大的买车最好时节就是大型车展,在规定的销售价格基础上,继续砍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