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的贝勒爷,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相信许多小伙伴在清朝的电视剧或小说中,都能看见关于“贝勒爷”的称呼。贝勒爷最初起源于女真族,是当时族人对部落首领的一种称呼。后来,在清朝,贝勒爷逐渐转变为对王爷或者亲眷等人的称呼。可见,贝勒爷在当时的权利和地位还是十分高的。那么,那时的贝勒爷如果在现代,会拥有多大的权利呢?答案是必不可少。
满清时期的贝勒爷
虽然说,贝勒爷用来称呼满清时期的王爷,但并不是每个王爷都有资格称呼为贝勒。贝勒爷在清朝皇室中,是仅此于亲王和郡王位列第三的职位。因此,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一定有资格封为贝勒!其次,贝勒爷这一职位也尊奉的是世袭制,子孙后代是可以沿袭的。当然,贝勒这个爵位也并非是皇室的专属,许多位高权重的王公贵臣也有资格列入其中。例如:当时权倾一时的纳兰明珠的祖父,也被封为贝勒爷。
贝勒爷的地位
作为在王爵之下,公爵之上的贝勒爷,拥有者极高的权利和地位。要知道,王爵在清朝可谓是位列宰辅,也就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对比王爵的地位,贝勒爷应该属于镇国公、大将军的地位,也拥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满清的四大贝勒,在努尔哈赤登基时,设立四个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一起统领天下,一同掌管朝政。四个人中,并没有地位先后之分。
综上所述,可见贝勒爷在满清时期也是皇室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他和诸位王爷一样,同样承担着治理国家的关键作用。在清朝的历史中,贝勒爷也是许多情节中的关键因素,构成了许多令后人回味的精彩情节!
满清时期的官职众多,而“贝勒”是其中一个重要爵位。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专属于满清,在别的任何朝代都不见“贝勒”一职。那么,“贝勒”在满清算大官么?“贝勒”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呢?
“贝勒”是一种皇族爵位。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一般是皇亲国戚,多为王子,且多是嫡长子。至于“贝勒”有没有实权,那要看时间截点了。在满族入关前,“贝勒”是很有实权的,仅在“大汗”之下,可谓掌握着国计民生翻云覆雨之势。而在满族入关后,“贝勒”渐渐沦为虚职,没有任何实权,也不大管事,是一个很高端同时又很清闲的爵位。而且,随着后来官职体系改革调整,“贝勒”这种高规格身份,也不仅局限于皇族,而变成了皇帝册封的虚职。即一个出身贫民者,只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本领才干突出,也可以凭借着自己后天努力一步步攀登到“贝勒”的位置。“贝勒”在历史的演进中,越来越普遍而平易近人了。
“贝勒”最初的原型是世袭的高官。不但要血统超凡脱俗,而且当上后还要运用手中大权实打实地做些事情。权大、钱多、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日理万机,也忙也累。而后来,皇帝的儿子不能累,出生优渥就享清闲,“皇二代”贝勒地位不变,但越来越清闲,皇帝爱儿子,天下哪个父母舍得自己宝贝儿子操心受累?“贝勒”就越来越成为又肥又闲的美差。从另一个角度,自己的孩子,再大也是小孩,皇帝也觉得年纪轻轻的孩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离着执掌政权,还尚需历练;况且,天下父母皆希望自己孩子幸福安康,只要美哉富哉,也不必非得让他握实权,卷入政权斗争、勾心斗角的闪转腾挪之间。
历史有沿袭。政策有连续性。今天的政府官职体系,早已名目全非,换了天地。但终究本质,其实也与历史如出一辙,不外乎是等级高低、有无实权等。只不过相比于封建王权,世袭家天下的味道少了很多,选任渠道和程序更为透明合法,公开公正。这既是打破等级固化、君权天定的几千年顽固怪圈,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定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得到瓦解和成全,更是现代社会广开言路、唯才是举的“英雄不问出路”的开朗大气。这是时代的进步,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人人平等的胸怀。
满清时代的“贝勒”,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主席秘书,或者是政协主席,地位极高,倍有面子,又不担责任、相对清闲单纯,但是没有什么实权。即便没有实权,也可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报国热情,付诸文字或意见建议,成为国家实质领导的重要有益补充力量。
皇帝贝勒本一家,大官小官,有权无权,只要心正人诚,都是老百姓的好官、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