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甘薯在明朝是怎样促进商业发展的?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世界开始迅速发展,屹立东方的大明王朝,也因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影响。
其中,从美洲大陆引进的新物种甘薯和玉米,看似平常,实际上却对明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支撑了庞大的人口数量
明朝建立初期,人口数量大概在6000万左右,随着大明王朝的稳定和发展,人口数量也不断创历史新高。
对于明朝人口数量,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比如赵文林、谢淑君认为明朝人口峰值时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王育民则认为实际人口峰值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人;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有限的土地,如何让上亿的百姓填饱肚皮?通过新航路从美洲大陆引进的玉米和红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比于传统的五谷六豆,甘薯和玉米的产量高,尤其是甘薯,在很多贫瘠的土地上就能生长,原来很多不能种粮食的大片贫瘠荒地,也开垦起来种上粮食。
甘薯和玉米的到来和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增加了可耕种土地,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从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明朝人口数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没有甘薯和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明朝可能会有更多的饥荒年景,更容易引发战乱,人口增长受到限制。
温饱解决后,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扩大
甘薯和玉米产量高,满足了正常年景的温饱问题后,人们开始更多的种植经济作物。
比如棉花,在宋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国,随着明朝高产粮食作物的增加,大量土地得到“解放”,在明朝中后期棉花种植范围不断增加,比如原本没有棉花种植的北直隶地区(今天的河北地区),也大量种植棉花。
棉花的大量种植,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大量的棉花产量,也促进了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比如对去棉籽绞车的改进,1个劳动力可以顶替过去3个、甚至4个劳动力。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朝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花的大量生产,改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过去上层有钱人士穿丝绸和皮制品,穷人只能穿粗糙的麻布衣,而棉花的大量生产,使中下层人士也可以穿上棉布衣服。相比于传统的麻布,棉布更加舒适,更能御寒,以至于有人说:“棉布御寒,贵贱同之。”
棉花的大量生产和棉布的普遍,也促进了染布原料的种植和发展,比如主要的染料作物蓝靛和红花,在明朝中期以后大范围种植。
另外,还有落花生、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也得到广泛种植,丰富了农作物品种,提高了明朝人们的生活水平。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中国古代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都不同程度的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也不受世人待见,这直接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到来,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使更多的百姓不必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去从事其他的行业,得到解放的大片土地,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除了第二条提到的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的发展,向外出口的烟草业,更是获利颇丰,“一亩之收,可以敌四十亩”,为大明王朝换取大量的白银,增加了财富的积累。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大量人口,也开始发展各种行业,瓷器生产数量增加,到了明朝后期,原本昂贵的瓷器,价格大跌,就是上等瓷器,也不过三五钱,瓷器开始普及到老百姓家里。
另外,明朝时期的采矿业和冶炼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居民聚集。
比如广东的一些地区,围绕冶铁业形成新的居民区:凡一炉场,环而居者300家,冶炼者200余人,采矿者300余人。
除了这些,酿酒业也得到发展,酒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引进的甘薯除了食用,甘薯叶也用来喂猪和酿酒。
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上升,明朝一等的大都市就有二三十座,明朝中后期城市人口比重达到8%。
结语
甘薯和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不但养活了明朝庞大的人口,得到解放的土地得以种植更多经济作物,丰富明朝人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土地上解放的人口,则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看似不起眼的甘薯和玉米,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促进明朝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