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你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诗句?试着写几句。

 我来答
龙源期刊网
2020-10-23 · 版权期刊、优质文章数字内容发行平台
龙源期刊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盛唐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写过不少送别诗,如《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肖猿梦里长。”诗人魏二于“橘柚香”的晚秋时节,江楼醉别之际,但见“江风引雨”,行膛待发,真个“天凉好个秋”,风雨使人愁;按诗理发展脉络,接下来的诗句应是状写惜别之情貌,但诗人却把近景推开,从当下抽身,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未来的时间与空间,来到好友彼时可能期挨的环境之中。其实这是诗人于想象中,为友人更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特定的离情共寄的环境:潇湘之上,浩月当空,清猿啼梦。好一幅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梦幻景象。诗人如此说来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了是要把眼前暂短的情别之意,引入到未来时空当中,到那种“千里共明月”的永恒相思之境中去。诗人是位起情构境高手,一个“遥”字,如同孙悟空的“筋斗云”,腾去驾雾,一下子就飞越到了未来一个特定的相思场景“潇湘月”之中。“忆群遥在潇湘月”不是“在潇湘月”之中。“忆君遥在潇湘月”不是“在潇湘”,而是“在潇湘月”。月,是彼时彼境的主要构境意象,更是诗人与友人别后相思之情,共同寄托的载体。诗人没有选择“潇湘水”来作为寄情的载体,因为流水无情,而月亮永恒在兹,只有“明月千里寄相思”嘛。_ 接下来再看看诗人的另外一首送别诗《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中两乡。”这首诗中,月亮的作用十分明显,表达的意义非常肯定:你我分手后,虽关山阻隔,但有超越千山万水的一轮明月,不论你我分处何处,都可以借助于明月,让我们神思聚会,共传相思,又哪来“两乡”之分呢?又看诗仙太白的一首《哭晃卿衡》:“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整首诗充盈着一种感人肺腑,哀思入髓的育彻之情,真是“白也诗无敌”。晃衡,是一个日本留唐学僧的中国名字,本名叫阿布仲麻吕。因为对汉文化如醉如痴,与以李白为代表的“文化界名人”交为至友。这次是晃衡回日本去,因为遇有不测风云,李白以为友人已东沉大海,所以有此一“哭”。其悲痛之情,不能言状。诗中草药之明月,堪当重任,一身数职:象征晃卿之生命,象征诗人哀痛,象征两人之间的永恒友情,所以“明月不归沉碧海”。碧海无情兮,人多情;明月故不归兮,与友人同蹈东海万古长存。_ 再看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诗刊写得空灵飘逸,温雅而明快,感情真挚。而最妙妙在尾联的“一船明月一帆风”,明月可以用船载,诗人真是开开异想,妙笔生花。只因为诗人笔端饱醮对敬龙的深厚情谊,用一个月亮难以承载,要用一船明月,方始称心,实在是神来之笔。_ 写到这里,笔者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放,竞夕起相思。一派万千气象,意境雄浑的“海上生明月”,确是千古佳句,更是离人共怀的千古佳景。所以我说,月亮是离人别后,天各一方,怅怅相思的载体。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