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致马尾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1、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马尾综合征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明显的躯体和精神残疾。
当马尾受到巨大突出椎间盘或死骨压迫时,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的双小腿部分或完全瘫痪,伴敏感性下降,尿动力学和排尿、括约肌功能障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马尾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间歇性跛行的最常见病因。除特发性或软骨发育不全性腰椎管狭窄症外,临床最常见的是获得性及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如强直性脊柱炎、重度椎体滑脱症及 Paget氏病。马尾神经损伤由马尾神经本身的损伤及腰椎管狭窄造成的马尾压迫损伤二部分组成,并可能有特征性运动障碍-间歇性神经性跛行。
目前认为因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瘫痪或马尾综合征,是绝对手术指征,建议在保持或恢复节段稳定性的前提下充分减压。
腰骶椎骨折脱位
腰骶椎的骨折脱位、手法按摩或创伤后病变均可造成马尾综合征。
腰骶椎术后发生马尾综合征
腰椎术后发生部分或完全马尾综合征是需紧急处理的一种疾病,尤其病情进行性加重时,需行急诊影像学检查,如影像学明确肿块样病变,则需急诊手术探查。原因可能与减压不充分、神经根肿胀、血肿、残留椎间盘碎块、明胶海棉、硬膜内肿块或植入椎管内的脂肪组织或血管功能不全(马尾的血供较差)等有关。
椎管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
椎管硬膜外血肿引起的马尾综合征,原因与创伤、抗凝治疗、血管异常及术后血肿有关。一旦怀疑,应尽快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最好是MRI);确诊后除治疗原发病外,应尽早清除血肿,因为硬膜外血肿可造成明显的脊髓和马尾压迫性损伤。预后与症状轻重、损伤的节段数目及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神经鞘瘤
一种孤立、有包膜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周围神经,偶见于脊髓,但腰椎和马尾的神经鞘瘤较胸椎和颈椎多见。马尾区域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硬膜内髓外肿瘤,特征上呈单发,但亦有脊髓内多发病灶。神经鞘瘤多累及感觉神经且好发于背侧神经根(脊神经背根),极少累及运动神经根。根性痛是最常见主诉,随后有感觉异常和运动乏力。手术完整切除是神经鞘瘤的治疗选择。放疗或化疗对此良性肿瘤无效。
室管膜瘤
脊髓圆锥和马尾区域髓内占位最主要的病因。此区最常见的原发脊髓肿瘤为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因为此亚型对终丝有高度的亲和力且起源于室管膜神经胶质;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生长相当缓慢,患者常有相当长病史的腰背部、下肢或骶骨疼痛及下肢无力或括约肌功能障碍。
室管膜瘤可能从圆锥或脊髓终丝延伸到马尾神经,造成包括腹侧角和 S1-S3 内Onuf 核周围灰质的损伤,并可能致早期括约肌损伤。手术成功与否与出现的神经缺失程度直接相关,与症状的持续时间呈反相关。
8、脂肪瘤和畸胎瘤
多累及下脊髓节段且常可能延伸到终丝,导致马尾综合征;同样,硬膜外腔的过度脂肪沉积亦可致马尾压迫。如长期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有明显证据的潜在内分泌疾病患者,存在硬膜外脂肪组织造成的马尾压迫症状。
9、神经节细胞瘤
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副神经节且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脊髓罕见。神经节细胞瘤多为硬膜内髓外肿瘤,与马尾和终丝有高度亲和力。最常见症状为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节细胞瘤的包膜一般较完整,完全切除后的长期复发率估计为4%。放疗对残瘤或肿瘤复发无效。
星形细胞瘤
最常见的原发脊髓肿瘤,多见于儿童。但发生于脊髓圆锥和马尾区域极端罕见,单纯脊髓圆锥星形细胞瘤仅占此类患者的 3%。患者有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长期病史伴不同程度的运动乏力、括约肌功能障碍。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则出现症状的时间更早、神经症状更明显。
发生于脊髓圆锥和终丝上的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相比,其预后相当差。星形细胞瘤的切除程度不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因为此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且复发率较高。星形细胞瘤术后可考虑行放疗,以试图控制残留病变。
脊索瘤
一种源于原始脊索残迹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骶尾骨,呈缓慢生长、侵袭性病变。是骶骨原发肿瘤的最常见类型。骶骨脊索瘤呈局部侵袭性分叶状肿瘤伴凝胶样组织,空泡样细胞是脊索瘤的标志。
骶尾骨脊索瘤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为下腰部痛,30%的患者有坐骨神经痛。便秘发生率很高,极可能是骶骨前肿块增大并造成直肠压迫。脊索瘤为相对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斜坡和骶骨,故手术切除困难。注意到整块手术切除直接与长期存活率相关。对不能切除或残瘤/复发病灶建议行质子束放疗。化疗对脊索瘤无效。
巨细胞瘤
局部侵袭性原发骨肿瘤,常侵袭突破骶骨皮质,但很少突破骨膜;骶骨是最常见的脊柱发病部位;原发骶骨肿瘤中,仅次于脊索瘤而居第二位。
巨细胞瘤约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 5%。组织学呈良性,约 5~10%巨细胞瘤可能恶变,侵袭性更高。骶骨巨细胞瘤巨大且骨破坏明显时,需手术切除,但围手术期常需多学科协作,以达到切除和重建的目的。切除后局部复发较常见,约 20%。此外,有10%的巨细胞瘤患者可能恶变。对复发或残留病变,可行放疗。化疗对脊柱巨细胞瘤无效。
动静脉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常在神经形成的早期阶段与神经管发育异常共同发生,可能发生在胚胎第 10周前,多位于脊髓圆锥一马尾节段,可能以硬脊膜动静脉瘘或硬膜内髓内或硬膜内髓外的病变形式出现。临床和神经生理学检查示下脊髓和/或马尾的广泛病变,血管造影示局限性分流病变致多种下位运动神经元损伤、括约肌功能障碍、 感觉横贯性损伤,少部分患者可合并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肌电图示多相、频发的病理学自发性活动增强,累及多个肌节。间歇性神经跛行是
动静脉畸形致早期马尾综合征的一个征象。血管畸形常伴有出血或梗塞,从而减少了神经根的血运,如脊柱MRI示特征性的多个流空现象、微出血灶、水肿和偶尔的血栓形成等。
14、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多呈弥慢性,可累及软脊膜、伴或不伴椎管内实质性损伤,可形成马尾压迫。累及脊柱的转移性肿瘤中,其原发病灶的最常见类型有肺癌(40%~85%)、乳癌(11%)、肾细胞癌(4%)、淋巴瘤( 3%)及结肠直肠癌(3%)。肿瘤最早可能累及骨或硬膜内或硬膜外区域。硬膜内病灶,如室管膜瘤、原发神经外胚层肿瘤和恶性多形性胶质瘤,可能局部转移到腰骶区。而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癌可直接突破腰骶部,或经最常见的血运转移途经。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是转移瘤直接侵犯或病理性骨折压迫所致。马尾区硬膜外转移癌患者,一般先有剧烈疼痛,随后才出现运动无力,此与硬膜外压迫相关;如出现肌肉无力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而无疼痛,提示硬膜内转移灶。
15、脊髓蛛网膜炎
缘于软脊膜炎症反应并导致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炎症常致神经鞘内小梁形成并产生神经根的粘连聚集和畸形形成,同时伴或不伴脊髓损伤,但症状和体征多与神经根损伤的程度相关。常表现为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症状、伴或不伴上运动神经元损伤。MRI或 CT扫描示硬膜囊一侧出现神经根的粘连聚集或沿着神经根细微小梁形成栓系的特征性表现。 脑脊液分析示蛋白增多伴轻度淋巴细胞增多。
② 有的患者是经常按摩,按摩也会引起椎体滑脱导致马尾神经受压或者腰椎退变性脱位和腰椎骨折的,这些意外的发生都会引发马尾神经损伤的出现;
③ 椎体或附件骨折后,骨折块可以穿过硬膜内造成马尾神经直接损伤、出血、伤疤化,甚至是伤及更深的脊柱圆锥或者脊髓损伤。椎体压缩性骨折构成椎管的软组织向椎管内褶皱,椎管极度狭窄,会产生非常严重性或者不可逆转的马尾神经损伤出现;
④ 火器造成的意外损伤,这种火器伤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暴力作用造成损伤情况出现的一种说法,多见于子弹或者子弹碎片摄入椎管或者椎庞,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纤维组织增生,继而出现疤痕形成,长时间会累计马尾神经,产生逐渐加重的继发性损害;
⑤身体内部出血,比如硬膜囊压迫的痕迹和椎管内的占位,做血管造影发现该占位为活动性出血,血肿压迫马尾神经造成马尾神经损伤;
⑥麻醉剂的使用,硬膜外麻醉针误入蛛网膜下腔直接损伤马尾神经造成水肿或者黏连;或者是针具误伤硬膜外脉络丛形成硬膜外血肿压迫马尾神经,还有就是麻醉剂的毒性作用直接损伤于体内神经。
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表现主要是经常表现与会阴部、股部或者小腿剧烈性疼痛,感觉障碍分界较为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以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展开。还有大小便、性功能障碍不明显或出现较晚。日常生活无法自理,以及夫妻生活不协调等,更尤甚者下肢瘫痪。这样经常以单侧或者是不对称的方式的表现出来。
而导致马尾神经损伤或者压迫的诱因想必大家都很想了解,大部分主要有关于腰椎损伤的情况。
如下:
第一种属于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主要是软骨发育不全,腰椎板或者黄韧带肥厚引起的神经性压迫综合征及恻隐窝狭窄引起的神经压迫。
第二种是强制性脊椎炎,这个病在腰椎病系列里面较为常见,早期、中期的病人一般很少伴有神经系统的合并症,但到了晚期却很容易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第三种是腰椎退变性的脱位或者腰椎的爆裂性骨折,这一类的患者也是目前来说意外最多的患者,也是最容易让病情直接严重化的一部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