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后一句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才是关键?

 我来答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优质答主

2021-05-10 · 关注历史原创文章,历史研究读史让人明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采纳数:39 获赞数:122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按照《三国志 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的记载:

帝(魏帝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这话的意思是说:

魏帝曹髦看到自己的毫无权力,感觉到非常愤忿,于是召集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坐视被废除的耻辱,今天我应该与你们一出去讨伐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的后一句就是: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魏帝曹髦等于是表明自己不愿意像汉献帝一样,坐着被废除,他想找机会铲除司马昭,当年魏帝曹髦才20岁,年轻有为,用钟会的话来说就是:武类太祖,文同陈思。意思是武功像曹操一样,文采如曹植一般,这可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也就有了后来的甘露之变,魏帝曹髦率领一批宫人、太监、侍卫等人一起大呼小叫地出宫讨伐司马昭去了,先是在半路上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司马伷不敢交战了,直接逃走了,后来曹髦又遇到了贾充,结果被贾充指使的成济所弑杀。

曹髦的行为完全就是自杀行为,而不是刺杀司马昭,他从第一步就走错了,当曹髦想行动时,他居然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王沈、王经与王业三个人,这三个人当中就有两个人不可靠,直接报告了司马昭,只有王经忠于曹髦,这一步就走错了,就算有这个可能,曹髦也是会失败的,事情被泄露怎么可能成功。

其实就算没人告密,曹髦也不可能成功,经过十几年的篡位,司马家已经牢牢控制了朝政,整个朝廷之上,所有的政权和兵权都是司马昭控制的,皇宫之中曹髦身边的卫士、太监、宫女几乎都是司马昭派来的,曹髦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髦的行为就是自杀,以自杀来阻止司马昭篡位,司马昭之心确实是路人皆知,但曹髦不愿意坐视耻辱,而愿意奋力一搏,这种行为确实说明了曹髦是个热血青年,不枉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皇帝的血性。

cocolula2016
2021-05-10 · TA获得超过3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0
展开全部
按照《三国志 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的记载:“帝(魏帝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魏帝曹髦等于是表明自己不愿意坐着被废除,他想找机会铲除司马昭。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髦的行为就是自杀,司马昭之心确实是路人皆知,但曹髦不愿意坐等,而愿意奋力一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乐秋季雨
活跃答主

2021-05-10 · 人事专员
阿乐秋季雨
采纳数:253 获赞数:246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一句话应该是,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是因为这句话是用来保命的,所以才会说这句话非常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繁新人
高能答主

2021-05-10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14
展开全部
后面一句是况不必死邪,之所以说它才是关键,是因为这句话是用来保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李美死了
活跃答主

2021-05-10 · 非职业答题人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虽有心称帝,因为这句话可以暴露司马昭的心理,而且可以看出司马昭到底在想什么,所以才是最关键的句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