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实存在还是捏造的?
这不是传闻,而是确有其事。一日杀三子,实在太过于残忍了,李隆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既绝情又深情。
三个皇子被杀,说到底还是与一个女人有关。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是王皇后,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娶了王氏为妻,当时王氏的父亲王仁皎只是一个五品的武将。
武将之后大多有胆有识,王皇后和她的双胞胎哥哥也不例外。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和诛杀太平公主的时候,兄妹俩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李隆基很是感激,所以即位后非常照顾岳父一家,也立了王氏为后。
然而,后宫女性要想长期得宠,不仅要有才华和颜值,更要有孩子,这样地位才有保障,可是王皇后啥也没有,没几年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了,最让王皇后感到危险的是,李隆基爱上了武则天的侄孙女、也就是李隆基的表妹武氏。
武氏的父亲恒安王武攸止很早就过世了,按照当时的惯例,武氏被接到了宫中抚养。这样一来,她就和李隆基成为了青梅竹马,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李隆基再次回宫后,就喜欢上了武氏,据《旧唐书》记载,李隆基是这样评价武氏的:
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
简单来说就是武氏这个人性格好有知书达理,再加上武家的基因优秀,武氏肯定长得很漂亮,而且她和武则天一样,都非常有手段。她的出现,给了王皇后很大的压力,否则李隆基也不会动了废后的心思。
可是废后一向是大事,李隆基虽然有心,但是却很难办到,因为王皇后为人很好,后宫里的人都很喜欢这个皇后,所以李隆基也挑不出王皇后的缺点,他只好找宠臣姜皎来商量此事。
谁知姜皎却把这事告诉了王皇后的家人,李隆基一气之下就杀了姜皎。王皇后在后宫知道此事后,颇为恐慌,为了自保,她只能向李隆基打出了感情牌,据《新唐书》记载,王皇后是这样做的:
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阿忠是王皇后父亲的小名,这句话的意思是,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以后他会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可是岳父仍然很疼爱他。李隆基过生日时,岳父没钱为他庆生,就把衣服给典当了,为女婿买了一斗面来为他庆生。
多情的李隆基听了这话后,就想起了以前的那段日子,便动了恻隐之心,就不在提废后一事了,王皇后也安稳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可是皇后一家仍觉得不踏实,于是他们做了一件事,为李隆基的废后提供了把柄。
李隆基的大舅哥兼妹夫王守一认为,妹妹之所以失宠,主要是因为没有孩子,为了求子,他替妹妹施行了厌胜之术。
古人迷信,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忌讳厌胜之术,王守一不会不明白,所以他肯定偷偷地做了这件事。然而事情还是泄露了,他被赐死了,王皇后也被废了,三个月后就去世了。王皇后被废,武氏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被武氏透露给了李隆基。
王皇后刚被废,李隆基便要立武氏为后,群臣皆反对,理由就是武则天家族的人不能当皇后,李隆基遂打消了这个念头,就给了武氏仅次于皇后的头衔,惠妃。
御史潘好礼还给出了一个不能立武氏为妃,据《新唐书》记载,他是这样说的:
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俪宸极,则储位将不安。古人所以谏其渐者,有以也!
潘好礼确实有远见卓识。此时的武惠妃与皇后之位失之交臂,她便想为自己的儿子谋求太子之位,然后此时的太子李瑛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为了扫清障碍,那她只能除掉李瑛。
武惠妃也是个可怜人,自从她被李隆基纳为妃子后,一连生了二子一女都夭折了,夫妻二人伤心坏了,等到第三个儿子李瑁出生时,两口子不敢抚养了,就把他送到了李隆基的哥哥宁王那里生活。
开元12年,王皇后被废。开元13年,7岁的李瑁就被接回了宫。开元14年的时候,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去世了,并且同年李隆基就要立武惠妃为后,幸亏有群臣反对,否则李瑛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然而让李瑛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着他。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长大后,武惠妃为她物色了弘农杨氏出身的杨洄,杨洄是唐中宗与韦后的外孙,背景很好,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帮助岳母来打压太子李瑛。
只有一个杨洄还不够,武惠妃又与奸臣李林甫联手,她负责在后宫讨好李隆基,杨洄负责获取李瑛的情报,李林甫负责在外廷为李瑁说好话。
没多久,李瑛终于被杨洄找到了把柄,他对武惠妃说:“太子和他的弟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人经常一起数落皇帝的不是,他们认为皇帝有了武惠妃以后,就冷落了他们的母亲。”
武惠妃一看机会来了,就哭着跑去向李隆基添油加醋道:“太子一直对我心怀不满,现在他竟然勾结他的两个弟弟来企图谋害我!”
李隆基深爱武惠妃,却冷落了其他人,这本来就是他的过错,他却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再加上历代的皇帝都很猜忌太子,于是李隆基一气之下,便要废了太子。
此时唐玄宗的宰相是张九龄,刚正不阿的他断然反对,并表示太子的废立是大事,不可轻易做决定,李隆基只好作罢。
这下武惠妃着急了,他派宦官牛贵儿去买通张九龄。张九龄便交好此事告诉了李隆基,李隆基终于有所悔悟了,所以张九龄被免官前,李瑛一直都很安全。不幸的是,开元24年年底,张九龄被李林甫赶走了,李林甫接替了宰相一职。
张九龄刚离开没多久,李隆基便开始准备废掉太子。至于原因吗,《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杨洄诬陷李瑛与两个弟弟图谋不轨。
《新唐书》则记载,武惠妃假称宫里有盗贼,就请太子进宫捉拿。太子和两个弟弟带兵进宫后,正好被李隆基看到了,他认为儿子们图谋不轨,就把他们给废了。
《新唐书》的内容令人生疑,武惠妃本就与太子不和,太子怎么可能傻到亲自带兵去为武惠妃捉贼,这不是落人口实吗。
所以李隆基很有可能是再一次听信了武惠妃的馋言,当他询问宰相李林甫的意见时,李林甫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此盖陛下家事,臣不合参知。
李隆基一听就明白了,他将三个儿子都贬为了庶人,并且流放。当三个皇子到达了城东驿的时候,就接到了赐死的命令。
李隆基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儿子,与武惠妃脱不了干系。三个皇子死后,武惠妃病倒了,她总是能看到这三个人的鬼魂。武惠妃有武则天的智慧,却没有武则天那样强大的内心,她竟然被活活吓死了。
结语:武惠妃一死,就再也没有人帮助李瑁了,李隆基听从了高力士的建议,立了第三子李屿为太子,即后来的唐肃宗。不仅如此,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闷闷不乐,就纳了李瑁的妃子,这个妃子就是杨玉环,是武惠妃生前亲自为李瑁挑选的妻子。武惠妃做了这么多努力,最后却是替他人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