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什么意思?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是在大约:商鞅(大约公元前390年到338年)卫国人,本来叫卫鞅或公孙鞅,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入秦,秦孝公三年开始变法,历任“左庶长”、“大梁造”,秦孝公二十二年被封为“商君”,历史上称商鞅。他是秦国前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政治主张在后人辑录的《商君书》。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 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重新定制尊卑爵秩等级。(2) 废除以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买卖。(3)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编户籍、设县、统一度量衡等。“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秦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度的转折点。变法以后,秦国逐渐走向强盛,为后来的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变法前,商鞅受到了几个旧贵族代表人物的拼命反抗。但他依靠秦孝公等上层人物的支持,后来变法得以顺利的进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嬴驷即位(秦惠王),旧贵族势力一度抬头,商鞅虽然被车裂,但经过商鞅20余年的变法,封建制度在秦国已经形成。所以秦惠王虽然为他师父老师出了一口气,但还是顾全了大局,沿用了商鞅制定的法律。即:“商君之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1]
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百度百科上有得查的。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1]
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百度百科上有得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商鞅通过变法图强,使国家的实力强大起来;引申为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商鞅变法是指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