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地形既能促进降水的形成,又能影响降水的分布,一山之隔,山前山后往往干湿悬殊,使局地气候产生显著差异。
1.促进降水的形成
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暖湿不稳定气流在移行过程中,遇到山系的机械阻障时,引起气流抬升,加强对流,容易生成云雨。地形促进降水形成的主要机制是:①山脉对气流的机械阻障,强迫抬升,加强对流,促进凝云致雨;②山地阻挡气团和低值系统的移动,使之缓行或停滞,延长降水时间,增大降水强度;③当气流进入山谷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促进对流发展形成云雨;④山区地形复杂,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热力对流,促进对流雨或热雷雨的生成;⑤山地崎岖不平,因磨擦作用产生湍流上升,也会促进降水。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山地降水量比平原增多,但分布极不均匀。
2.影响降水的分布
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十分复杂,大致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高大地形影响四周大范围降水分布,如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广阔。另一方面,地形本身各部分降水分布差异悬殊。
(1)高原内部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因为海拔增加,大气水分含量相对减少。所以在辽阔的高原内部,降水量一般较少,例如,青藏高原内部,年降水量仅70~80mm。
(2)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个最大降水量高度,超过此高度,山地降水不再随高度递增最大降水高度因气候干湿而异。湿润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低,降水量也大;干噪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大,降水量少。例如,喜马拉雅山最大降水高度为1000~1500m,阿尔卑斯山为2000m,中亚地区为3000m。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山脉,或同一山脉不同坡向,不同季节最大降水高度也不同。
(3)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例如,我国台湾山脉,东、北、南三面都迎海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都在2000mm以上,其中台北的火烧寮年降水量多达8408mm。青藏高原南坡迎西南季风,降水量也十分丰沛。恒河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年降水量普遍在3000mm以上。世界最多雨的印度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2700mm,最大年降水量达26461.2mm。
(4)山地多夜雨山地多夜雨主要是指凹洼的河谷或盆地,以夜雨为主。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密度大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汇聚后被迫抬升,如果盆地中原来空气比较潮湿,则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即能成云并致雨。另外,河谷或盆地中,形成云之后,由于云顶的辐射冷却,下沉的冷气又增强了河谷内的上升气流,因而地形性的夜雨较多。如我国四川盆地著名的巴山夜雨。拉萨、日喀则、西昌等地,夜雨也较多。但凸出的地形仍以日雨为主,且多对流雨。
地形既能促进降水的形成,又能影响降水的分布,一山之隔,山前山后往往干湿悬殊,使局地气候产生显著差异。
1.促进降水的形成
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暖湿不稳定气流在移行过程中,遇到山系的机械阻障时,引起气流抬升,加强对流,容易生成云雨。地形促进降水形成的主要机制是:①山脉对气流的机械阻障,强迫抬升,加强对流,促进凝云致雨;②山地阻挡气团和低值系统的移动,使之缓行或停滞,延长降水时间,增大降水强度;③当气流进入山谷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促进对流发展形成云雨;④山区地形复杂,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热力对流,促进对流雨或热雷雨的生成;⑤山地崎岖不平,因磨擦作用产生湍流上升,也会促进降水。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山地降水量比平原增多,但分布极不均匀。
2.影响降水的分布
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十分复杂,大致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高大地形影响四周大范围降水分布,如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广阔。另一方面,地形本身各部分降水分布差异悬殊。
(1)高原内部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因为海拔增加,大气水分含量相对减少。所以在辽阔的高原内部,降水量一般较少,例如,青藏高原内部,年降水量仅70~80mm。
(2)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个最大降水量高度,超过此高度,山地降水不再随高度递增最大降水高度因气候干湿而异。湿润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低,降水量也大;干噪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大,降水量少。例如,喜马拉雅山最大降水高度为1000~1500m,阿尔卑斯山为2000m,中亚地区为3000m。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山脉,或同一山脉不同坡向,不同季节最大降水高度也不同。
(3)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例如,我国台湾山脉,东、北、南三面都迎海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都在2000mm以上,其中台北的火烧寮年降水量多达8408mm。青藏高原南坡迎西南季风,降水量也十分丰沛。恒河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年降水量普遍在3000mm以上。世界最多雨的印度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2700mm,最大年降水量达26461.2mm。
(4)山地多夜雨山地多夜雨主要是指凹洼的河谷或盆地,以夜雨为主。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密度大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汇聚后被迫抬升,如果盆地中原来空气比较潮湿,则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即能成云并致雨。另外,河谷或盆地中,形成云之后,由于云顶的辐射冷却,下沉的冷气又增强了河谷内的上升气流,因而地形性的夜雨较多。如我国四川盆地著名的巴山夜雨。拉萨、日喀则、西昌等地,夜雨也较多。但凸出的地形仍以日雨为主,且多对流雨。
展开全部
降雨过程有三个基本参数,即:总降雨量、降雨时间与降雨强度,而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一定地质背景与力学环境的边坡形成地质灾害。
降雨最开始会在边坡的地表浅层形成滞水,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由于土壤饱和,地表径流会形成,雨水顺着坡体向下冲刷造成一定动水压力,在雨水流经坡体下方会侵蚀坡角,进一步破坏原有平衡,然后在各种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时候滑坡就发生了。
降雨最开始会在边坡的地表浅层形成滞水,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由于土壤饱和,地表径流会形成,雨水顺着坡体向下冲刷造成一定动水压力,在雨水流经坡体下方会侵蚀坡角,进一步破坏原有平衡,然后在各种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时候滑坡就发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降雨过程有三个基本参数,即:总降雨量、降雨时间与降雨强度,而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一定地质背景与力学环境的边坡形成地质灾害。
降雨最开始会在边坡的地表浅层形成滞水,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由于土壤饱和,地表径流会形成,雨水顺着坡体向下冲刷造成一定动水压力,在雨水流经坡体下方会侵蚀坡角,进一步破坏原有平衡,然后在各种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时候滑坡就发生了。
降雨最开始会在边坡的地表浅层形成滞水,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由于土壤饱和,地表径流会形成,雨水顺着坡体向下冲刷造成一定动水压力,在雨水流经坡体下方会侵蚀坡角,进一步破坏原有平衡,然后在各种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时候滑坡就发生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暖湿不稳定气流在移行过程中,遇到山系的机械阻障时,引起气流抬升,加强对流,容易生成云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