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就错过几亿特效,《刺杀小说家》的特效有多棒?
相信大家都看了《刺客小说家》了,里面的特效实在是太棒了,毫不夸张的说,《刺客小说家》的视效是亚洲顶级的水平。下面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刺客小说家》的特效到底有多棒吧。
小说家涉及生物数字角色,有黑甲,赤发鬼等主要的数字角色,制作难度直接拉满,比《流浪地球》制作难度要难很多很多,《流浪地球》主要是物理解算,烟尘,坍塌,爆炸,雪花这类,以及庞大的数字资产。只有这类型的生物数字角色,才能拿出来在国际上遛一遛,因为放眼世界,生物数字角色才是最具难度和挑战的镜头之一。
电影看完出乎我的意料,赤发鬼面部表情很舒服,动画很流畅,还有很多细节清晰可见,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很棒了,而且会越来越进步,给国内的艺术家们鼓掌。在国内电影里,能够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数字角色,恐怕没有几个,有代表性的是《捉妖记》里的胡巴,《长城》里的饕餮。还有一些电影,诸如《西游记之女儿国》,《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疯狂外星人》,《赤狐书生》里的生物数字角色,基本都是由韩国公司完成的,而长城里的生物和集群动画则是由工业光魔和维塔制作的。小说家是百分之百的国内团队制作,而More vfx一家公司占了其中95%左右的视效镜头量。
有人说,一部电影就可以代表中国电影工业?我想请问,《流浪地球》之前,中国有硬科幻电影吗?国内都是喜剧片,剧情片,爱情片,玄幻片居多。郭帆不拍,你就会拍吗?难道《流浪地球》不能代表当时国内电影工业水平吗?
同样,《刺杀小说家》是第一部把动捕和面捕技术,跟虚拟拍摄和虚实结合拍摄,完整的应用到一块儿的电影。这是国内第一次啊,都2021年了,国内才第一次做,这些技术国外很多年前就已经在用了,曼达洛人更是用了最新的技术,阿凡达2都水下动态捕捉了。你不做,我不做,那谁来?这个事情必须有人做啊,必须尝试啊,你不尝试就无法进步,与世界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然大家都去拍喜剧片,爱情片好了。拍五十部,一百部,还是在原地踏。
也必须要有这类作品,推动国内的视效的进步。作品需求催生技术进步。当年卢卡斯为了拍摄《星球大战》,才有了工业光魔的诞生。不然都是喜剧片,剧情片之类的,都是些绿幕抠像,擦威亚,合成类的镜头,只能达到c类,b类镜头难度标准,还怎么让国内视效进步呢?难不成还做国外的项目,说把你们的A类镜头,S类镜头给我们做吧,灭霸给我做吧,人家理都不会理你。技术不进步,国内天天被骂五毛特效。
好莱坞发展多少年了,每年爆米花电影数不胜数,才有《星际穿越》,《银翼杀手2049》这类经典。正是得益于好莱坞完整的工业流程,电影项目的时间节点,从开机筹备到杀青都十分精确,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以年为单位的流水线上批量产出。
电影工业化就是标准化,量化,专业化,效率化,不断催生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与之相反的是,之前中国电影片场那种手工作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