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考作文写作

 我来答
少盐刮油c0
2022-05-17 · TA获得超过551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7万
展开全部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如何提高高考作文写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写作1

高考作文指导:课本素材在高考中的运用

中学课本是一座作文素材的金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课本蕴涵了各种体裁的民著精华,汲取了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思想精髓。运用课本素材的关键,是重要学会分析、开掘和加工材料。让我们从这里打开思维的天窗,到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

一、各类课本种素材的运用方法

(一)人物类素材的运用

作文中第一需要的是素材。人物素材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很大,尤其像李白、苏轼这样一些人生经历丰富而奇特的文化名人,简直是任何一个高考作文题都可以以其为例的。从巫山的神女,到楚国的屈原;从垂钓中的姜子牙,到幽州台上的陈子昂;从草堂中的杜甫,到江雪中的柳宗元,……只要我们想用,都可以把它们用到高考写作中去。高明的考生在运用人物素材时有的是概述,有的是详写;有的是单一人物的运用,有的是多个人物的综合;有的拿来作为论据,支撑观点;有的则是解读人物、再现情景等。

引用课本中的人物素材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熟悉历史人物,对所引用的人物生平、时代背景、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等要有透彻的了解。

2.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所引用的人物相关的契合点和关联点。我们的作文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引用的人物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暗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有关的活用技巧。

1.取其一点法

人物素材有着丰富的内涵,运用角度多维,适用于多个文题,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要大胆取舍,不能什么都写,要根据需要对人物素材进行裁剪,选取主干,去其枝叶。此外,对所选内容要深入挖掘,定向叙述。

比如,孔子这样一个世界历史名人,他的思想言论、观点、人格以及他的生活经历,是各类写作中引用范围最为广泛的素材之一。他这方面的素材适用于“思想、教育、爱民、追求、理想、乐观、境界、伟大、精神、挫折、厄运、品德”等相关的文题,材料和命题作文。但在具体运用时,我们只能选取某一方面的材料。比如,阐述与“教育”有关的文题,可以选取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方面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阐述“追求”“理想”方面的文题,可以联系他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阐述“爱国、爱民”方面的文题,可以联系他的“仁政”主张。阐述“豁达、乐观”方面的文题,可以引用他陈蔡被围的事例,绝粮七日、仍然鼓瑟而歌。

请看下面这篇满分作文,题名叫《顺应天性》。

只有顺应事物的天性,世界才会精彩。

他不爱学习,天生就喜欢编织美丽的故事,他的脑海中有无数奇妙的想象,却被“之乎者也”“加减乘除”所禁锢。学习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十二岁那年,张天翼的一本童话书让他感受到了想象力的魅力。于是,深思熟虑后,他不顾家长反对,毅然退学,准备一生为孩子们写故事。

在他的'世界里,狼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狼有名字,生性幽默;在他的世界里,老鼠善良友爱,会开着飞机、坦克四处助人;在他的世界里,知识能带来智慧,车有灵魂会说话。

——郑渊洁,感谢你对自己选择的执著。你坚定的选择、驰骋的想象为孩子们铸就了一个童话世界,让他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中国也因此出了一个“童话大王”。

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他是个异类。他坐在北京最好的中学教室里,心却飞进了唐诗宋词、明清传奇的瀚海。捧着分数只有一位数的卷子,他彷徨过,挣扎过,然而,心仍驻守在文学世界。

他天生爱文字,所以不肯弃文从理。他坚信文学世界中有他的生存之道。即使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也要像一只勇敢顽强的雄鹰,以文字搏击长空。他丰硕的创作成果最终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

——从维熙,感谢你对自己写作的执著。正是这份对文字的无悔痴迷,成就了你特有的“大墙文学”作品,锻造了你震撼人心的笔墨、冷峻沉郁的格调,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顺应天性,长你所长。

【用法提示】

考生为了表达“顺应事物的天性,世界才会精彩”的思想,接连选用两个热点人物,且在具体写作时对其进行了剪裁,选择的切入点都是“顺应天性”,与此无关的一律舍弃。所以虽然是两则材料,但角度统一、叙述重点专一,文段表意明确,说服力很强。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写作2

一、结构模式要“简”。

高考作文先要整体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主体展开,材料选取等,在动笔前要通盘考虑。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自己写清楚了,阅卷老师才能看清楚;阅卷老师看清楚了,给分才能给清楚。笔者认为,考场作文的结构应该简明,因为教师阅卷时,每篇作文平均阅读的时间仅为一分钟。因此,一篇应试的议论文最好只包括三大部分,五到八段文字:第一部分,简要提引原材料,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出自己的感悟,作为中心观点,这个观点要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第二部分,分三至五段,前两段(或三段)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各取一个例子,紧扣观点进行正面论证;后一段(或两段)可从反面选取事例与前文进行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全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给人以完整感。这样结构文章既简明又严谨且不呆板,还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二、列提纲要“快”。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考场上列作文提纲,可先写出简单的结构模式,然后把可能能用上的词句和例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古今中外的事例(尤其是带有时代气息的当今事例),简省写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写于卷面之前,可边浏览边修改,择优录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气呵成,避免文面多处涂改。

三、内容要“新”。

1、题目要新颖别致。“题好文一半”,许多阅卷老师就是根据学生命的题目来判定他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因此,能拟一个独具特色的题目,就能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住老师的视线,分数自然偏高。

2、开头要新颖独特,结尾要深刻感人。从题目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拿手的文体,精心打造开头和结尾,确保获得高分。

3、素材的选取要新鲜贴切。材料新颖又切合题意,那就能显示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作文分数自然就能上一个档次。我们要力避大众化和过于平淡的素材,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去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贴切性、典型性、新颖性、多样性。

四、立意要“深”。

1、要扣命意。高分作文必定是扣题行文的。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如果扣题不紧,得的分数会很低。

2、立意要有深度,要“掘地三尺”。“千古文章意为高”,不少考生的应试作文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立意没有深度。立意,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沃野中去找寻理论的“掘地三尺”的深度。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理想和现实的观照,偶然和必然的分析尝试辩证地寻找理性的答案。阅卷老师一般对深具慧眼、富有哲理的作文情有独钟,给分较高。

3、立意不能浅俗,思想不要幼稚,态度不要“嬉皮士”。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有一些境界低下、思想庸俗之作。我们要明白,高考体现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则重在弘扬真、善、美。有些同学喜欢唱反调,不管写什么都用调侃嘲讽的口气来写,显得很不严肃。高考作文立意要境界高雅、胸襟阔大,力避市侩气息、低俗趣味。

五、感情要“真”。

文章不是无病呻吟的“涂鸭”,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诚挚朴实的情感,读来是一种享受,品来是一种惬意。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常能打动阅卷者。要让阅卷老师感动,自己首先要投入,要动真感情。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能得高分。

六、语言要“美”。

流畅优美的语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种语言能力要靠平常的努力锻炼。无错字、病句,词句洗练流利,语脉首尾贯通,文意开合自如,是做到语言美的第一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是语言美的真正体现。作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练就:

一是恰当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典故等;

二是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反问、设问、对偶、夸张等;

三是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如多用短句,变式句,倒装句,双重否定句等。

四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积累。因为“腹有诗书文自华”。

五是锤词炼句,以铺陈、抑扬、排比、反问等手法增强文章气势。总而言之,润饰好了语言,能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能使文句更形象生动,更含蓄幽默,更有意蕴;能使文意更鲜明突出,更富有哲理,更耐人寻味。

七、文面要“洁”。

文面如人面,它是敲开阅卷老师心扉的第一块砖。高考阅卷时间紧,天气又热,评卷老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心态很微妙。字迹清楚、端正,字体美观大方,无明显涂痕的试卷,能立即获得评卷老师的好感,这样一来印象分就高了。试想:一份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出现在工作强度极大又十分疲累甚至有点焦躁的你的面前,你岂愿卒读?太潦草的作文,往往只看了首尾,可能三类作文偏下的分数就出来了。当然,我们所写之字不一定是练过书法的(练过当然更好),而只是要求所写之字大小一样,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不潦草,不涂改(实在需要修改时也应用笔轻轻划去,切不可重重涂写,乱打叉),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所写的字是什么字,以求一个整体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