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传统正拳练个啥
展开全部
“什么也别问照做就行了”,这样美其名曰传承,实际很容易出问题,抄作业容易抄错,这种传承自然容易走样,所以练习得明白练些啥。
空手道为什么要兼练传统的腰间出拳和高手架的出拳呢?高架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的各种搏击规则,但传统出拳更有锻炼上的意义,能辅助高位出拳,提升其质量。
高拳架是很现代的架势,优秀的头面部遮罩能提供很好的防御,尤其配合大拳套,效果很不错。翻一下过去的资料,早先的西洋裸拳拳击却大多以中低手架为主,这样便于控制距离以及快速突入。因为没有拳套的大遮罩面积,拳头很容易钻入防守的空隙,高拳架性价比不如伸手控距和主动接手控制的高。时至今日,空手道作为传统武术保留了低位出拳的练习传统,除了保存裸拳格斗的样貌外,还有其重要的练习意义和现实中的实用意义。
传统出拳能练个啥呢?最重要的是练习“利用下肢及腰胯发力出拳”。
人体很懒惰的,需要动哪部分,就只倾向动用这部分的肌肉关节,这样最节能。当拳头高举,没有好的指导的话,人最本能的出拳倾向只用手臂,想用大力量,普通人也倾向于只用胸部及以上部分用力,不太容易体会到腰胯的发力,而且还会容易有耸肩的问题,耸肩会大幅度降低身体的刚度(稳定性),不仅造成出拳力量的损失,而且肩关节受力能力降低还可能导致受伤。我曾围观某道场的练习,看到教练和学生一样,高位出拳时最多送个肩,腰部以下几乎没有贡献,后脚都是虚的,这种拳要么有甩手的速度但没重量(只是皮肉疼),要么有压体重但没速度(变成了推),无法构成有效的杀伤的,这种练习显然是效用很低的。
而从腰部或者肋部出拳,人体会比较倾向用身体较低的位置发力,因为这个姿势下驱动拳头的第一力量除了胳膊本身外,肩膀的贡献不如转腰胯大,所以普通人哪怕没有老师指点,如果强行追求速度和力量,本能地也会用上点腰胯。现代研究者早就证实,出拳的威力,腰部及以下部分的贡献更为主要,完整地发力链离不开腰胯及腿的作用,所以传统的练习方法能让人尽早体会到人体最优的发力方式,一旦形成出手能用上下半身发力的习惯,不论从哪个位置出手,威力都有保障。这里之所以用出手而不是出拳,是因为腰胯的发力还能有助于扒拉、撕扯之类的技术,发力原理是相通的。
此外,高架出拳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还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想用上下半身的力量,不少人会用蹦的而不是转腰,我见过不少耸肩+脖子前伸+蹦的,毫无疑问身体往前跌了,后脚自然就踩不实用不出力,出拳就变成了推,如果对手也是顶着你打的那倒还好,如果对方是进退灵活的人,这就很危险了。相比较而言,低位的出拳的练习比较便于人把重心“坐”在原地,不太容易失衡,能相对比较好地避免练习出拳时把自己“弹射出去”的尴尬,形成习惯后,高位出拳也能比较容易地保持住自己的重心。由于容易避免耸肩和开肘的问题,传统正拳也适宜长期练习,在正确的动作下对关节损害很小,作为练习方式的性价比很可观。
真实的暴力冲突并没有固定的形式,高架出拳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各种形式背后的发力原理,即上肢动作要用到下半身的助力,这样下盘稳定性也就会有意识地提升,“脚下有知觉”是很重要的,打架发力不足事小,还不小心滑倒就是很危险的事。了解到这些以后不论持械还是徒手、纠缠还是拳脚,都能有所裨益。
说到实用意义,传统的正拳除了锻炼作用,在它所针对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实用性。首先可以观察到擂台重拳多从低位打出,这点符合之前说的人体本能用腰胯。更重要的是,传统空手主要应用在日常防身,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隐藏”,要做到“看脸风平浪静,出手波涛汹涌”。从自然状态下直接抬手就打,这就抢到先机,集中力量打毫无防备的对手当然会暴击,做到这一点最佳的就是从腰的高度出拳了,配合上半身的误导,对方很难察觉并对第一拳做出反应。小林流究道馆练习一种叫“五寸突”的技术,就是从与人握手的手臂状态下,突然发寸劲打入的技术,直接脱胎自传统正拳的后半程,极其强调腰胯的短促发力,很是隐蔽。自然站立手下垂时突然出拳打上段,也是我们这一派系的练习内容,练的都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段,手从极低位置到高处的面部,对于从隐蔽到开打这一过程做了充分锻炼,它的原理是把抬手到腰部出拳的动作给流畅化和隐藏化,这些都是传统正拳的变形。
当然这些动作在擂台上的作用可能很有限,但了解并传承这些技术是很有趣的事,它揭示了空手道传统技法的原貌。
综上,传统正拳的练习方法是很宝贵的经验,它的锻炼作用很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练习者可能犯的原则性错误(比如把自己弹射出去、耸肩、光抡胳膊不用腰等等),同时也有其实用性。
至于练哪个为主呢?这个就得看练习目的,或者针对规则的性价比了,如果想戴拳套上擂台打比赛,要是还不练高架出拳,这不就是无备而战么?毕竟第一反应往往是练过最多的动作。
空手道为什么要兼练传统的腰间出拳和高手架的出拳呢?高架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的各种搏击规则,但传统出拳更有锻炼上的意义,能辅助高位出拳,提升其质量。
高拳架是很现代的架势,优秀的头面部遮罩能提供很好的防御,尤其配合大拳套,效果很不错。翻一下过去的资料,早先的西洋裸拳拳击却大多以中低手架为主,这样便于控制距离以及快速突入。因为没有拳套的大遮罩面积,拳头很容易钻入防守的空隙,高拳架性价比不如伸手控距和主动接手控制的高。时至今日,空手道作为传统武术保留了低位出拳的练习传统,除了保存裸拳格斗的样貌外,还有其重要的练习意义和现实中的实用意义。
传统出拳能练个啥呢?最重要的是练习“利用下肢及腰胯发力出拳”。
人体很懒惰的,需要动哪部分,就只倾向动用这部分的肌肉关节,这样最节能。当拳头高举,没有好的指导的话,人最本能的出拳倾向只用手臂,想用大力量,普通人也倾向于只用胸部及以上部分用力,不太容易体会到腰胯的发力,而且还会容易有耸肩的问题,耸肩会大幅度降低身体的刚度(稳定性),不仅造成出拳力量的损失,而且肩关节受力能力降低还可能导致受伤。我曾围观某道场的练习,看到教练和学生一样,高位出拳时最多送个肩,腰部以下几乎没有贡献,后脚都是虚的,这种拳要么有甩手的速度但没重量(只是皮肉疼),要么有压体重但没速度(变成了推),无法构成有效的杀伤的,这种练习显然是效用很低的。
而从腰部或者肋部出拳,人体会比较倾向用身体较低的位置发力,因为这个姿势下驱动拳头的第一力量除了胳膊本身外,肩膀的贡献不如转腰胯大,所以普通人哪怕没有老师指点,如果强行追求速度和力量,本能地也会用上点腰胯。现代研究者早就证实,出拳的威力,腰部及以下部分的贡献更为主要,完整地发力链离不开腰胯及腿的作用,所以传统的练习方法能让人尽早体会到人体最优的发力方式,一旦形成出手能用上下半身发力的习惯,不论从哪个位置出手,威力都有保障。这里之所以用出手而不是出拳,是因为腰胯的发力还能有助于扒拉、撕扯之类的技术,发力原理是相通的。
此外,高架出拳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还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想用上下半身的力量,不少人会用蹦的而不是转腰,我见过不少耸肩+脖子前伸+蹦的,毫无疑问身体往前跌了,后脚自然就踩不实用不出力,出拳就变成了推,如果对手也是顶着你打的那倒还好,如果对方是进退灵活的人,这就很危险了。相比较而言,低位的出拳的练习比较便于人把重心“坐”在原地,不太容易失衡,能相对比较好地避免练习出拳时把自己“弹射出去”的尴尬,形成习惯后,高位出拳也能比较容易地保持住自己的重心。由于容易避免耸肩和开肘的问题,传统正拳也适宜长期练习,在正确的动作下对关节损害很小,作为练习方式的性价比很可观。
真实的暴力冲突并没有固定的形式,高架出拳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各种形式背后的发力原理,即上肢动作要用到下半身的助力,这样下盘稳定性也就会有意识地提升,“脚下有知觉”是很重要的,打架发力不足事小,还不小心滑倒就是很危险的事。了解到这些以后不论持械还是徒手、纠缠还是拳脚,都能有所裨益。
说到实用意义,传统的正拳除了锻炼作用,在它所针对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实用性。首先可以观察到擂台重拳多从低位打出,这点符合之前说的人体本能用腰胯。更重要的是,传统空手主要应用在日常防身,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隐藏”,要做到“看脸风平浪静,出手波涛汹涌”。从自然状态下直接抬手就打,这就抢到先机,集中力量打毫无防备的对手当然会暴击,做到这一点最佳的就是从腰的高度出拳了,配合上半身的误导,对方很难察觉并对第一拳做出反应。小林流究道馆练习一种叫“五寸突”的技术,就是从与人握手的手臂状态下,突然发寸劲打入的技术,直接脱胎自传统正拳的后半程,极其强调腰胯的短促发力,很是隐蔽。自然站立手下垂时突然出拳打上段,也是我们这一派系的练习内容,练的都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段,手从极低位置到高处的面部,对于从隐蔽到开打这一过程做了充分锻炼,它的原理是把抬手到腰部出拳的动作给流畅化和隐藏化,这些都是传统正拳的变形。
当然这些动作在擂台上的作用可能很有限,但了解并传承这些技术是很有趣的事,它揭示了空手道传统技法的原貌。
综上,传统正拳的练习方法是很宝贵的经验,它的锻炼作用很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练习者可能犯的原则性错误(比如把自己弹射出去、耸肩、光抡胳膊不用腰等等),同时也有其实用性。
至于练哪个为主呢?这个就得看练习目的,或者针对规则的性价比了,如果想戴拳套上擂台打比赛,要是还不练高架出拳,这不就是无备而战么?毕竟第一反应往往是练过最多的动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