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的悲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汉献帝刘协一定不陌生。而每每提到献帝,挂上的标签往往都是“无能”、“傀儡”、“懦弱”、“亡国之君”这样的字眼。影视剧中也多把献帝塑造为一个胆小怕事、任人宰割的皇帝形象。但这样的评价是否真的客观呢?我们将其颠沛悲惨的一生与汉末多年的动荡归因为其个人能力的不足,又是否得当呢?汉献帝的一生究竟是一个无能之君的笑话,还是一个令人嗟叹的悲剧呢?或许在他悲哀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中平六年,是对汉室意义重大的一年。灵帝病逝,年仅十四岁的长子刘辩继位,而此时的刘协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年幼的皇帝根本无力阻止宦官和外戚间的争斗。先帝的去世,使得大批宦官顿时失去保护,大将军何进为清洗宦官,召来了本远在边疆的军阀入京,其中就包括了西凉的董卓。而这也是汉朝之后数十年风雨飘摇的开始。
何进剿灭宦官的计划很快随着自己反被伏杀而夭折了。但对边疆军阀的诏令确已下达,宦官们出于恐惧,挟持着小皇帝和刘协逃出宫外。走投无路下,宦官们尽数投河自尽,只剩下两兄弟在黑夜中寻路回宫。全天下身份最高贵的两个小孩子,衣衫破败,循着萤火,仓皇奔走。几经辗转,遇到了前来迎驾的董卓。少帝刘辩看到董卓,只顾着哭泣,话也说不全。但身边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却能将宫中事变经过,一一详述给董卓。当时刘协的神态是否镇定自若我们无从得知,或许他也被一连串的政变、绑架事件吓得魂不守舍,但起码他的行为已经与哥哥形成了对比。刘辩从小寄养在平民家中,并无娇生惯养的经历,而刘协自幼长在宫中,每天面对的只有服侍和顺从。但遇此大变,年长的刘辩却早返庆远不如弟弟镇定从容。是的,这种情形下,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我们没理由要求太多,刘辩的失态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但年龄更小的刘协,已然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魄力。这只是刘协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我不敢说仅由此可以证明刘协多么英勇无畏,但至少,此时的他绝不是懦弱的代名词。
三国志上记载,董卓见二人差异如此,当时“大喜,乃有废立意”。董卓随后更是以此为缘由,废了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也仅仅是董卓的书面托辞罢了。能让董卓不惜大费周章行废立之事的,必然不仅仅是当时的几句对答,更多的是因为刘辩的生母何太后尚在,会成为其扩张权力的阻碍,而且年纪越小的皇帝越好操纵。总之多方考虑下,董卓选择了刘协作为汉室的合法继承人。从此,刘协被冠上了一个可能是他最后悔拥有的身份——汉献帝。
此后,董卓逐渐成为了朝中实际的掌权人,献帝也从此沦为傀儡。权力的腐蚀下,董卓更加不把这个皇帝看在眼里,“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广施酷刑、纵容乱法,成为天下人口中的国贼。第二年,董卓因为担心外地诸侯以迎废帝复位为名讨伐自己,更是残忍地毒杀了已被废黜的刘辩。这段时期的刘协初登大宝,却不得不终日为自己陆握的安危担忧。他不知道,这个董卓是否又会像对待他的兄长一般,轻易地结束他的帝位,甚至是生命。在袁术、刘焉这些军阀还在为了把皇冠戴在自己头上而拼命奋斗时,刘协却因为拥有了这个皇冠,而深陷在重重宫墙内,终日惶恐。对于这个吃人的乱世来说,他太年轻了,太早地得到了帝位,太早地失去了自家皇室的荫蔽,太早地参与进了一场持续了上百年的宫廷祸乱。他没有资本也没有渠道像曹丕那样施展自己的才能,或是向世人证明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担当。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在专横的独裁力量下保全自己而已。
不久,又一场灾难悄然来到了刘协面前。因为董卓各种专权暴虐的行径,关东各路诸世族侯以袁绍为盟主,形成联军,举兵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协应该是开心的,因为这些人的行动让他知道,这天下还是有人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的,这天下还是有人愿意为他效忠的,这天下还是有人敢于挑战这个凌驾于皇位之上的董卓的。但是他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也仅仅是各路军阀为了扩张势力而打出的口号而已,每个人都说效忠汉室,每个人都说要保护皇帝,但每个人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董卓迫于联军的压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迁都。他几乎以绑架的形式,强迫献帝和朝中百官、宫中女眷迁移到了长安,并把原来洛阳的皇宫付之一炬,挖掘陵墓、洗劫财宝。年幼的汉献帝又不得不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狼狈奔走。到了长安的董卓更加嚣张,自立为太师,出入起居都是皇家待遇,恣意施暴,又毁坏钱币制度,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在这个时候,献帝做出了他的第一次反抗。
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当时在朝中任侍中,献帝派他偷偷潜出关东,向其父亲求援。献帝本想让刘虞率兵前来迎接自己东归洛阳,没想到派出的这位使者先后被袁术、袁绍扣留,几经波折下,刘虞本人也在公孙瓒的算计下惨遭杀害。献帝在其反抗之路上做出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葬送在了关东诸侯的利益之争中。朝中无人保皇,关外诸侯纷争,献帝真正陷入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依旧在寻觅机会,期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冲破这个局面。
就在这时,董卓死了。
董卓的死并不意外,因为他积累了太多的憎恨,又轻信了堪称整个三国时代最反复无常的人——吕布,最终死在了这个人之手。整个事变的幕后策划者王允虽然成功剿杀了国贼,但其本人却没有能力接手汉室这个烂摊子。而后随着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二人的到来,献帝一生中第二个悲惨阶段到来了。
郭李二人是典型的边疆军阀,崇尚武力,痴迷权势,却缺少战略眼光,更没有治国平乱的能力。二人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攻入长安,击溃了王允政府。自此,郭李二人成了朝廷的新一任把控者,然而令献帝和朝臣百姓失望的是,这两人甚至还不如他们的前任。他们将西北边疆的蛮荒习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暴虐行径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在这样的窘境之下,汉献帝依然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本分。经过董卓之祸,加之连年征乱,民间市价飞涨,一斛谷卖五十万,一斛豆子也要二十万,百姓根本买不起口粮,饿死者不计其数,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献帝见此,派负责的官员开仓赈灾,以国家的粮食做成粥糜发给百姓。但日子久了,灾情丝毫没有减轻。献帝怀疑其中有弄虚作假,就教人在殿上量取米豆,当面做粥。这才知道发下去的赈灾粮食被克扣了许多。于是献帝派人问责,有人要求拘捕负责官员,但献帝不忍其受刑,只教杖刑五十。自此以后,饥民多数得到了救济。这也是刘协皇帝生涯中的一件小事,但从此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特点。首先,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善良的,是真正体恤百姓的。同时,他也是聪明的,拥有在位者必需的敏锐。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仍在以自己的力量,以他那濒临被架空的权力,为自己的人民做着事情。这一点上,他的父亲汉灵帝就要汗颜许多了。
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的把持下混乱不堪,这两人随后更是开始互相争斗,夺取利益,最后演变成了对皇帝的抢夺。在一次争斗中,李傕抢先将献帝掳至自己军营,郭汜则下令放箭,甚至有箭矢射到了献帝跟前。此时的献帝真正成为了当权者手中的物品,一个象征着皇权的物品,可以随意争夺,没有丝毫的尊严。不知道献帝是否曾有那么一瞬间,希望郭汜的箭再射偏一点,直接夺走他这个傀儡皇帝的性命呢。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献帝依旧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仍然渴求着能回到旧都洛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这一次,他手中已经没有赌注可以用来求援了,于是他把希望寄托于对郭李二人的直接请求。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他们同意了。
献帝命人调和了郭李二人的矛盾,二人议和,并共同护送献帝东归洛阳。然而途中诸将再次爆发了矛盾,郭汜打算劫持献帝回到长安,却战败。当晚献帝只能露宿野外。后来郭汜等人再次追击,一举击溃了护送皇帝的军队,死伤无数,几轮胜败下,献帝派人与郭汜等人求和,历经了一路的凶险、狼狈,献帝这才终于回到了洛阳。
但回到洛阳以后,献帝发现曾经那个繁华美好的京都,已经在当年董卓的一把火下,化为了瓦砾。皇帝和百官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只能在瓦砾间苟活。全国各地那些始终高喊“匡扶汉室、为国讨贼”的州郡诸侯,此时没有一个愿意来迎接皇帝,甚至没有人送来一口粮食。这个时候的献帝,几乎与乞丐无异,身边每天都有人饿死,或者被官兵杀死。不知道此时他心中充满的是愤怒,还是委屈,是心酸,还是无奈。要知道,即便到了这时,他也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已经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面临着绝望。而就在此时,汉献帝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曹操来了。
曹操在毛玠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建议下,前往洛阳迎接天子。落魄的献帝终于在这个无情的乱世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也再一次找回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尊严。曹操随即迁都至许昌,将献帝控制在自己的领地内。曹操给了献帝温饱、富贵和尊严,这些本该在皇帝的位置上唾手可得的东西,却在献帝面前显得如此珍贵难得。在某种意义上,献帝应该感激曹操,不论曹操是出于何种目的,但只有他接纳了自己,也只有他让破败飘摇的朝廷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自此,献帝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开始。
诚然,曹操不是董卓,更不是李傕和郭汜,他没有施暴乱法,没有贪图享乐,但权力的腐蚀作用仍然没有放过他。随着他的势力在北方的不断扩大,他的个人威望也在不断升高。虽然他依旧以辅佐汉室为名,但却也开始追求个人权力和地位。如果说董卓之流追求的是个人的荣华和物质的享受,曹操的野心则更加庞大,他想要的是一统天下。献帝发现,自己傀儡皇帝的生涯并没有因为曹操的到来而结束,自己仍不过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工具罢了。曹操自任为司空,执掌大权,献帝对于政事依然没有多少话语权。
让献帝失望的是,至少对他而言,此时曹操似乎已经变成了另一个董卓。同样的藐视皇权,同样的凌驾群臣,同样的大权独揽,导致献帝自己也是同样的噤若寒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相似,都在触动着献帝当年伤痛的记忆。时隔曹操迎驾已经四年,也许献帝受够了没完没了的被操纵、被胁迫,他决定再次举起反抗的旗帜。
这是一起暗杀曹操的计划,被后世称作,衣带诏。
献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老丈人,车骑将军董承。献帝偷偷用血写下了一封诏书,命令诛杀曹操,然后将诏书藏在衣带中,秘密交给了董承。参与谋划的还有王子服、吴子兰等一干大臣,也包括后来曹操的宿敌刘备。倘若此次暗杀计划真的成功了,或许中国的历史就要被改写。然而上天再一次没有眷顾献帝。事情进行到一半,就走漏了风声,结果也是异常惨烈,董承等所有参与者尽皆处死,只有刘备提前逃走。曹操甚至执意杀死了董承的女儿、献帝的妃嫔董贵人。
本想诛杀国贼,却反害了一众忠臣的性命,甚至当与自己同床共枕的女人惨死在自己面前时,也无力阻止。献帝或许这一次真的认识到,以自己的力量想要逆转大势,是不可能的。即便曹操倒下了,还会有无数个曹操代替他,就像董卓,就像李傕郭汜。东汉被昏庸的统治腐蚀了数代,留给皇帝的早已不是一个稳定繁荣的天下,而是一个分裂动荡的中国,是一个需要英雄拯救的乱世。献帝何尝不想做这个英雄,但当他还是幼子时,就已经被众多庞大的势力所凌驾,这些势力中有英雄,有奸佞,但无一是可以供他使用的力量。诚然,即便是没有这些客观阻碍,以献帝的能力也难以担当英雄的职责,但他也并不是一个昏君,叹只叹生不逢时。治世之下,或许尚可供他施展拳脚,一展抱负,但乱世之中,却并没有他容身之所。
衣带诏事件后,我们从史书上再也没有看到献帝做出过任何反抗。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放弃了,他理解了这个世道留给他的位置,他选择了妥协,无止境地妥协。在曹家的荫蔽下,皇帝依旧是皇帝,依旧享受着他应有的荣华,再也不会沦落到食不果腹、四处流浪的境地。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永远成为曹家的棋子,眼睁睁看着这个于乱世中崛起的奸雄,扩张着自己的版图。即便有一天,这个霸主的位置不再是曹操,也只是换成另一个有同样野心的人罢了,永远不会轮到政权、兵权双双失去的自己。
献帝在许都高耸的宫墙之内,带着这样的觉悟,一直生活了二十五年。这期间,曹操日渐专横,先是杀了献帝的另一个女人,也是当时的皇后——伏皇后。理由是十四年前的一封谋反书信。然后曹操又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献帝,其中之一更是封为了新的皇后,进一步控制了献帝。最终,曹操做出了最大胆的举动,自立为魏王,打破了汉高祖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祖训。传承四百余年的汉室王法被权力所践踏,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却始终无能为力。
曹操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曹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继位的同一年,便直接迈出了父亲至死也没有迈出的一步——逼迫献帝退位,自己称帝建国。而在曹丕的使臣前来逼迫献帝时,献帝的皇后、也是曹丕的妹妹曹节则怒不可遏,痛骂兄长的不臣之举。这个本来是曹操用来控制献帝的女人,此时已是真心爱护这个走到末路的男人,她自知无力阻止自己家族夺取自己丈夫的皇位,就把玺印掷于地上,高呼“天不祚尔”。她心疼自己的男人,更痛恨这个不公的世道。至此,汉王朝彻底宣告灭亡,汉献帝也终于退下了这个令他深受其害的皇帝宝座,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也是最美好的阶段。他本人并没有遭受迫害,曹丕也许是出于名望的考虑,害怕遭受天下人甚至后世人的口诛笔伐,虽然夺走了刘协的帝位,却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被准许在领地内以天子的待遇生活,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很多人相信,被迫退位的刘协比当年坐在龙椅上时更加欣慰。因为他终于可以卸下肩上沉重的责任,不必终日提心吊胆,不必处处受制于人,甚至终于可以走出皇宫,再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此时的刘协已经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了,他的一生错过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而在他的晚年,终于可以第一次为自己而活。
刘协退位后的事迹正史上鲜有记载,但据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献帝贬居山阳后,潜心医学,利用在宫中学得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甚至不收分毫为百姓治病,又为民间学舍慷慨捐资,大兴教育,使山阳繁荣一时,深受子民爱戴。如果这些事迹可信,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协是一个生错了时间、生错了地点的君主,他的德行和能力本是可以担起明主之称的。他能够体恤百姓,也懂得施政振纲,如果从一开始就为官一方,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名臣。但可惜,他生在了帝王家,生在了一个颓败不堪的帝王家。
纵观刘协的一生,我们发现,他是傀儡,但不无能;他被欺凌,但不懦弱;他亲手亡了国家,但从没忘了百姓;他无力拯救天下,但始终无愧于心。乱世需要出类拔萃的人去领导,去统一。这个时代要求它的皇帝必须是个英雄,就算仅仅是优秀、善良都不够。这样的英雄世之罕有,刘协不是,所以他没有当好这个皇帝,但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他做错了呢?所幸,在他的晚年,他终于扮演了最适合他的角色。对于一个亡国之君,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中平六年,是对汉室意义重大的一年。灵帝病逝,年仅十四岁的长子刘辩继位,而此时的刘协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年幼的皇帝根本无力阻止宦官和外戚间的争斗。先帝的去世,使得大批宦官顿时失去保护,大将军何进为清洗宦官,召来了本远在边疆的军阀入京,其中就包括了西凉的董卓。而这也是汉朝之后数十年风雨飘摇的开始。
何进剿灭宦官的计划很快随着自己反被伏杀而夭折了。但对边疆军阀的诏令确已下达,宦官们出于恐惧,挟持着小皇帝和刘协逃出宫外。走投无路下,宦官们尽数投河自尽,只剩下两兄弟在黑夜中寻路回宫。全天下身份最高贵的两个小孩子,衣衫破败,循着萤火,仓皇奔走。几经辗转,遇到了前来迎驾的董卓。少帝刘辩看到董卓,只顾着哭泣,话也说不全。但身边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却能将宫中事变经过,一一详述给董卓。当时刘协的神态是否镇定自若我们无从得知,或许他也被一连串的政变、绑架事件吓得魂不守舍,但起码他的行为已经与哥哥形成了对比。刘辩从小寄养在平民家中,并无娇生惯养的经历,而刘协自幼长在宫中,每天面对的只有服侍和顺从。但遇此大变,年长的刘辩却早返庆远不如弟弟镇定从容。是的,这种情形下,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我们没理由要求太多,刘辩的失态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但年龄更小的刘协,已然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魄力。这只是刘协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我不敢说仅由此可以证明刘协多么英勇无畏,但至少,此时的他绝不是懦弱的代名词。
三国志上记载,董卓见二人差异如此,当时“大喜,乃有废立意”。董卓随后更是以此为缘由,废了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也仅仅是董卓的书面托辞罢了。能让董卓不惜大费周章行废立之事的,必然不仅仅是当时的几句对答,更多的是因为刘辩的生母何太后尚在,会成为其扩张权力的阻碍,而且年纪越小的皇帝越好操纵。总之多方考虑下,董卓选择了刘协作为汉室的合法继承人。从此,刘协被冠上了一个可能是他最后悔拥有的身份——汉献帝。
此后,董卓逐渐成为了朝中实际的掌权人,献帝也从此沦为傀儡。权力的腐蚀下,董卓更加不把这个皇帝看在眼里,“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广施酷刑、纵容乱法,成为天下人口中的国贼。第二年,董卓因为担心外地诸侯以迎废帝复位为名讨伐自己,更是残忍地毒杀了已被废黜的刘辩。这段时期的刘协初登大宝,却不得不终日为自己陆握的安危担忧。他不知道,这个董卓是否又会像对待他的兄长一般,轻易地结束他的帝位,甚至是生命。在袁术、刘焉这些军阀还在为了把皇冠戴在自己头上而拼命奋斗时,刘协却因为拥有了这个皇冠,而深陷在重重宫墙内,终日惶恐。对于这个吃人的乱世来说,他太年轻了,太早地得到了帝位,太早地失去了自家皇室的荫蔽,太早地参与进了一场持续了上百年的宫廷祸乱。他没有资本也没有渠道像曹丕那样施展自己的才能,或是向世人证明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担当。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在专横的独裁力量下保全自己而已。
不久,又一场灾难悄然来到了刘协面前。因为董卓各种专权暴虐的行径,关东各路诸世族侯以袁绍为盟主,形成联军,举兵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协应该是开心的,因为这些人的行动让他知道,这天下还是有人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的,这天下还是有人愿意为他效忠的,这天下还是有人敢于挑战这个凌驾于皇位之上的董卓的。但是他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也仅仅是各路军阀为了扩张势力而打出的口号而已,每个人都说效忠汉室,每个人都说要保护皇帝,但每个人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董卓迫于联军的压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迁都。他几乎以绑架的形式,强迫献帝和朝中百官、宫中女眷迁移到了长安,并把原来洛阳的皇宫付之一炬,挖掘陵墓、洗劫财宝。年幼的汉献帝又不得不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狼狈奔走。到了长安的董卓更加嚣张,自立为太师,出入起居都是皇家待遇,恣意施暴,又毁坏钱币制度,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在这个时候,献帝做出了他的第一次反抗。
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当时在朝中任侍中,献帝派他偷偷潜出关东,向其父亲求援。献帝本想让刘虞率兵前来迎接自己东归洛阳,没想到派出的这位使者先后被袁术、袁绍扣留,几经波折下,刘虞本人也在公孙瓒的算计下惨遭杀害。献帝在其反抗之路上做出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葬送在了关东诸侯的利益之争中。朝中无人保皇,关外诸侯纷争,献帝真正陷入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依旧在寻觅机会,期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冲破这个局面。
就在这时,董卓死了。
董卓的死并不意外,因为他积累了太多的憎恨,又轻信了堪称整个三国时代最反复无常的人——吕布,最终死在了这个人之手。整个事变的幕后策划者王允虽然成功剿杀了国贼,但其本人却没有能力接手汉室这个烂摊子。而后随着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二人的到来,献帝一生中第二个悲惨阶段到来了。
郭李二人是典型的边疆军阀,崇尚武力,痴迷权势,却缺少战略眼光,更没有治国平乱的能力。二人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攻入长安,击溃了王允政府。自此,郭李二人成了朝廷的新一任把控者,然而令献帝和朝臣百姓失望的是,这两人甚至还不如他们的前任。他们将西北边疆的蛮荒习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暴虐行径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在这样的窘境之下,汉献帝依然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本分。经过董卓之祸,加之连年征乱,民间市价飞涨,一斛谷卖五十万,一斛豆子也要二十万,百姓根本买不起口粮,饿死者不计其数,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献帝见此,派负责的官员开仓赈灾,以国家的粮食做成粥糜发给百姓。但日子久了,灾情丝毫没有减轻。献帝怀疑其中有弄虚作假,就教人在殿上量取米豆,当面做粥。这才知道发下去的赈灾粮食被克扣了许多。于是献帝派人问责,有人要求拘捕负责官员,但献帝不忍其受刑,只教杖刑五十。自此以后,饥民多数得到了救济。这也是刘协皇帝生涯中的一件小事,但从此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特点。首先,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善良的,是真正体恤百姓的。同时,他也是聪明的,拥有在位者必需的敏锐。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仍在以自己的力量,以他那濒临被架空的权力,为自己的人民做着事情。这一点上,他的父亲汉灵帝就要汗颜许多了。
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的把持下混乱不堪,这两人随后更是开始互相争斗,夺取利益,最后演变成了对皇帝的抢夺。在一次争斗中,李傕抢先将献帝掳至自己军营,郭汜则下令放箭,甚至有箭矢射到了献帝跟前。此时的献帝真正成为了当权者手中的物品,一个象征着皇权的物品,可以随意争夺,没有丝毫的尊严。不知道献帝是否曾有那么一瞬间,希望郭汜的箭再射偏一点,直接夺走他这个傀儡皇帝的性命呢。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献帝依旧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仍然渴求着能回到旧都洛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这一次,他手中已经没有赌注可以用来求援了,于是他把希望寄托于对郭李二人的直接请求。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他们同意了。
献帝命人调和了郭李二人的矛盾,二人议和,并共同护送献帝东归洛阳。然而途中诸将再次爆发了矛盾,郭汜打算劫持献帝回到长安,却战败。当晚献帝只能露宿野外。后来郭汜等人再次追击,一举击溃了护送皇帝的军队,死伤无数,几轮胜败下,献帝派人与郭汜等人求和,历经了一路的凶险、狼狈,献帝这才终于回到了洛阳。
但回到洛阳以后,献帝发现曾经那个繁华美好的京都,已经在当年董卓的一把火下,化为了瓦砾。皇帝和百官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只能在瓦砾间苟活。全国各地那些始终高喊“匡扶汉室、为国讨贼”的州郡诸侯,此时没有一个愿意来迎接皇帝,甚至没有人送来一口粮食。这个时候的献帝,几乎与乞丐无异,身边每天都有人饿死,或者被官兵杀死。不知道此时他心中充满的是愤怒,还是委屈,是心酸,还是无奈。要知道,即便到了这时,他也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已经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面临着绝望。而就在此时,汉献帝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曹操来了。
曹操在毛玠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建议下,前往洛阳迎接天子。落魄的献帝终于在这个无情的乱世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也再一次找回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尊严。曹操随即迁都至许昌,将献帝控制在自己的领地内。曹操给了献帝温饱、富贵和尊严,这些本该在皇帝的位置上唾手可得的东西,却在献帝面前显得如此珍贵难得。在某种意义上,献帝应该感激曹操,不论曹操是出于何种目的,但只有他接纳了自己,也只有他让破败飘摇的朝廷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自此,献帝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开始。
诚然,曹操不是董卓,更不是李傕和郭汜,他没有施暴乱法,没有贪图享乐,但权力的腐蚀作用仍然没有放过他。随着他的势力在北方的不断扩大,他的个人威望也在不断升高。虽然他依旧以辅佐汉室为名,但却也开始追求个人权力和地位。如果说董卓之流追求的是个人的荣华和物质的享受,曹操的野心则更加庞大,他想要的是一统天下。献帝发现,自己傀儡皇帝的生涯并没有因为曹操的到来而结束,自己仍不过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工具罢了。曹操自任为司空,执掌大权,献帝对于政事依然没有多少话语权。
让献帝失望的是,至少对他而言,此时曹操似乎已经变成了另一个董卓。同样的藐视皇权,同样的凌驾群臣,同样的大权独揽,导致献帝自己也是同样的噤若寒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相似,都在触动着献帝当年伤痛的记忆。时隔曹操迎驾已经四年,也许献帝受够了没完没了的被操纵、被胁迫,他决定再次举起反抗的旗帜。
这是一起暗杀曹操的计划,被后世称作,衣带诏。
献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老丈人,车骑将军董承。献帝偷偷用血写下了一封诏书,命令诛杀曹操,然后将诏书藏在衣带中,秘密交给了董承。参与谋划的还有王子服、吴子兰等一干大臣,也包括后来曹操的宿敌刘备。倘若此次暗杀计划真的成功了,或许中国的历史就要被改写。然而上天再一次没有眷顾献帝。事情进行到一半,就走漏了风声,结果也是异常惨烈,董承等所有参与者尽皆处死,只有刘备提前逃走。曹操甚至执意杀死了董承的女儿、献帝的妃嫔董贵人。
本想诛杀国贼,却反害了一众忠臣的性命,甚至当与自己同床共枕的女人惨死在自己面前时,也无力阻止。献帝或许这一次真的认识到,以自己的力量想要逆转大势,是不可能的。即便曹操倒下了,还会有无数个曹操代替他,就像董卓,就像李傕郭汜。东汉被昏庸的统治腐蚀了数代,留给皇帝的早已不是一个稳定繁荣的天下,而是一个分裂动荡的中国,是一个需要英雄拯救的乱世。献帝何尝不想做这个英雄,但当他还是幼子时,就已经被众多庞大的势力所凌驾,这些势力中有英雄,有奸佞,但无一是可以供他使用的力量。诚然,即便是没有这些客观阻碍,以献帝的能力也难以担当英雄的职责,但他也并不是一个昏君,叹只叹生不逢时。治世之下,或许尚可供他施展拳脚,一展抱负,但乱世之中,却并没有他容身之所。
衣带诏事件后,我们从史书上再也没有看到献帝做出过任何反抗。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放弃了,他理解了这个世道留给他的位置,他选择了妥协,无止境地妥协。在曹家的荫蔽下,皇帝依旧是皇帝,依旧享受着他应有的荣华,再也不会沦落到食不果腹、四处流浪的境地。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永远成为曹家的棋子,眼睁睁看着这个于乱世中崛起的奸雄,扩张着自己的版图。即便有一天,这个霸主的位置不再是曹操,也只是换成另一个有同样野心的人罢了,永远不会轮到政权、兵权双双失去的自己。
献帝在许都高耸的宫墙之内,带着这样的觉悟,一直生活了二十五年。这期间,曹操日渐专横,先是杀了献帝的另一个女人,也是当时的皇后——伏皇后。理由是十四年前的一封谋反书信。然后曹操又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献帝,其中之一更是封为了新的皇后,进一步控制了献帝。最终,曹操做出了最大胆的举动,自立为魏王,打破了汉高祖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祖训。传承四百余年的汉室王法被权力所践踏,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却始终无能为力。
曹操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曹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继位的同一年,便直接迈出了父亲至死也没有迈出的一步——逼迫献帝退位,自己称帝建国。而在曹丕的使臣前来逼迫献帝时,献帝的皇后、也是曹丕的妹妹曹节则怒不可遏,痛骂兄长的不臣之举。这个本来是曹操用来控制献帝的女人,此时已是真心爱护这个走到末路的男人,她自知无力阻止自己家族夺取自己丈夫的皇位,就把玺印掷于地上,高呼“天不祚尔”。她心疼自己的男人,更痛恨这个不公的世道。至此,汉王朝彻底宣告灭亡,汉献帝也终于退下了这个令他深受其害的皇帝宝座,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也是最美好的阶段。他本人并没有遭受迫害,曹丕也许是出于名望的考虑,害怕遭受天下人甚至后世人的口诛笔伐,虽然夺走了刘协的帝位,却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被准许在领地内以天子的待遇生活,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很多人相信,被迫退位的刘协比当年坐在龙椅上时更加欣慰。因为他终于可以卸下肩上沉重的责任,不必终日提心吊胆,不必处处受制于人,甚至终于可以走出皇宫,再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此时的刘协已经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了,他的一生错过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而在他的晚年,终于可以第一次为自己而活。
刘协退位后的事迹正史上鲜有记载,但据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献帝贬居山阳后,潜心医学,利用在宫中学得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甚至不收分毫为百姓治病,又为民间学舍慷慨捐资,大兴教育,使山阳繁荣一时,深受子民爱戴。如果这些事迹可信,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协是一个生错了时间、生错了地点的君主,他的德行和能力本是可以担起明主之称的。他能够体恤百姓,也懂得施政振纲,如果从一开始就为官一方,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名臣。但可惜,他生在了帝王家,生在了一个颓败不堪的帝王家。
纵观刘协的一生,我们发现,他是傀儡,但不无能;他被欺凌,但不懦弱;他亲手亡了国家,但从没忘了百姓;他无力拯救天下,但始终无愧于心。乱世需要出类拔萃的人去领导,去统一。这个时代要求它的皇帝必须是个英雄,就算仅仅是优秀、善良都不够。这样的英雄世之罕有,刘协不是,所以他没有当好这个皇帝,但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他做错了呢?所幸,在他的晚年,他终于扮演了最适合他的角色。对于一个亡国之君,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