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识字的方法:
1、字图结合,形象识字
如“日、月、水、火”等象形文字,用这种字图结合的方法识记是最好不过了。给出图片,找一找藏着的字;找出汉字,说一说和画面的相似之处;还可以根据汉字画一画。借助孩子的形象思维记住汉字,快速而有效,还可以帮忙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
2、参与游戏,趣中识字
采用游戏识字的方法指导孩子识字,可以大大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如让孩子猜字谜:“十张口,一颗心(思)”“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编儿歌引导孩子识记:“鸟”——“鸟少一点成了乌,乌鸦好像没眼珠;只因全身羽毛黑,所以远看不清楚。”再比如“生字开花”游戏,识一个,带一串,有利于有效、高效地识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说文解字,字理识字
通过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学生通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知道字史,同时只有中国汉字有字理规律,学生通过对字理的了解,知道汉字变化演绎过程,不仅从音形义上认识汉字,更能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观察“江河湖海”等字,发现很多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法”也有三点水,这怎么和水有关呢,原来“法”指刑法,量刑标准平得像水面一样,因此字形采用“水”作偏旁。孩子通过字理认识到:如果出现不平的时候,水会流动,一直到完全平了为止,法就像水一样,要公平公正。
4、创设语境,联想识字
生活中处处皆学问。逛超市,观察商品的商标,认识商品的名字;出行时,观察路牌,认识路名;游览动物园,认识小动物的名称;上学了,认识新同学的名字……汉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有些汉字在孩子的生活半径内反复出现。巧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生活大语境中识字,可以让孩子们广泛地认字,大量地识字。
5、互助互学,自信识字
让孩子当老师,激发孩子识字的信心和成就感也是识字的好办法,还有迁移识字、分解识字、比较识字等多种识字策略。当然,指导孩子识字时还应注意的几点原则: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朗读识字,避免记忆遗忘。
1982年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一篇短文震动了世界。科学家们对英美法德日5国儿童的智商进行测查,结果是,欧美等4国儿童智商平均为100,唯独日本儿童智商平均为111。原因何在?专家们认为,关键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一些研究表明,尽早识字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日本教育学博士石井勋联合东京的多家幼儿园,引进“石井式国语教育”,他们通过7年跟踪研究发现:孩子们从5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智商能达120,3岁开始学智商高达125-130,而那些小时后不学汉字的孩子智商仅为100,也就是说,更早接触汉字,可能会提升孩子智商水平。
那么如何学好汉字,利用好中华文化的宝藏,特别是帮助幼小衔接阶段孩子启迪智慧,学好中华文化呢?小可豆研发团队于2022年1月出版的《小可豆幼小衔接识字》图书,在遵从汉字造字本源基础上,融合了多种传统识字方法,旨在帮助孩子学会识字,发现识字的乐趣,顺利的度过幼升小阶段,下面来举例列举一下:
一、象形识字法
象形识字法是引入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方式讲解,从汉字的造字历史去还原汉字的含义。这种识字方法不同于机械识字。象形文字从图形中来,幼儿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更符合自身规律。
二、指事识字法
指事识字法就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些符号来表示新的意思。比如木和本,木为象形字,而本比木多一横,表示树的根本,本即为指事字。指事识字法讲究“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只要理解其中原理,那么一目了然。
三、会意识字法
会意识字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理解其新的含义。例如“明”字,就是“日”和“月”的组合,代表着日光和月光加起来会更加明亮的意思。还有“林”字,两个“木”字的组合就是有很多树木的林子,如此等等。
四、形声识字法
形声字是形声字一般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例如当“胡”作为声旁时,“蝴、湖、糊、瑚、煳、葫”等都发“胡”的音,这些字就可以称为形声字。此外还有“苹”字,草字头表明它是一种植物,下面的“平”是声旁。
五、环境濡染法
环境濡染法,也叫濡染识字法,即将生活场景与字结合,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可以轻易的将周围的环境进行想象,并加以理解来帮助识记汉字。
《小可豆幼小衔接识字》中精选了394个生活中的常用字和一年级数学题中的高频字,不仅帮助孩子顺利幼小衔接过度,而且采用中华传统识字方法,启迪孩子识字智慧,激发识字兴趣。内容融入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让孩子识字过程中发现文化,感受文化,进而提升孩子综合文学素养。《小可豆幼小衔接识字》还配套了贴纸,学习计划表,习惯养成册等,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做计划养成好习惯,学好汉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良好的识字方法,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而且在识字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不断的传承、发展与升华中,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和深厚滋养,让中华文化绽放出璀璨的新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