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何都站不起来,要坐在轮椅上?她们牺牲了什么?
4月16日上午,中国载人航空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太空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到了地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的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的状态良好,这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历经180多天,他们从太空出舱,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到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航天员们在浩瀚太空状态良好,也源自航天人的创新自信、航天技术的创新突破。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我国为了实现载人航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个努力的背后,又是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人员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艰苦付出,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再次创新。太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地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虽然航天员能看到宇宙浩航无穷的美景,却受到太空失重的环境影响,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方向,都面临着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保证航天员能安全着陆,地面工作人员做了大规模的勘察工作,配合各个系统同时运转保证航天员下来的安全问题。各大媒体以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好航天员实时动态,我们能看到航天员出舱后都是由工作人员搀扶到座椅上,没有自行站立行走,那这是什么情况呢?
原来是需要等返回舱安全着陆后,确认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航天英雄是不能马上出去的,还需经过一两个小时的重力适应。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太空活动,他们的生理系统会发生一些改变,身体是无法短时间适应环境,所以出舱时间不会很快。等航天英雄被人搀扶出来后,他们还需要消毒更衣再次观察身体状况等一系列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想要站起来走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常还会感觉到头晕恶心等情况出现。
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失重飞行会引起立位耐力下降;另外航天员在太空生活过一段时间,缺乏一定的运动和重力,肌肉骨骼缺少刺激便容易畏缩;还有就是他们回到地球的时间太短,无法辨别空间方位,如果自己单独行走,这是无法找准方向的。总而言之,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我们无法得知。他们为我国航天载人工程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让我们敬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