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后耳朵进水如何处理
炎炎夏日,来游泳池游泳的人明显增多。耳朵进水很常见,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方法:
1、单足跳跃法: 游泳上岸后可以将头偏向一边,患耳向下,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4、侧卧法:以上方法都试过之后,晚上睡觉的`时候躺下侧卧,也就是进水的那个耳朵,但是不要堵着,因为堵住之后会有气压影响水的流出。
“游泳耳”
“游泳耳”是一种因中耳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耳咽管将空气从鼻子和嘴巴送入中耳的通道,但是炎症会使细菌和病毒进入中耳,在耳鼓后产生脓液,从而引起压迫感以及疼痛症状。游泳性中耳炎最容易“找”上游泳爱好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防治“游泳耳”呢?
1、游泳前清理外耳
有些人因为外耳道分泌物较多,当它们遇水膨胀之后,就会诱发“游泳耳”。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耳屎”,可以有效避免“耳屎”被浸泡后引起疼痛发炎。
2、用电吹风将耳朵吹干
游泳耳塞有助于防止耳朵进水,但也难免有渗漏。游泳后,将电吹风置于离耳朵十几英寸的地方,向耳朵内吹暖风,但温度应当适宜,不能太热。
3、别用东西掏耳朵
许多人觉得游泳后耳朵好像塞住了,就自己用“工具”,如铅笔、钥匙尖端、手指甲来掏耳朵。这样做极容易造成耳朵损伤,从而导致炎症。
4、使用预防性滴注法
游泳后,可以用杀菌性耳药水来恢复耳道内的酸性环境,这对老觉得耳朵潮湿的人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