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仁美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而潘美忠臣肯定是忠臣,他唯一的污点是杨业战败时没有及时出手救援。被人说是临阵脱逃,甚至更有人说他是妒忌杨业的功劳而故意设法害死杨业。实际上,我不觉得一个军事家会因为功劳问题而做出这番事情。其次,关于他为何临阵脱胎,原由是因为王侁带走了三分一的兵力。或许有人就说了,你潘美明明是主帅,会命令不了一个监军王侁?其实在那个时代监军的职位相当于钦差大臣。等同行使皇帝赋予的权力,负责“积核”在外将士的“功罪赏罚”,将帅指挥打仗,监军虽没有指挥权但有监督权,但能与“统帅分庭抗礼”。说白了,哥职位不比你高,但是哥的老爸是李刚,你咬我试试?所以,潘美虽说是主帅,但是总体上却处处受到王侁牵制,无法拥有完整的控制权。在与辽军交战时王侁非得要杨业带三分一的军队去跟辽国十万大军交战,王侁带三分一的军队,潘美带三分一的军队。结果杨业战败,王侁带三分一的军队撤离谷口。而潘美为何不去救援杨业而是跟着撤离呢?在历史上,潘美是个军事高手,必定熟读军事书籍:孙子曰:“先处战地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趋敌者劳。故善战之人,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又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同时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杨业战败,敌人攻之,先于潘美占据战场,所以潘美属于后到战场,属于被动。在数量上潘美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队。而辽国足足有十万精兵。而且打败杨业,气势如虹。这时若潘美冲过去,则触犯兵家大忌,所以潘美只得忍痛后撤。
而且潘美的儿子不叫什么潘龙,潘虎,潘豹。更没有所谓的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实际上潘美的儿子们都是诗书达理之人,根本不存在说打擂台七郎撕人的场合。所以潘美跟杨业根本就没过节。
杨业战败,敌人攻之,先于潘美占据战场,所以潘美属于后到战场,属于被动。在数量上潘美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队。而辽国足足有十万精兵。而且打败杨业,气势如虹。这时若潘美冲过去,则触犯兵家大忌,所以潘美只得忍痛后撤。
而且潘美的儿子不叫什么潘龙,潘虎,潘豹。更没有所谓的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实际上潘美的儿子们都是诗书达理之人,根本不存在说打擂台七郎撕人的场合。所以潘美跟杨业根本就没过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