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上联文为东,下联武为西;上联左为上,下联右为下,相当于过去人们写书信时竖着写从右往左写,贴坐北朝南的大门对联时也是这个道理。
怎样写对联 荐
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
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写对联技巧 荐
出、对句的句法
对联的句法:就应对而言,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连接上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对句合理衔接的要素,理清出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2、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这是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游泳》的开头两句,词性对仗算是工整的,“才”、“又”表现了从长沙到武昌的行程是连贯的。再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下联就是上联意思顺连而致。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例: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没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例: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例:
虽得沧海三重浪
却失大江一道桥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例: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例: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例如: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例: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有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例: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例: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写对联的要求 荐
写好一副对联,大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曰音韵、曰词句、曰意境。
一 先说音韵。
对联没有押韵的压力,所以音韵的要求就全体现在平仄上。
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3、勿连平。就是一联之中,平声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来说,一联的末尾,最多只能有两个平声字,超过三个就不太好了。(仄起平收,这指的是下联)一联的中间,最多只能三连平,超过四个就不太好了。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联之中,最好别只有一个平声字或仄声字。
这两点要求我们平仄要叉花着来,别老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5、五七联的拗救。如果是五字联和七字联,因为跟近体诗的字数刚好一样,所以近体诗中的拗救规则也是适用的。所谓拗救,就是某处对仗不好,在这一联的其他位置做些补救,这个对仗就被修补好了。拗救的规则,说起来很繁琐,兹不表。但因为对联中五七言最常见,所以知道的话,对于对联还是大有好处的。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音韵规则大体如此。下面就到了最麻烦的一个问题了:如何定一个字的平仄。
有两种办法:a 全依普通话,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为平声字,其余为仄。b 全依古代。古代传承下来有韵书、韵谱。字的平仄是规定好了的。有名的如《广韵》、《平水韵》。
这两种办法,a是简单易行,但因为简单,未免就格局不高。b虽烦难,但古雅。我是主张按b的标准来的。其实也不复杂。平仄之难,难点在入声字。一、六、七、八、十、铁、木这些字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但这些字到了今天的普通话里,念什么声调的都有。就是这些字扰乱了平仄分布的格局。如果能把这些字区分出来,就能知道哪些入声字混到了普通话的平声之中。把这部分字从平声剔除出去,归到仄声,就跟古代平仄分配的格局一致了。
现代方言,有好多地方还保留了入声调。比如江苏、安徽中南部以及往下的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大部。北方也有一些地方保留入声的(如山西的很多地方)。如果您的方言中上举那些字读的收音很短促,或者它们的声调相同,但跟“衣、路、妻、趴、时、墓”的声调不同,那恭喜您,您的方言有入声。没有入声调的地方就要困难一些。但并不是毫无办法。比如西南诸省。方言中念第二声而普通话不念第二声的(如木、八、六等字),基本上是古代的入声字。
再不行的话,只好借助工具书了。
总之,依方言而言,大概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可以凭自己的方言判断入声字。没有入声的地区,稍下功夫,依据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话,也能推测出大部分的入声字。所以,以b作为标准并非遥不可及。
平仄举例:
野老溪边沉冷月,英雄大漠直孤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边、沉、月,这些位置比较重要。月、直为入声字。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村路口西门记迎南北商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夜、前、氏、读、秋、传,这些位置比较重要。(氏、记不对仗,有点可惜。但此联难度很大,鄙人才浅,只好在格律上退一步了。)读、北为入声字。
散曲自元以来千余年靡音未已,周钟入墓之后百十世正声不闻。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上联连平。(申明,上联都是别人的,不关我事)这副对联倒是很有情趣,只可惜上联连平太多。如果改成“自元以降千余载”就好了。曲、入、百、十、不为入声字。
二、次说词句。
基本要求。
1、勿重字,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能是相同的字。如:我是谁,你是猪。就不行了。这方面,实字要求高一点,虚字(之乎者也等)要求低一点,如果重了虚字,也可以接受。另外,上联用过的字在下联其他位置也以不出现为妙。比如:我观涛哥是君子,涛哥视我如小人。就不太好了。
2、词性能对上,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如,凤姐对涛哥,挺好。凤姐对征婚,凤姐对清华,就不好了。孙行者对祖冲之,挺好。孙行者对猪八戒,就不好了。
进阶要求,不光词性能对上,词的语义小类也能对上。比如季节,春夏对秋冬。四方,东西对南北。颜色,红黄蓝对绿赤紫。上联赋诗,下联可对个听曲、舞剑什么的。要是对撒尿、偷人就不好了。
总之,这方面精益求精,需要雕琢,也需要一些词汇储备,就不多言了。
三、最后说意境
意境是最难说的了。对联不是凑两句话,让它们各个位置都符合音韵、词句的要求就完事了。对联最妙的地方是要生出情趣来。生出情趣的办法很多,这里略举一些。
最常见的是构图。就是两联都表意生动,构成两幅相应成趣的图画。如:孤舟远去青山小,落日西沉斜影长。两幅图都描摹动景。再如:时常对月吟新句,从未向妻念旧人。结了婚的男人看了下句,估计会会心一笑。如来蓄发真容改,参商相逢星斗移。如来蓄发,言不可能之事,参商相逢,也是不可能之事。以上是顺对,就是两联意思相近。还有反着对的,如:溪头柳浪莺声软,塞外雪寒马鸣长。上下联迥异,形成强烈对比。
二 ,藏典故,藏名物制度。如:拂袖胡归去,动幡不是风。上联说陶渊明故事,下联讲六祖惠能公案。再如,举杯邀月影双醉,醉里挑灯剑朦胧。上联用了李白的诗,下联借了辛弃疾的词。再如:南屏晚钟霜月醉,翠湖春晓艳阳红。南屏晚钟,古词牌,亦为歌名。翠湖春晓,古曲。
三,谐音双关。如: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画中数行青山,哪里孔丘?庄子,既指庄园,也指先秦时代的人物。孔丘既指山丘,也指孔子。再如:百里烟溪出岫谷,石径方塘伴人家。上联暗藏古人名“百里奚”,下联以石敬瑭相对。
四,一联中用很多相同的字。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潮同用一个朝字,在古代是可以的。
五,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如:海深波涛浅,赋贵贩贾贫。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等等。
如何写对联 荐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怎样写对联 荐
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
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写对联技巧 荐
出、对句的句法
对联的句法:就应对而言,指的是上下联之间的连接上的语法关系。出对句的句法,是确保出对句合理衔接的要素,理清出对句的关系,而不会使整联逻辑混乱,常见的对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词,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2、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这是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游泳》的开头两句,词性对仗算是工整的,“才”、“又”表现了从长沙到武昌的行程是连贯的。再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下联就是上联意思顺连而致。
3、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例: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没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
4、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例: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5、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
6、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例:
虽得沧海三重浪
却失大江一道桥
7、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例: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例: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8、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例如: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例: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有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9、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例: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例: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写对联的要求 荐
写好一副对联,大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曰音韵、曰词句、曰意境。
一 先说音韵。
对联没有押韵的压力,所以音韵的要求就全体现在平仄上。
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3、勿连平。就是一联之中,平声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来说,一联的末尾,最多只能有两个平声字,超过三个就不太好了。(仄起平收,这指的是下联)一联的中间,最多只能三连平,超过四个就不太好了。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联之中,最好别只有一个平声字或仄声字。
这两点要求我们平仄要叉花着来,别老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5、五七联的拗救。如果是五字联和七字联,因为跟近体诗的字数刚好一样,所以近体诗中的拗救规则也是适用的。所谓拗救,就是某处对仗不好,在这一联的其他位置做些补救,这个对仗就被修补好了。拗救的规则,说起来很繁琐,兹不表。但因为对联中五七言最常见,所以知道的话,对于对联还是大有好处的。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音韵规则大体如此。下面就到了最麻烦的一个问题了:如何定一个字的平仄。
有两种办法:a 全依普通话,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为平声字,其余为仄。b 全依古代。古代传承下来有韵书、韵谱。字的平仄是规定好了的。有名的如《广韵》、《平水韵》。
这两种办法,a是简单易行,但因为简单,未免就格局不高。b虽烦难,但古雅。我是主张按b的标准来的。其实也不复杂。平仄之难,难点在入声字。一、六、七、八、十、铁、木这些字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但这些字到了今天的普通话里,念什么声调的都有。就是这些字扰乱了平仄分布的格局。如果能把这些字区分出来,就能知道哪些入声字混到了普通话的平声之中。把这部分字从平声剔除出去,归到仄声,就跟古代平仄分配的格局一致了。
现代方言,有好多地方还保留了入声调。比如江苏、安徽中南部以及往下的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大部。北方也有一些地方保留入声的(如山西的很多地方)。如果您的方言中上举那些字读的收音很短促,或者它们的声调相同,但跟“衣、路、妻、趴、时、墓”的声调不同,那恭喜您,您的方言有入声。没有入声调的地方就要困难一些。但并不是毫无办法。比如西南诸省。方言中念第二声而普通话不念第二声的(如木、八、六等字),基本上是古代的入声字。
再不行的话,只好借助工具书了。
总之,依方言而言,大概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可以凭自己的方言判断入声字。没有入声的地区,稍下功夫,依据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话,也能推测出大部分的入声字。所以,以b作为标准并非遥不可及。
平仄举例:
野老溪边沉冷月,英雄大漠直孤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边、沉、月,这些位置比较重要。月、直为入声字。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村路口西门记迎南北商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夜、前、氏、读、秋、传,这些位置比较重要。(氏、记不对仗,有点可惜。但此联难度很大,鄙人才浅,只好在格律上退一步了。)读、北为入声字。
散曲自元以来千余年靡音未已,周钟入墓之后百十世正声不闻。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上联连平。(申明,上联都是别人的,不关我事)这副对联倒是很有情趣,只可惜上联连平太多。如果改成“自元以降千余载”就好了。曲、入、百、十、不为入声字。
二、次说词句。
基本要求。
1、勿重字,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能是相同的字。如:我是谁,你是猪。就不行了。这方面,实字要求高一点,虚字(之乎者也等)要求低一点,如果重了虚字,也可以接受。另外,上联用过的字在下联其他位置也以不出现为妙。比如:我观涛哥是君子,涛哥视我如小人。就不太好了。
2、词性能对上,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如,凤姐对涛哥,挺好。凤姐对征婚,凤姐对清华,就不好了。孙行者对祖冲之,挺好。孙行者对猪八戒,就不好了。
进阶要求,不光词性能对上,词的语义小类也能对上。比如季节,春夏对秋冬。四方,东西对南北。颜色,红黄蓝对绿赤紫。上联赋诗,下联可对个听曲、舞剑什么的。要是对撒尿、偷人就不好了。
总之,这方面精益求精,需要雕琢,也需要一些词汇储备,就不多言了。
三、最后说意境
意境是最难说的了。对联不是凑两句话,让它们各个位置都符合音韵、词句的要求就完事了。对联最妙的地方是要生出情趣来。生出情趣的办法很多,这里略举一些。
最常见的是构图。就是两联都表意生动,构成两幅相应成趣的图画。如:孤舟远去青山小,落日西沉斜影长。两幅图都描摹动景。再如:时常对月吟新句,从未向妻念旧人。结了婚的男人看了下句,估计会会心一笑。如来蓄发真容改,参商相逢星斗移。如来蓄发,言不可能之事,参商相逢,也是不可能之事。以上是顺对,就是两联意思相近。还有反着对的,如:溪头柳浪莺声软,塞外雪寒马鸣长。上下联迥异,形成强烈对比。
二 ,藏典故,藏名物制度。如:拂袖胡归去,动幡不是风。上联说陶渊明故事,下联讲六祖惠能公案。再如,举杯邀月影双醉,醉里挑灯剑朦胧。上联用了李白的诗,下联借了辛弃疾的词。再如:南屏晚钟霜月醉,翠湖春晓艳阳红。南屏晚钟,古词牌,亦为歌名。翠湖春晓,古曲。
三,谐音双关。如: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画中数行青山,哪里孔丘?庄子,既指庄园,也指先秦时代的人物。孔丘既指山丘,也指孔子。再如:百里烟溪出岫谷,石径方塘伴人家。上联暗藏古人名“百里奚”,下联以石敬瑭相对。
四,一联中用很多相同的字。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潮同用一个朝字,在古代是可以的。
五,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如:海深波涛浅,赋贵贩贾贫。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等等。
如何写对联 荐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