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四种状态

 我来答
华源网络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55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意识具有四种状态,即清醒、作梦、深睡和超觉状态。前三种状态,为个体的小我,第四种状态,为宇宙的大我,也就是禅定所说的入定状态,并且包含了前三种状态,个体的小我和宇宙的大我是一体的、同一的。修持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修持方法,达到超觉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定,入三摩地。三摩地,又叫等至,就是平等达于极至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这种境界中,个体的小我融于宇宙的大我,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了悟到自身和宇宙乃是合一的本体,宇宙间万法(万有现象)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正如佛经所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修持到这一境界,就称为入定、入三摩地、也就是超觉状态,到达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这种境界也就是瑜珈的最终目的,瑜珈,就是相应,就是通过修持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境界。

如果不能超越前三种状态进入超觉状态,人体本有的潜能、灵性、神通就不能彻底地开发出来就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能彻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不能洞察宇宙的奥秘。那么在前面这三种状态中,人和宇宙是对立的,心物也是二元对立。只有通过各种修持的方法,才能通过前三种状态,进入第四种状态。各种修炼气、明点以及观心等各种修持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这种超觉状态——入定,并不是为了修气脉而修气脉,观心而观心。各种修持方法,只是一种达到天人合一的法门和方法,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入门方法。

在印度瑜珈学中,有一本《唵声奥义书》,是古圣先贤在最深沉的禅定状态下,得到的卓越的真知。

下面分别讲述意识的四种状态。

1、清醒状态

清醒状态是人们最平常最普通的状态。这种清醒状态是由七个工具和十九个管道,来体验感觉,经历外在世界的事物。

七个工具是地、水、火、风、空五种元素以及呼吸和自我的执着(以我为实有、产生“我”的观念,并且执着于这个“我”,即佛法中所讲的“我执”,有我而产生各种欲望、妄想和烦恼)。十九个管道是五个运动器官(声带、手、脚、生殖器、肛门),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气(命根气、下行气、上行气、平住气、遍行气)和四种内在工具(心灵、自我、智力和记忆贮藏所)。在清醒状态下,来自外界环境的大多数信息资料、现象被自我的执着或狭隘的自我感到所限制和忽略,受到更多的空间、时间、以往的经验、知识和因果作用的束缚,将绝大部分的潜能压在最低处,限制了潜能、灵性和神通的开发。这种状态下,人和宇宙是二元的,对立的。

2、作梦状态

梦境的状态比清醒状态更精细,意识由外界环境转向内心。梦境来自贮藏在元意识心灵里曾经经历过的精细印象。在梦境中,人的意识也同清醒状态一样,有七个工具和十九个管道。在清醒状态下,人们只是回忆起过去贮藏的资料。作梦时,人的意识是用来补充清醒时意识功能的不足,作梦是替清醒的意识提供信息的一种工具。只了解清醒状态,人们无法了解梦境;但是了解梦境,却可以了解清醒状态。梦境超越了清醒状态。

3、深睡状态

深睡状态是一种较高的意识状态,比清醒、作梦状态又更为精细。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既无欲求,也不作梦,也不能体验、感觉事物,是一种空境而具有喜悦的无意识状态。人只是每天有一段时间进入这种深睡状态,也就是一种空的状态。到达此状态,人我俱空、心物俱空。但这种状态,还不是最高的状态,还应更进一步,进入到第四种状态。

4、超觉状态

此种状态就是甚深的气功态,或禅定状态。《依沙奥义书》对超觉状态的描述:“遍及一切处,彼为光明,无形无相,完美无庇,一切不可分割,纯净,邪恶所不能侵,无所不见,无所不知,超越一切,本身存在。它永恒监临一切众生之行业。”这种意识的超绝状态,又叫做至上意识、宇宙本体或者叫做自性呈现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中,可以见到自性,是自己融入宇宙的绝对本体,能一步一步体验认证清醒、作梦、深睡三种状态,从而悟得意识的一切境界,了悟这三种意识状态产生与它们的本源——超觉、自性、宇宙本体,或至上意识,三摩地。而且,这一本源,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变的。佛法讲“诸行无常”,这是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没有常性,都是无常的,包括人和生命也是一样。但一旦通过修持,达到这种境界,就可洞察宇宙人生的奥秘,也只有这种境界,才是不变的、是永恒的,通过修持,从内在得到至上意识,认识自我就是宇宙的大我,就是开悟,就是解脱。悟明宇宙和我是响应的,不二的,解脱烦恼、生死轮回。

这种超觉状态,超越一切感觉、知觉,是四种意识状态中最精细和最高的状态。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因果范畴,是无所不在的,永恒不变的。它是意识真正的本质,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无法用感官加以辩识,它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我们不应以外在来追寻它,而应向内心深处来感受。所以说,修持佛法的关键在于修心,修持自己的内心,内心清净,才是真正的清净;内心清净,就是诸佛的净土。所以,佛经讲“为其心净,则佛土净”,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讲:“愚人向外求佛,智者向内求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