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 我来答
可心读书分享
2023-01-08 · 知识分享,读书拆解,发现生活的智慧。
可心读书分享
采纳数:629 获赞数:25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因为家庭背景 就我个人而言。从小一直住校住在老师家里,和父母接触少,这种变相的“寄人篱下” 导致我有点缺爱,以及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讨好型人格”,希望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能得到正面的回馈,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甚至严重到缺乏主见。因为父母喜欢把我的一切进行安排,导致我有点晚熟。父母的素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因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父母可能并不能看懂孩子,但是孩子看懂父母,因为父母得所作所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大概率上讲,父母为人正直,坦率,善良谦逊,孩子形成这些美好品德的概率较高。而父母如果品德不是这样。孩子也许会形成大众意义上“”不好的”人格或者说性格。虽然后天改正的机会很大,但是长期的浸润会让孩子觉得不好的品德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关系和睦的,孩子性格也比较柔和。
如果是单亲家庭,儿童存在性格缺陷的概率较大,比如现在社会存在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导致的一些 “妈宝”现象。
2.因为校园暴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一个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但是因为我成绩不够拔尖,在受到校园暴力的时候,班主任甚至觉得一切错来源于我,根本不形成任何保护,甚至责怪我影响了班级?这个逻辑我一直不能理解,尽管我就读于一所知名高中。(我对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块持怀疑态度)。好的高中只能带来更规范的教师团队,且代表了一定的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但是和素质基本不沾边。这会使得孩子存在性格缺陷。
3.家庭的富有程度。一定程度上来说,相对富有的家庭,会更加的注重素质教育,(当然了也有很多的人纯有钱而已,素质低下的毕竟不是多数)。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是存在阶级的。财力到达一定程度,接触的阶层也相对会较高,这使得一些本来没有那么有素质的人,在和有素质的阶级接触后,学会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就我个人而言(仅代表个人的不成熟的观点,基于个人经历而已,毕竟我也知道凡事没有绝对)——家境宽裕的孩子,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这是其一,生活中这些孩子不会听到父母为了菜市场的几毛几分去争执,他们不会形成那么鲜明的对于金钱的敏感,至少对于占便宜这样的事是不会考虑的。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成年人得几个家庭间的饭局等,这些孩子会更加的宽容,善良,识大体,对于社交礼仪也更加的熟悉,对于自己的行为更为约束。再这样富裕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形成好的性格特征,这个好,包含了,对不同性格的认可程度,对于自身的认知等,不是说温柔,体贴就是性格好,而是为人处世上的性格好。
4.教育背景 我不能说留学有多好,但是留学这几年使得我形成了更为健全的人格,性格也更为开朗了。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感受到,大家普遍不会干涉别人的事情,都是各管各的,大家普遍比较能接受别人的不同,就算你穿奇装异服大家也不会说什么,这使得孩子更加的宽容,有包容心。英国更多是鼓励式教育,更加的注重培养你自己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教育使得我更加的自信,开朗,包容并且能和各种性格的人相处,回国后我的开朗也能换来一句,你性格真好这样的夸赞。
5.天生的,比如你容易心急,或者你做事非常缓慢,这是天生的,但是后天培养也可以进行弥补。
6.个人后天纠正。看书以及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得我对于我自己性格中的不足可以自己修补提升。我本身是一个非常容易粘人且不独立得人,看完一本叫《亲密关系》的书以后,我更会处理家人,爱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学会规避自己性格中的缺陷……
最后的最后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性格是由非常多的内部以及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但是这不是不可以更改的。而且性格没有好坏之分,由你的性格导致得做事方法,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某一部分性格,比如,孤僻,给你带来了诸多困扰,其实你可以尝试改变,一定程度上的,因为孤僻本身没什么,只是可能会对你的工作交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你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因为你要接受你自己。这里划重点,我觉得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你走过的路,你的经历形成的,都很独特,你可以选择更加的接受自己而不是改变它,如果你想改变,那也是好事,找到一个人模仿他的行为处事等,慢慢的,年复一年你都能改变自己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你爱自己。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小观点不知道是否跑题。欢迎交流,指正。谢谢你,生活愉快,万事胜意。很高兴能够对此做出回答。感激
大胃之水
2022-12-12 · TA获得超过367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61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同时,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
由病菌、病毒(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这一点对儿童影响尤为严重,是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会给其带来压力,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3.文化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而受到良好照顾,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另外,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家庭的类型等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得到充分父母爱,受到支持、鼓励的儿童,容易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对成年后的人格良好发展、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举例有:
食欲。三餐是否规律,健康
情绪。是否遇到高兴或快乐的事
情感。和周围朋友亲人相处是否和谐,友情、亲情、爱情
生活事件。是否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经济。如物质条件是否恶劣,是否存在经济问题
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否和谐
生理因素。如女性生理期,更年期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