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的特点

 我来答
好声音1718
2022-08-28 · TA获得超过66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3万
展开全部

  郁达夫曾对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风格作了比较:“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的最丰富最伟大。”这些可以说明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思想的自由驰骋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无常》一文里,围绕着活无常的故事,忽而人间,忽而阴间,忽而“下等人”,忽而正人君子,他想得多么广,多么远,又多么自如呵!他想到:我们的人民——统治阶级眼中的“下等人”,是怎样地“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没有一点“生的乐趣”,他们竟然“神往”于“阴间”,这期间包含着多少辛酸,多少不平,多少愤怒啊!他想到:就是这些被统治者踏在地上的“下等人”,他们用自己的理想,创造了“活无常”,这是一个怎样“活泼而诙谐”,“爽直”而“有人情味的可爱的形象啊!这些“下等人”就是值得尊敬的珍贵的美的艺术品。他想到:有压迫,必定有反抗。即便在阳间不能反抗,就是到了阴间也要反抗!不是到了阴间无论贵贱,无论贫富,……有冤的得申,有罪的就得罚吗?“你摆尽臭架子也无益”!“哪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活无常的歌声不正代表人民的呼声吗?他想到“阳间”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又是多么的可恶!他们竟然不如“活无常”有人情——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吗?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乾坤颠倒的世界啊……这真是:才华横溢,浮想联翩!一个最普通的题材,经过鲁迅上下驰骋的开掘,竟然引发出如此丰富,而又如此深刻的思想!而我们当前的一些散文,或所谓美文,读起来如此乏味,不正是因为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想得不深吗?要想写好散文,就得老老实实向鲁迅学习,在“思想的开掘”上下一番功夫,让“思想冲出牢笼”,展开翅膀飞起来。

   二、内容的自由驰骋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你就像走进一个丰富的知识之林,科学的道理、历史的知识、生活的掌故、故事、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使你大有“应接不暇”之感。《狗、猫、鼠》里有鲁迅自己的文章《兔和猫》,以及由此引起的议论;有德国文学家覃哈特博士的《自然史的国民童话》里关于猫与狗的故事,以及由此引起的议论;有 “翻筋斗”的猴,“请安”的象;有关于猫的特性的绝妙描写;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讽刺画家的铜版画;有学者弗里特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美国诗人和小说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有中国《北史》关于“猫鬼”之说;有“八戒招赘 ”“老鼠成亲”的民间花纸;有“老鼠数铜钱”的传说;有关于隐鼠墨猴的有趣描写……这么丰富!这么渊博!你能不赞叹吗?你能不被深深吸引吗?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比起当前的一些无病呻吟的散文,只有几个干瘪的条条,纯粹是在做文字游戏,真是有天壤之别啊!那么我们写文章为什么不敢放开写呢?为什么要把如此丰富的生活写得如此枯燥无味?为什么要把如此广阔的天地变得如此狭窄呢?既然是“散文”,那就散一些吧。鲁迅当年曾对读到《朝花夕拾》初稿的青年说过,要锻炼着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怕放野马,过于拘谨,要防止走上小摆设的道路。要知道:战战兢兢地抓住马鬃,亦步亦趋地蝺蝺而行,生怕离开划定的轨道一步,这样的“走马”是不会给人以任何美感的;只有在天边的原野上,撒开蹄子自由地飞奔,这样的“奔马”,才会给人以壮美,要写好散文就学习鲁迅,放开手,飞奔吧!

   三、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人们往往被鲁迅天才的讽刺艺术所折服,习惯于把鲁迅看作是一个喜剧家,但实际上鲁迅同时是一个抒情诗人。如果说可以从鲁迅的小说《故乡》、《伤逝》、《在酒楼上》、杂文《纪念刘和真君》、《为了忘却的纪念》里,多少领略一点鲁迅那抒情诗人的气质的话,那么,在《野草》与《朝花夕拾》这样自我解剖的作品里,就处处响彻着抒情的乐曲,处处洋溢着诗的激情,处处充满着诗的意境。人们也往往被鲁迅作品中精辟入里的剖析所吸引,而把鲁迅看作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大师;但实际上,鲁迅同时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而且鲁迅是从革命浪漫主义走向革命现实主义的。鲁迅早期的诗歌创作(《祭书神文》等)。小说创作(《斯巴达之魂》等),都表现出对积极浪漫主义的偏好,更不用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拜伦、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积极介绍;就是五四运动前后鲁迅的《狂人日记》、《铸剑》等创作里,都包含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积极因素。当然鲁迅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是《野草》。在《野草》里,他近乎冷酷地剖析着自由的灵魂,不惜将灵魂最深处最隐蔽的黑暗,所有一切彷徨、怀疑、失望以至颓唐统统揭示出来,绝不是孤苦自赏,也不是玩弄这些东西,而是为着克服,为着更快、更彻底与纠缠着自己的可诅咒的“古老的鬼魂”决裂,与“旧我”告别,“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不是浪漫主义是什么呢?这种雄奇的夸张,超能的想象,正如天马行空,潇潇洒洒,是写好散文的重要手法之一。

   四、艺术创作上的真善美

  鲁迅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抱着对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抒发真实感情,反映人民真实的情况。《野草》中,人们很难忘怀那“困顿倔强的过客”。你看,他“黑须,乱发,赤足”,在“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的荒凉破败的丛葬中“走下去,走到一个地方去”——“前面”!这种自强不息,奋然前行的不断革命精神,这种反对妥协,倒退,绝不回转去,同旧世界彻底决裂的精神,是鲁迅创作《野草》时期的主导精神,即使苦闷、彷徨、怀疑,也是为了前进;即使倒在地上,不屈的头颅依然向着前方!这就是贯穿整部《野草》的革命灵魂,这是美的表现。《过客》里有一段描写十分重要。“过客”在与老翁辩论前进还是“回转去”的时候,谈到:“这声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去。”这声音,显然是被压迫人民的呼声。“过客”永远“倾听着”人民的呼声,与被压迫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善的表现。而这段描写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它给我们提供了理解鲁迅《野草》思想的一把钥匙。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倾听被压迫人民的呼声,时刻不忘人民的利益与要求——这正是鲁迅自身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这又是真的表现。鲁迅所有这一切忧郁、踌躇、彷徨、怀疑,都出自对于被压迫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这包含着怎样一个伟大的热爱啊!鲁迅在《野草》和《朝花夕拾》中这样无情的解剖自己,这样憎恶自己灵魂深处古老的鬼魂,难道不也是出于人民的无限忠诚么?请读读鲁迅的这段文字吧:“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体温。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这类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是的,鲁迅无论在用笔战斗时,还是剖析自己时,眼前都浮动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边都响彻着被压迫人民的呼声。他从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写作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与人民解放事业紧紧连在一起。“无私才能无畏”——鲁迅之所以能无畏地面对强大的敌人,能够无畏地解剖自己,就是因为他“无私”,心中只有人民,惟独没有自己。这又是何等的“善”啊!而如今社会上的一些散文,说的都是假话、空话,是在格子里填文句,没有丝毫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果一篇散文里,没有一点是真实的`东西;生活里有的东西,你不写;生活里没有的东西,你硬编;甚至为了经济利益,造谣惑众,它的寿命就必然短促地局限在当天的报纸上。写作,首先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是为人民服务,抒发真情实感,抨恶扬善,针砭时弊。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是永恒的。

   五、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翻开《朝花夕拾》,顺着次序,从《阿长与山海经》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父亲的病》、《琐记》,再到鲁迅散文特点鲁迅《呐喊》与《彷徨》。

  一、《呐喊》、《彷徨》的地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始及成熟。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 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二、《呐喊》《彷徨》的写作特点:

  1、表现的深切:

  (1)题材: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写作目的 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鲁迅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 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眼光(视觉):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这使得鲁迅的小说具有内向性、现代性、独特性的特点。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 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 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 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这样,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 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称之为“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其实是最深刻地显 示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的。也显示了鲁迅的独特性:他确实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但 他并不以拷问自身为目的,更从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的最 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于人自身的反抗。

  (3)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归乡)式。

  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 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 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 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 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3、鲁迅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的突破:

  (1)题材的变革。见上。

  (2)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陌 生化。作家通过他的作品的描写,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所熟悉的,甚至是因为司空见惯 而已经有些麻木的生活,获得某种新的体验和想象。本来大家很熟悉很普通的人事,经 过鲁迅的感觉和构思,就不一样了,变得沉重了,要重新思考了。

  (3)解释灵魂的深。鲁迅非常重视写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国民精神上得病苦。他更关 注的是勾画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心理上的病苦,对传统的尖锐批判,以及对病态国民 性入骨的分析,都贯彻在小说创作中了。注重写灵魂,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 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4)鲁迅小说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轮训的短篇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 格式,而是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格式,适应不同内容的表现。从结构看,有三分之二是采 用了“横切面”的方式,即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起来表现。其余的有些也有 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是打破时空的书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叙述角 度也不再局限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觉,而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以及抒情独白体、类散 文体。鲁迅的小说有诗一样单纯的韵味,却又精粹、凝练、含蓄,可以反复欣赏。追求 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4、鲁迅小说的艺术创造:

  (1)鲁迅小说改变了我国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主的特征,而将表现人、塑造人的性格置 于小说的首位。鲁迅突破了情节小说的传统模式,成为现代性格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 说将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巧妙性有效地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2)在小说形式上做了多方面的创造,其提供的经验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革新意义。

  鲁迅的小说打破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旧套,在艺术上洗去了西方小说结构灵巧多变、形 式多样的优点,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在结构上,记游描写一个人物事迹为主的单线结构, 又有明线和暗线交错的双线结构。在叙述方式上,记游注重抒情的第一人称叙事,又有 侧重客观描述的第三人称叙事。

  (3)鲁迅的小说融合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手法,为五四以来 的新文学创作运用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开启了方向。并且,从鲁迅小说整体的描写方法和 小说风格看,它同传统小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